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癥常用安眠藥用藥順序及常見副作用

失眠是都市中人最常見的睡眠問題,在成年人中符合失眠癥診斷標準者占比高達20%~40%,呈慢性化病程,近半數嚴重失眠癥患者病程可持續10年以上。失眠不僅嚴重損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也參與誘發交通事故等各種意外事故,不僅危及個人安全也危及公共安全。


失眠的常見類型

在臨床上,對失眠癥的定義是:

失眠癥是以頻繁而持續的入睡困難和(或)睡眠維持困難並導致睡眠感不滿意為特征的睡眠障礙。失眠癥可孤立存在或者與精神障礙、軀體疾病或物質濫用共病,可伴隨多種覺醒時功能損害。

失眠癥可分為短期失眠癥和慢性失眠癥兩類,都需要進行規范性治療。短期失眠癥往往可以找到相關的誘發因素——比如生活中的各種壓力事件——當誘因消失後,部分患者睡眠可完全恢復正常,但仍有一部分患者會轉為慢性失眠癥。由於失眠具有慢性化、復發性的特點,所以對於短期失眠癥患者需要積極進行治療。

失眠有多種治療方法,但常常都需要聯合進行藥物治療。藥物治療的目標是∶緩解癥狀,改善睡眠質量和(或)延長有效睡眠時間,縮短睡眠潛伏期,減少入睡後覺醒次數,實現療效和潛在的藥物不良反應之間的平衡,提高患者對睡眠質和量的主觀滿意度,恢復社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本文簡單概述醫療中常用的安眠藥以及用藥順序,並簡單介紹它們最常見的副作用,以供用藥參考,但使用這些藥物都應該遵守醫囑,不要自己濫用。


是否用藥,如何用藥

根據專傢指南上的建議,推薦的用藥順序為∶

  • 短、中效的苯二氮䓬受體激動劑(BzRAs)或褪黑素受體激動劑(如雷美替胺)。

BzRAs包括BZDs和NBZDs兩類藥物。總的來說,BzRAs對睡眠潛伏期、入睡後覺醒時間及總睡眠時間等睡眠質量指標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大多不能優化睡眠結構(右佐匹克隆除外)。

BZDs主要包括:艾司唑侖、三唑侖、地西泮、阿普唑侖、勞拉西泮、氯硝西泮。對焦慮性失眠患者的療效較好。可增加總睡眠時間,縮短入睡潛伏期,減少夜間覺醒頻率,但這些藥物可顯著減少慢波睡眠,導致睡後恢復感下降。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頭暈、口幹、食欲不振、便秘、譫妄、遺忘、跌倒、潛在的依賴性、次日殘留的鎮靜作用、惡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癥狀,以及突然停藥引起的戒斷綜合征

NBZDs主要包括:右佐匹克隆、佐匹克隆、唑吡坦、紮來普隆。該類藥物半衰期短,催眠效應類似BZDs,對正常睡眠結構破壞較少,比BZDs更安全,日間鎮靜和其他不良反應較少。該類藥物可以縮短客觀和主觀睡眠潛伏期,尤其是對於年輕患者和女性患者更明顯。右佐匹克隆主要副作用是口苦,引起味覺異常。

  • 具有鎮靜作用的抗抑鬱劑,如:曲唑酮、米氮平、氟伏沙明、多塞平,尤其適用於伴有抑鬱和(或)焦慮癥的失眠患者;這其中多塞平副作用較小,因為它在很低劑量的情況下就能發揮鎮靜催眠作用,這讓它成為FDA批準的唯一一種可用於治療失眠的抗抑鬱藥
  • 抗癲癇藥、抗精神病藥不作為首選藥物使用,僅適用於某些特殊情況和人群;
  • 非處方藥如抗組胺藥(許多治療感冒的藥物中都有它)常被失眠患者用於失眠的自我處理,但臨床上並不推薦這樣使用。
  • 此外食欲素受體拮抗劑中的蘇沃雷生(Suvorexant)已被FDA批準用於失眠的治療,目前國內正在臨床試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