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賢義:超越曹德旺的“玻璃大王”
從開拖拉機的窮小子,到實業帝國的掌門人,這條路李賢義走了大半輩子,縱然風雨兼程,但每一步都很穩、很紮實。



提到“玻璃大王”,大家都會想到曹德旺。

他執掌的福耀集團,是中國最大的汽車玻璃製造商,佔據中國汽車玻璃市場70%的份額。

除了曹德旺,其實中國還有一個玻璃大佬,他就是信義玻璃董事局主席李賢義。

福耀玻璃專注於汽車玻璃,信義玻璃則是玻璃綜合供應商,主要以建築玻璃為主,整個集團近70%的產品出口海外,是全球第三大玻璃生產商。

而且李賢義與曹德旺都是福建人,比起福建老鄉,李賢義一直很低調,許多人甚至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

但從身價來看,李賢義近年來都是高於曹德旺。

據《2022年胡潤全球富豪榜》,李賢義的財富達到510億,是曹德旺的2倍。據《2024胡潤全球富豪榜》,李賢義以300億人民幣排全球第812位,曹德旺以210億人民幣的財富排名全球第1188位。

曹德旺曾說,自己沒那麼聰明,所以一生只做一件事。李賢義卻說,自己也不聰明,怕一件事做不好,就多做幾件。

除了信義玻璃,李賢義旗下還有信義光能、信義儲電和信義能源三家香港上市企業,這些公司的總市值超過2000億港幣(約1831億人民幣)。

其中,信義光能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裝備用面板製造商,佔有全球約30%的市場份額,位居世界第一。

此外,李賢義還涉及地產業務,深圳首個綜合性購物中心“萬象匯”便是信義地產與華潤合作打造的。

與曹德旺一樣,李賢義也熱衷慈善,累計捐款超25億,在中國捐建80多所希望學校。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位低調“玻璃大王”的故事。


1 開拖拉機起家

1952年,李賢義出生在一個福建泉州的農村家庭。

由於家境貧寒,他15歲就輟學去當幫工,推著人力車拉白灰、運煤炭,幹過很多苦力活。

5年後,20歲的李賢義迎來了命運的第一次轉機,他得到了村裡分配的一件好差事——給大隊開拖拉機。

那時候,拖拉機司機是農村萬里挑一的好活計,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幹的。

拖拉機他一開就是7年,因為喜歡鑽研,他不僅駕駛技術好,修車也是一把好手。

1979年,改革開放的號角吹起,李賢義意識到自己的人生應該還有別的出路。他發現跑運輸來錢快,便產生了自己買輛拖拉機的念頭。

但買一輛拖拉機需要兩千多元,他沒有那麼多錢,如果靠自己慢慢攢,差不多得要十年。

於是他找到親友們商量,經過一番遊說,發動了8個同鄉和他一起湊錢買了拖拉機。

李賢義與大家約法三章:

1.對客戶誠信,不欺詐

2.合夥人之間坦誠相待,不藏私心

3.收入的錢不分紅,用於再買新車

拖拉機買下來後,他們就在農忙時耕種,農閒時跑運輸。

經過三年的積累,李賢義和他的9人小組擁有了1輛拖拉機和5部貨運汽車,他們成立了自己的車隊,起名“子英車隊”,“子英”就是他們村的名字。

車隊的任務是幫人拉貨,把各類原料從泉州拉到深圳,加工後再拉回泉州。

那時會開車屬於“稀缺人才”,他們一往一返,能賺不少錢。

李賢義是個非常講信義的人,他認為,一家企業無論規模大小,一定要把誠實守信擺在第一位,待人處事要有義氣。

自1979年創業以來,跟著李賢義闖蕩的同村8人至今仍是信義集團的股東。

他們一同走過了40多年的風風雨雨,始終同心同德,沒有人中途退出,也沒有人另起爐灶,這在商界是非常少見的事情。

用李賢義的話說:辦企業一要勤勞踏實肯幹,二要堅守誠信,三要關心員工,每個員工背後都是一個家庭,把員工照顧好就是照顧好了一個家庭。


2 從汽修店到玻璃廠

1982年,香港的經濟發展如日中天,李賢義和夥伴們也前往香港淘金,由於懂車,他們創辦了一家小型汽配維修店,開始做汽車零配件生意。

那時汽配維修店不多,李賢義的小店辦得紅紅火火,不到三年,就從剛開業時的一個員工發展到十幾個,不但賺回了本錢,利潤也翻了幾倍。

汽修店也一步步擴張,變成了一家汽車綜合服務公司(相當於現在的4S店)。

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不少港商湧入深圳投資辦廠。

想到深圳土地租金較低,李賢義抓住機會,帶著賺來的錢回到深圳,從最熟悉的汽配業務做起,在深圳創辦了湛寶汽配。

不過,李賢義很快發現,深圳連一家做汽車玻璃的公司都沒有,他們一直都是向台灣和日本購買玻璃。不但成本高、品種少,而且因為路途遠,經常無法按期到達。

“為什麼我們不做自己的汽車玻璃廠呢,這個想法很快落實了。”

1986年,李賢義開始籌備廠房,在深圳橫崗租下了一塊地,從台灣購買機器,最初廠房只有三四萬平方米、幾十名員工,辦公和吃住都在高溫酷熱的廠房裡,條件非常艱苦。


1985年,橫崗信義玻璃工地現場


從選址建設,到買裝置、學技術,一套流程下來,他們花了3年時間。直到1988年,3萬多平米的信義汽車玻璃廠建成投入使用。


1988年,信義汽車玻璃生產基地


早期銷售困難也很大,人生地不熟,不知去那找本地的廠商,因此李賢義在馬路邊做了兩三百個廣告牌,開始慢慢打開銷路。

除了工作環境和銷售的難題,李賢義面臨的還有技術難關,生產裝置不斷出故障,成品玻璃達不到標準……李賢義只能摸著石頭過河,邊走邊研究邊修正。

經過不斷試錯,李賢義把信義玻璃帶出泥濘,推進了發展之道。

到1995年,信義玻璃已經穩步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原來的廠房不能滿足發展需要了,於是李賢義計畫在橫崗228工業區再建新廠房。

當時的228工業區還是一片廢墟,只有幾條黃土路,李賢義決定先修路再建廠,那條路就是後來的“信義路”。

信義路修好後,李賢義在228工業區率先建起了三棟廠房、一棟寫字樓,逐步展示出現代化企業的規模、生產和管理模式。

李賢義有計畫地在中國範圍內佈局,中國的無錫、天津、東莞、江門、蕪湖,海外的馬來西亞等地,都設立了信義的玻璃生產基地。

除了滿足中國市場所需,李賢義把眼光放到了國外市場。

在香港經營汽車修理廠期間,李賢義結識了許多全球汽車製造商,為信義玻璃走出國門提供了有效的管道。

靠著過硬的質量和誠實守信的經營理念,信義的汽車玻璃很快進入歐洲和北美市場,到2001年,信義玻璃已實現了70%以上的出口,業務遍及北美、歐洲、東南亞的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就在前途一片光明時,李賢義和信義玻璃面臨了一個大難題。


3 打贏反傾銷戰,建立起4家上市公司組成的玻璃王國

2001年2月28日,美國有關方面以中國企業傾銷為由,決定對中國出口汽車擋風玻璃加征3%-124%的關稅,包括信義玻璃、福耀玻璃在內的14家中國汽車玻璃生產企業牽涉其中。

而此前,中國彩電在“反傾銷”指控面前大規模淡出美國市場。

彼時,美國市場佔據信義玻璃約20%的銷售比例,信義、福耀等7家企業選擇應訴。

在國家相關部門的支援下,李賢義親自帶隊,在信義內部成立了“反傾銷小組”,全方面收集舉證相關材料。

公司成立以來的各項批文、報表、內部會議資料等都被列印成文字材料,足足有200多斤,A4紙摞了半米高。

隨後,美方一行10多人組成審查組,進入信義現場核查工作。

這群人住進廠裡,對信義嚴查一個多星期,最後認定:

信義公司營運非常規範,產品質量符合國際標準,經營符合國際貿易準則,不存在傾銷行為。

李賢義大獲全勝。

這場勝訴,也是中國加入WTO後,第一樁反傾銷案的勝利,為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爭取了信心和榮譽,提供了好的樣本。

事後,李賢義更加堅定了自己辦企業的初衷:做企業,一定要質量至上,經營誠信,管理規範,否則就是自尋死路。

這場勝訴也讓信義玻璃在國際上一戰成名,海外銷量猛漲。到2003年,信義玻璃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海外汽車玻璃出口商。

2005年2月,李賢義帶領信義玻璃,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

信義旗下的員工從1988年的不足百人,擴大到了2000多人,資產突破10億大關。

2007年,光伏行業熱度高,在汽車玻璃行業浸潤十多年的李賢義,轉向光伏玻璃這一細分市場。

光伏玻璃是元件的前後蓋板,為太陽能電池遮風擋雨。

在成型工藝上,光伏玻璃主要分為超白壓延玻璃和超白浮法玻璃,前者透光率強,後者更薄且生產成本低,廣受光伏元件廠商認可。

信義早期做汽車玻璃就是採用浮法,有了前期積累,李賢義在光伏玻璃這條賽道上跑得很快,還深入上下游,買礦、建電站。

2013年,光伏玻璃業務從信義玻璃裡剝離出來,信義光能在香港上市。

隨後,2016年、2019年,信義儲電、信義能源相繼在港交所上市,李賢義手握4家上市公司,建立起龐大的玻璃王國。



經過30多年的發展,現在信義集團擁有14個玻璃生產基地、六大光伏玻璃生產基地,員工3萬餘人、集團總資產達到了2000億港元,產品和業務涵蓋了玻璃、光能、儲電、能源等多個領域。

不同於李賢義的多元業務,曹德旺的福耀玻璃則主要深耕中國市場,連續多年成為中國第一大汽車玻璃供應商。

二者業務雖有重疊,但他們各自巧妙地避開了對方的鋒芒。

信義玻璃的海外業務主要集中在北美、中東、東南亞等地,而福耀玻璃則在俄羅斯、美國、德國、日韓等地佈局,建立了生產基地。

即使在雙方共同的汽車玻璃領域,福耀玻璃也將重心放在了新車組態上,而信義玻璃的重心則在全球替換市場。

這種安排,也顯示出了兩位企業家卓越的佈局智慧。

他們沒有將“老鄉”視為主要對手,而是在全球化的處理程序中,一致向外,合力爭奪全球份額。

2021年,信義玻璃首次在營收上超越福耀玻璃。

面對記者提問,福耀玻璃發言人非常大方地回答:“祝賀信義玻璃在其所處領域取得的成績。”

或許,對這兩位堅持做實業的企業家而言,無論誰是第一,無論超越還是被超越,內心都應是淡然的。


4 捐款超25億,堅守初心

李賢義早年因為生計,被迫輟學,所以長久以來他一直關注教育事業,幫助那些因家庭貧困而沒有機會讀書的孩子。

早在1993年,李賢義就捐資500萬元創立“李賢義教育基金會”,利用基金在家鄉石獅子英村建起面積達1.5萬平方米的工業廠房和宿舍,房租收入自動匯入基金會,專項用於獎教獎學。

經過多年發展,基金會的固定資產已達2000多萬元。他每年都從基金會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資金獎勵優秀師生,獲獎師生近6000人次,推動了家鄉教育事業的發展。

此外,李賢義在中國範圍內,捐建了80多所希望學校,對各類公益事業的投入累計超過25億元。


李賢義向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捐款5000萬元


出差到其他城市,他不止一次遇到過他資助的學生。

對方走上前來,激動地告訴他:“我讀書時拿過您的助學金,現在已經大學畢業在這裡工作了。”

面對榮譽和讚許,李賢義說:“國家安定、社會和諧是企業發展的基礎,公益事業也是每個企業家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只是做了一些應該做的事。”

在疫情期間,他向湖北捐獻防疫物資免洗消毒洗手液1萬瓶,並組織酒精、消毒液、口罩等一大批物品捐助疫情防控一線單位。

還主動減免華潤萬象匯、天虹商場和旗下汽車產業園、工業園區、寫字樓、商舖疫情期間的部分租金,通過一系列優惠、扶持措施盡力平衡好信義系價值鏈的有效運轉,用實際行動證明“信義”的價值。

信譽至上、義氣爭榮、自強不息、善待天下——這是信義集團成立之初,李賢義就定下的宗旨。

他堅守了30多年,至今初心未泯。

從開拖拉機的窮小子,到實業帝國的掌門人,這條路他走了大半輩子,縱然風雨兼程,但每一步都很穩、很紮實。

在未來的日子裡,相信李賢義和他的信義集團將繼續秉持初心,砥礪前行。 (礪石商業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