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三折屏Mate XT】誰在為華為2萬元的新機買單?
“智慧型手機市場已經從紅海走向血海,身在其中的巨頭們會奮力抓住每一個可以驚豔的賣點,然後放大無數倍對外展現。”


1 非凡大師

台北時間9月10日下午兩點半,華為舉辦今年的秋季全場景發佈會,主題為“非凡之作,時刻高光”。發佈會上,余承東宣佈推出新品——MateXT非凡大師三摺疊手機、問界M9、智界R7等汽車。

由於這場發佈會聲勢浩大,各路媒體編輯早就搬來了小板凳以觀摩評鑑。

最受關注的當數那部幾天前便在網上炒得沸沸揚揚的三摺疊手機。然而在這場兩個半小時的發佈會裡,余承東只用了半個小時來介紹它。

在之前的一些宣傳視訊和新品亮相中,“UTG玻璃和非牛頓流體”“強大的鉸鏈系統”或許已經產生了一些視覺疲勞。工藝看多了,人們還是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實物和價格。

在發佈會上,余承東給出三折屏的功能是“一機多用”。不折就是一台迷你PC,搭配可摺疊鍵盤和滑鼠,折一次變成小螢幕平板,完全折起來,就是一台直屏手機。在一些評測節目中,翻折和場景使用還是挺“絲滑”的。


華為新品發佈會上余承東介紹三摺疊手機


總結下來,反正就是這麼折,這麼折,這麼看,這麼看。

最令人驚喜的還是厚度:三折屏的XT居然只比華為雙折屏的MateX5厚了些許。

當然實物一出,編輯部也是褒貶不一。

有人認為丑,揶揄道三摺疊機開闢了手機的“屏風”賽道,以後從口袋裡都能掏出個65吋液晶電視。但也有人表示烏金腰線搭配岩石深色紋理,低調沉穩有內涵,精準地擊中了愛國且多金的中年大叔。

在這個手機外觀趨於同質化的年代,擁有一台人無我有的三折屏華為非凡大師,自然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對於屏風的吐槽,最有力的回擊便是:三折屏像極了皇上看奏摺的樣子,完美地契合了大老闆們日理萬機的需求。

爭論不休之際,余承東在發佈會上公佈了價格——起售19999元,頂配23999元。這組數字,立馬把編輯部都干沉默了。

“果然是非凡的定位,非凡的價格”。一位編輯在群裡小小吐槽了一句。

喜不喜歡是一回事,誰會去買是另一回事。


2 Apple in AI

華為的非凡大師與迷人的價格,瞬間就有了對標的對象。

就在10多個小時前,蘋果也召開了一年一度的秋季新品發佈會,它的下一個賺錢機器——iPhone16登場亮相。

這同樣也是一個提前劇透了太多的發佈會和新品。熟悉蘋果的消費者有個秘而不宣的口訣“買雙不買單”,意思是雙數的型號往往配有更新的創意和設計,而單數是在雙數基礎上的改良。

而這次的iPhone16新增了“相機控制”功能,鏡頭也改成了豎向排列(一個一般人不會在意的改變)。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蘋果舉行2024秋季新品發佈會


但這次蘋果自己確定的賣點,不在於它“再次”配備了一個新相機或者新的相機按鈕,而是一切為了AI。

在這場被高調命名為“高光時刻”的發佈會上,觀眾反覆灌入耳中的只有兩個單詞——Apple Intelligence,蘋果的人工智慧。

庫克直言:新一代iPhone是徹徹底底為蘋果智能打造。

例如演示中,儘管還是拍照,但我們能反覆看到宣傳片裡的演示者與AI的互動。

他們拿著iPhone咔咔一頓操作,然後每咔咔一次,就會出現一個不同的人工智慧助手,他們可能是Siri,也可能是ChatGPT。

總結下來,對普通人而言,就是這麼拍,問AI,這麼拍,問AI,這麼拍,問AI。


宣傳片裡演示者與AI的互動


AI是個筐,什麼都能往裡裝。

對中國使用者而言,以上的很多體驗其實國內的APP和手機廠商早就捲出來了,只是看起來被蘋果整合到了一個功能上綜合使用。

拋開其他複雜專業的技術參數不談,這便是普通人看到的iPhone16的全部。


3 市場反響

華為的“時刻高光”和蘋果的“高光時刻”,時間相同,主題也高度影射,一石驚起千層浪。

長久以來,為躲避蘋果鋒芒,各大手機廠商基本將旗艦機的發佈定在上半年,而華為通常在蘋果發佈會之後的10月和11月,唯一例外的是十年前,華為Mate7和iPhone6在9月“相撞”,當時被解讀為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展期間的順勢發佈。

所以華為和蘋果的這次“同台對決”,實屬罕見。


華為發佈全球首款三摺疊屏手機 各地市民到店體驗


於是,“誰狙擊誰”“華為VS蘋果”,類似的解讀與標題令人目不暇接,二者自然被放在媒體的放大鏡下細細對比和審視。

資本對市場熱度的反應往往是最快的。iPhone16系列的價格公佈後,蘋果的股價一度下跌了1.9%,最終以0.04%的小幅漲幅收盤。而華為概念股的股價卻隨著發佈會走高:法本資訊20%漲停,初靈資訊漲約18%,常山北明、網達軟體亦漲停,夢網科技、亞信安全、拓維資訊等漲超5%。

看完發佈會後,華爾街的分析師他們在報告上寫道:“蘋果的新硬體產品發佈基本符合預期,更多的是進化而非革命。”“蘋果對相機控制的調整是一項‘令人興奮的消費者創新’,而穩定的價格在當前不確定的消費者支出環境中被視為‘積極的’”。

但A股其實更像是預言家。早在華為確定發佈會時間後,華為、海思、摺疊屏相關的概念股就起飛多日,最誇張的是深圳華強,自8月15日起就常駐漲停板,累計漲幅329%,直到華為發佈會開完才終於露出疲態。

在價格方面,蘋果iPhone16最低配5999元,頂配13999元,和上一代同價。突然看到了似曾相識的一幕:肯德基、麥當勞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進入中國,一個漢堡賣十多元,一度被視為拿來過生日用的奢侈品餐廳,但直到現在漲價並不明顯,反倒是一些對標洋快餐的中式快餐品牌價格節節攀高。

華為這次接近20000元的XT非凡大師自然成為焦點。不僅起售價格是iPhone16旗艦256G版本的兩倍,熱度也是居高不下。當價格公佈後,線上預約人數很快突破了400萬。

根據Counterpoint的資料,這一數字已經直逼2023年全球摺疊屏手機出貨量的1/4,換言之,400萬台在短時間內售完的機率極小。這400萬的搶購大軍中,不乏“黃牛黨”,但又以散戶黃牛居多,意味著貨源並不穩定。

在二手交易平台上,XT非凡大師的標價在3萬到9萬不等,基本要加價一萬左右。加價其實也反映了產品的稀缺性和高流通性,像去年引發華為Mate 60搶購潮主要兩個原因:忠實使用者多年沒換機,使用者基礎大,二是麒麟晶片前期備貨不足,屬於高稀缺產品。

其實在過去五年裡,蘋果和華為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價。具體來看,蘋果加價最高的三款機型是:iPhone12藍色加價1300元至1500元左右,iPhone13 pro遠峰藍加價2000元左右,iPhone15Pr系列最高加價1800元,Mate60系列加價超過1000元。華為這邊,Mate30保時捷版加價7000元,Mate50保時捷版加價4000元,Mate60系列加價超1000元。


從這幾款機型可以看出,二者基礎旗艦加價其實差不多,被炒得離譜的幾款華為產品,還是因為獨一無二的設計,所以又回到那個問題:這個市場總有一部分不差錢的人,急需能代表身份和標新立異的東西,以前是蘋果,但外觀同質化後,似乎也沒那麼香了。

所以翻看各大媒體的評論,也不難理解為何會有大量“華為果然不坑窮人”的評論了。


4 兩條路線

都是智慧型手機,但華為與蘋果的對壘,其實已經不在同一個賽道上。

2024年,儘管矽谷裡的各大科技公司裁員已不是新聞,但“蘋果裁員”卻是實打實的新聞。

據知名蘋果爆料記者馬克·古爾曼(Mark Gurman)最新報導,蘋果今年已經進行至少4次裁員,2024年初,蘋果在其已關閉的自動駕駛汽車和microLED顯示項目中裁掉了數百個工作崗位,還在聖地亞哥的Siri相關團隊解僱了100多人(這部分員工選擇不搬到德克薩斯州)。

不久前,蘋果通知其服務部門的員工,稱該部門即將裁減約100個職位,其中包括工程和軟體測試職位。

所有的裁員都指向一件事:轉型人工智慧。

標誌性的事件有兩個,2月,蘋果放棄十年造車夢,6月,與OpenAI達成合作,元老級人工智慧語音助手Siri與當紅辣子雞ChatGPT的聯姻成功。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蘋果老了。

今年的發佈會結束後,人們再次在評論區看到了熟悉的點評“我依然忘不了iPhone4帶給我的驚豔。”

而這已經是十二年前的事了。

蘋果的高管團隊,大都服役超過10年甚至20年,入職時長最高的是38年,基本上職業生涯就在這了包括CEO庫克在內,不少馬上就要進入退休階段。

有意思的是,高管團隊中,在職時間最短的是Apple 機器學習和 AI 戰略高級副總裁John Giannandrea,加入蘋果才6年。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蘋果是要垂垂老矣,還是煥發年輕新生,或許就取決於AI手機的成功。

回到華為,距離遭遇歐美國家一系列制裁與封殺,也已過去了6年的時間。

在國內市場,華為花費多年時間,重回市佔率前五。2024年一季度,鴻蒙作業系統全球市場份額成功突破4%。並在中國市場,首次超越iOS,成為市場第二大作業系統。


但是制裁的隱痛依然是華為在智慧型手機領域裡的最大掣肘。

有分析師就對媒體表示,華為先進晶片採購受限,在晶片性能方面很難與蘋果、三星比拚,所以形態升級成為華為智慧型手機升級的主要方向之一,持續發力摺疊屏手機與蘋果進行差異化競爭。

從市場全域看,雖然增速很快,但摺疊屏依然是個小眾市場,2024年第二季度出貨量僅為257萬台(全域為7158萬台)。只不過,卻恰好成了一個秀肌肉的最佳舞台。

IDC資料顯示,2024年第二季度,中國摺疊屏手機市場中,華為以41.7%的市場份額穩居第一。

其實有不少品牌也在三摺疊屏手機上有所佈局,但目前真正落地上市的只有華為。一方面三摺疊屏手機概念容易規模化生產難。另一方面,正因如此,三折屏的成本和投入,必然會導致高價,產品本身的脆弱性,又對售後能力的要求很高。

綜合以上因素,缺乏品牌溢價能力的企業,就算生產,打動不了高端使用者,也賣不動。

而華為恰好符合以上所有條件。

此外,看起來發佈會在同一天“撞車”,但自媒體博主宗寧告訴小巴,這次華為發佈會並不是華為旗艦機型的發佈會。由此,更可以被視作是最高產品能力的亮劍,而蘋果是真的要開啟新一年的賣貨。

DCCI網際網路研究院院長劉興亮也持類似觀點,他表示:

“華為的策略,一方面鞏固國內市場,通過產品和時間點的選擇,吸引那些對蘋果品牌產生疲勞的高端使用者,並在消費者心中強化‘科技創新’的品牌形象;

另一方面,逐步恢復國際市場。通過打造與蘋果‘對抗’的姿態,不僅可以進一步鞏固其在中國及部分西方市場的品牌影響力,也是在為未來恢復國際市場影響力鋪路,向全球消費者展示其仍具備創新和競爭力。”

換言之,就是重新突圍國內,再度放眼全球。在那個熟悉的賽場上,蘋果和三星依然雄霸一方,還有老對手小米。

2024年二季度,IDC和Counterpoint的資料均顯示,三星、蘋果和小米的全球市場份額分別為約20%、16%和14%。Canalys的統計中,這三大生產商市場份額分別為18%、16%和15%。



5 結語

一個是17年來首次將軟體創新(AI)作為賣點推動消費者換機,一個則通過硬體的極致創新打造“新物種”圈粉。

畢竟,智慧型手機市場已經從紅海走向血海,身在其中的巨頭們會奮力抓住每一個可以驚豔的賣點,然後放大無數倍對外展現。


商戰的最後,本質是產品力和品牌力的對決。

正如速途研究院院長丁道師所言:“科技產品雖然本質上是消費品,但同時也是藝術品,能夠提供產品性能之外的情緒價值和信仰價值。”

從這一點看,華為和蘋果都是牌桌上最強的選手,這或許是這一天以來,除了產品之外,最扣人心弦的賣點。

好就好在,激戰正酣,勝負未分,還有好幾個月的戰鬥可看,不亦快哉,也祝各位觀戰愉快。(吳曉波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