《黑神話:悟空》全世界都看重這隻“猴子”
8月20日,中國國產遊戲《黑神話:悟空》上午10時正式上線。截至發稿時,這款遊戲在Steam平台的同時線上玩家突破114萬,超越《CS2》登頂Steam熱玩榜。 《黑神話:悟空》的故事背景源自於經典名著《西遊記》,玩家將扮演一位“天命人”,為了探尋昔日傳說的真相,踏上一條充滿危險與驚奇的西遊之路。 《新民周刊》在2017年刊發過《西遊記》這個超級IP的文章,如今讀起來也頗有意味。



剛過去的華語片賀歲檔,被眼尖的觀眾發現,都在吃吳承恩的老本——《西遊伏妖篇》自不用說,《大鬧豚》裡的四個主人公分別叫唐森、武空、吳靜、朱天鵬,從名字到故事套路都來自《西遊記》。再翻翻去年的賀歲片《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2015年創下華語動畫票房紀錄的《大聖歸來》《萬萬沒想到:西遊篇》,2014年的《西遊記之大鬧天宮》…近三年來西遊題材電影的票房加起來超過58億之巨,占到這三年中國市場電影總票房的5%——電影產業每產出100元票房,就有5塊錢來自西遊。放眼中外,幾乎沒有任何IP能有如此龐大的市場號召力。


西遊熱至少有四波

《西遊記》成為時代的大IP,其實倒也不是最近三年才開始。中國第一部西遊題材影片是1926年天一電影公司出品、胡蝶主演的默片《孫行者大戰金錢豹》。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影片的攝影是邵逸夫,導演則是他的哥哥邵醉翁。可惜如今底片已經不傳於世。


同樣拍攝於1926年的,還有一部由上海影戲公司出品的《盤絲洞》——這部電影由但杜宇執導、其妻殷明珠主演,歷時10個月拍攝完成,於1927年2月公映,正是最熱門的春節賀歲檔。

這部影片雖然拍攝於上世紀20年代,卻開創了不少新鮮的拍攝手法,例如訓練老鷹、水下拍攝等等,被電影史學者李鎮譽為「中國早期默片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當年,它不僅在上海、北京等地熱映,在新加坡、菲律賓等華人聚落亦同步上映,成為1927年最賣座的中國電影,引得「神怪片」成為商業片的熱門題材,也帶動了第一波「西遊熱」。


原以為這部影片的膠卷也早已散失,不料2012年挪威國家圖書館偶然從20萬桶庫存膠片中發現了《盤絲洞》現存於世的唯一拷貝,將其送往荷蘭海奇電影修復實驗室進行修復,並在2014年4月送給了中國電影資料館。很快,電影資料館就進行了《盤絲洞》歸國後的首次放映。

在這部1927年版的《盤絲洞》裡,故事的主線並沒有超出原著,講的正是蜘蛛精將唐僧綁架至盤絲洞的故事,但人們也得以見到90年前電影人的想像力。略帶香豔的畫面還可見出當年的思想解放,「情慾」可以成為電影中的探討話題——片尾打出一句字幕:「只為了情慾一念,卒至自焚終身」。

到1960年代,西遊熱再熱出國門,則是因為一部動畫片——它就是萬籟鳴、唐澄聯合執導,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彩色動畫片《大鬧天宮》。在沒有電腦動畫的年代,23個畫師花了2年多時間,前前後後繪製了10萬張圖片,才完成了《大鬧天宮》長達113分鐘的上下集,成為幾代人的動畫啟蒙。

當年拍攝了第一部西遊題材電影的邵氏兄弟,也藉此熱潮,於1966年拍攝了《西遊記》和《鐵扇公主》,1967和1968年又相繼拍攝了《盤絲洞》和《女兒國》,創造了自己的「邵氏西遊記系列」。

而說到我們80後這一代最熟悉的《西遊記》,則莫過於楊潔導演的1986版電視劇和1995年周星馳主演的兩部《大話西遊》了。這些影視劇不僅掀起了第三波西遊熱潮,還相映成趣:前者重儒佛,有西天取經的普度眾生,也有師徒忠義孝悌;後者卻嬉笑打鬧百無禁忌,遇神殺神遇佛殺佛。前者甫一出世便成經典代代相傳,成為暑期檔永遠的保留節目;後者卻在誕生伊始門庭冷落票房慘淡,直到數年後經過第一代互聯網BBS論壇的討論發酵,成為一時無兩的文化現象。



即使到了今天,仍然可以看到當年風頭的餘威——因為網劇《萬萬沒想到》走紅的叫獸易小星,準備拍攝大電影時之所以會選擇西遊題材,正是因為在三季《萬萬沒想到》中,觀眾反應最好的依然是與《西遊記》有關的話題。而曾經創作出《大話西遊》系列的劉鎮偉,不但2005年已經追拍過《情癲大聖》,還在2016年又拍攝了《大話西遊終結篇》,用韓庚、唐嫣取代當年的周星馳、朱茵,可惜觀眾對這對新組合並不買單。

而2016年最後代表中國電影「申奧」的,也是霍建起導演、黃曉明主演的《大唐玄奘》——一部以紀實手法講述唐僧原型玄奘法師西行取經故事的影片。或許正是考慮到西方電影人對這個西遊IP會比較熟。

根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初,全世界至少拍攝了100部與《西遊記》相關的影視劇。在中國創下3年58億票房的這個大IP,已然迎來了第四波熱潮——早在2000年就走紅於網絡讀書論壇“榕樹下”的今何在小說《悟空傳》,馬上就要公映;而新版電影《西遊記》系列的下一部《西遊記之盤絲洞》,據稱也會由香港導演程小東接棒執導。


《西遊記》打開了全球腦洞



西遊之熱,還熱在走出國門,被全世界競相翻拍,反覆翻拍。

2015年的美劇《荒原》就是其一。它雖然並未直接點出與《西遊記》的關係,但眼明的觀眾早已經發現,吳彥祖飾演的戰士Sunny無疑就是孫悟空,而他一路護送著身負重任的少年前往極樂淨土,顯然也正是唐僧師徒的典型人設。吳彥祖也為本劇提供了武術指導。

去年,另一部中美合拍的《敢問路在何方》也舉行了簽約儀式。這部3D魔幻電影由美國派拉蒙影業和中方儒意影業共同出品,主演仍沿用了1986版經典電視劇的原班人馬:六小齡童、馬德華、遲重瑞,飾演沙僧的則由劉大剛代替業已過世的闔懷禮。在派拉蒙看來,《西遊記》顯然像《魔戒》一樣,是最適合的魔幻電影主題。派拉蒙影業的全球副董事長羅伯摩爾(Rob Moore)也對這次合作表現出極大熱情,他說:「孫悟空是個聞名世界的戰士,《西遊記》這個故事也非常魔幻,特別適合用現在的新技術呈現。西遊的特效必定不會像當年電視劇的「紙片人」了。

其實早在2001年美國就曾拍攝過兩集電視電影《齊天大聖》,主演基本全是金髮碧眼的歪果仁兒,唯獨飾演觀世音菩薩的是中國演員白靈-在片中,她還和孫悟空有一段情。根據西方媒體形容,這是把神怪的西遊故事當作「羅密歐與茱麗葉」來拍。

這還不是歪果仁兒對《西遊記》開的最大腦洞。在越南版《西遊記》裡,飾演孫悟空的是個童星,而德國版《西遊記》則把師徒取經的故事完全改編成了觀音娘娘尋書拯救世界,韓國的武俠片《西遊記歸來》不僅把唐僧塑造成會法術的女性,還故伎重演,把《西遊記》說成韓國文化…

當然,最醉心於西遊研究、翻拍過多版西遊影視劇的,還得數鄰邦日本。根據學者研究,早在日本飛鳥時期,即唐貞觀年間,僧道昭聞知玄奘取經歸國,即赴東土求學,在抄寫經文的同時也收集了一些取經故事,鄭重傳入日本。較早的重要論文有豬俁莊八的《關於西遊記》、中野美代子的《西遊記和三藏法師傳》、田中謙二和荒井健的《西遊記的文學》、內田道夫的《西遊記的語言》等等。在日本,唐宋時有關西天取經的故事幾乎都是由僧侶完成的。



甚至《西遊記》第一次被拍成電視劇,也由日本人創作於1940年。而1978年由堺正章主演孫悟空、夏目雅子主演唐三藏的日本26集電視劇《西遊記》,更是影響相當廣泛,在當年的日本創下了高收視不說,楊潔導演也是因為看到這部電視劇,覺得把唐三藏胡亂編排成女性太過糟踐中國傳統文化,才立志拍攝了本國的1986版《西遊記》。

日本人對女唐僧有一種迷之執著——在接下來1993版、2007版的電視劇《西遊記》裡,他們仍然沿用了女唐僧的設計——2007年與香取慎吾版孫悟空相搭配的師父,也是日本知名女星深津繪裡,收視率一時高達30%,看來日本觀眾對女唐僧不但不排斥,還相當歡迎。

就連日本的國貓哆啦A夢,都有大電影《大雄的平行西遊記》問世。難怪連東京奧運都會選擇鳥山明創作的《七龍珠》中的孫悟空做形像大使。


全世界都看重這隻“猴子”

美國人最初將《西遊記》翻譯為「猴子」(Monkey),吳承恩的這部原著最初也只是被當作情節離奇、志奇志怪的通俗小說看待。還記得在講述中美文化差異的電影《刮痧》裡,飾演梁家輝同事的美國人無意中翻開了他兒子的小說書《Monkey King》,結果一看就接連看了好幾天,看入了迷,一反他之前說過的「一隻猴子的故事有什麼好看」。



曾經有一個外國人如此解說唐僧師徒的西行故事:一個中國的和尚去西方的印度取經,他騎著一匹白馬,帶著一個名叫沙僧的僕人為他挑擔,路上為了消遣,他還帶了一隻猴子和一隻寵物豬。和尚帶的那隻猴子本領很大,一路上為他打死了一隻蝎子、兩隻蜈蚣、五隻黃鼠狼、七隻蜘蛛……寵物豬沒什麼本事,但特別能吃,聽說它一口氣能吃四隻西瓜,把和尚、僕人、猴子的那幾份都吃了;它還很好色,路上碰到小姐,它就色迷迷的……但和尚很喜歡它,因為它一路上能為和尚解悶。那僕人最沒用了,一天到晚就挑著破擔子聽任擺佈……

為何全世界都看重這隻「猴子」?即使看不懂中文原著裡的儒釋道三教合一,僅僅把《西遊記》當作一部西方盛產的奇幻小說來看,故事從結構到情節、人物設置,都已經非常符合好萊塢電影工業中對劇本的模式要求-師徒四人性格各異相輔相成,一路披荊斬棘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如此經典的升級打怪通關模式為它提供了天然的影視翻拍基礎;再加上金箍棒九齒釘耙七十二變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又為電影人發揮想像力加入特效貢獻了無窮的資源;而那九九八十一難之中,每個故事都自成一章,使得《西遊記》的翻拍無論是拆解還是打包,都得心應手悉聽尊便,分分鐘發展出一個系列電影;每到一地還自帶異域風情,拍外景都不怕沒地方去。

至於母題子題,《西遊記》更是要一奉十:可叛逆,可忠義,可諷喻,可厚黑。在電影類型上,它可以被當作奇幻片,也可以被當作公路片——以公路片為例,如果想按照「天使」模式來拍,那就是1986電視劇版,每到關鍵時候就有神仙出來幫忙;如果想按照「地獄」模式來拍呢,那就是2017年剛在賀歲片市場大獲16億票房的《西遊伏妖篇》,一路都是妖魔,心中各懷鬼胎,心猿意馬之中不僅有上下級的牽制內鬥,還有仙界魔界更複雜的交際網絡。總之,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別說拍成各種版本的《西遊記》了,就是拍成《西方世界》也未必不可能。

啥叫文化軟實力?這樣來自傳統文化,又能在當代不斷推陳出新,賦予多元意義,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才是真正實力派! (新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