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平宏觀—這項新發佈的政策堪比10兆刺激



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幫助企業渡過難關,進一步規範涉企執法、監管行為。要出台民營經濟促進法,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10月8日,國家發改委在新聞發佈會中提出“一攬子增量政策”的五大任務,其中第三大任務是:針對當前一些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加大助企幫扶力度,切實最佳化營商環境,幫助企業渡過難關。進一步規範行政執法單位涉企行政執法行為,更多採取包容審慎監管和柔性執法方式,不能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執法,不能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及時對罰沒收入增長異常的地方進行提醒,必要時進行督查。加快民營經濟促進法立法處理程序,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民營經濟是市場經濟活力的源泉,貢獻了“56789”,即民營經濟貢獻了中國經濟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

民營經濟有活力、有信心、積極投資,則中國經濟就能觸底復甦,就業、財政、創新等就能隨之改善,股市繁榮、房地產止跌回穩就能實現。希望我們這一次保持戰略定力,出台一系列大規模刺激經濟政策和提振民營經濟信心的有力措施,把發展放在首要任務,因為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良好的經濟增長和就業狀況,是應對美國戰略遏制的根本,是實現人民美好生活的保障,是邁向高品質發展的基石。

一、重視非稅收入異常增長對營商環境的影響

近年地方政府出現巨大的收支缺口,以罰沒等為代表的非稅收入異常高增。

1-8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7776億元,同比下降2.6%。全國稅收收入121059億元,同比下降5.3%;其中,企業所得稅31385億元,同比下降5%;個人所得稅9685億元,同比下降5.2%。

但是,在稅收收入下滑的背景下,1-8月,全國非稅收入高達2.67兆,同比增長達11.7%。

非稅收入是什麼?是指政府在行使職能過程中,除稅收外所獲得的收入。它是政府稅收收入的重要補充,有平衡預算等作用。政府非稅收入主要包括:政府性基金、彩票公益金、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國有資本經營收益、罰沒收入、以政府名義接受的捐贈收入、主管部門集中收入、政府財政資金產生的利息收入等。

近一段時期,經常有媒體報導,不少企業反應,有的地方政府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現象上升,甚至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執法,已經有媒體曝光“遠洋捕撈”的不良現象,破壞地方營商環境,打擊民營經濟信心,有的行政執法部門被地方當作創收的“第二財政”。在經濟存在下行壓力的環境下,罰沒收入異常增長,對企業無異於雪上加霜,對地方政府無異於殺雞取卵、涸澤而漁,這種現象需要盡快禁止。

而且,不少地方政府欠薪已經是普遍現象,大量中小企業被地方政府拖欠工程款,導致裁員降薪潮出現。更為嚴重的是,市場信心受到打擊,企業缺少安全感,民間投資負增長,“躺平”文化流行。

越是在經濟困難時期,越要休養生息,放水養魚,減輕稅負,共渡難關。稅不是查出來的,更不是罰出來的,是發展出來的,只要全力拚經濟,經濟繁榮,稅自然就有了。

如果按照最高會議的佈置,“規範涉企執法、監管行為。出台民營經濟促進法,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按照發改委提出的,“更多採取包容審慎監管和柔性執法方式。及時對罰沒收入增長異常的地方進行提醒,必要時進行督查。”則將極大地提振民營經濟信心,增加企業家安全感,改善地方營商環境。後續期待具體的落實,對於罰沒收入異常增長的典型案例進行問責。

應該說,這項政策的推出十分及時,如果能落實好,其政策效果,堪比10兆經濟刺激政策,民營經濟的春天有望再次到來。如果民營經濟信心提振,當前的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可以起到乘數放大效應,政府投資就能夠帶動更大的民間投資,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改革開放之初,我們一窮二白,要錢沒錢,是怎麼發展起來的?靠的是市場化改革,放活民營經濟,啟動企業家精神,期待不拘一格降人才,再次呈現萬馬奔騰的勢頭。

三分部署,七分落實,“干字當頭、眾志成城”。

二、從根本上解決非稅收入異常增長問題

在保護民營經濟活力的同時,也要看到當前地方財政的困境。為什麼非稅收入異常增長?很大程度上跟地方債務壓力大和收支緊張有關,解決的辦法是幫助地方化債和促進房地產止跌回穩。

土地財政佔地方可支配財力的一半。根據財政部公佈的資料,1-8月,地方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20218億元,同比下降25.4%。由於房地產市場自2021年以來持續大幅下滑,導致地方財政的持續大幅下滑,疊加近年地方化債任務重,地方收支十分緊張,有的地方政府債務已不堪重負,三保壓力已經扛不住了。

要全面客觀看待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一方面過去確實存在大量浪費和盲目建設現象,必須要予以規範;另一方面也要承認地方債務對中國基礎設施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相當一部分基礎設施投資具有公共產品屬性,回報率低、回報周期長,甚至無法產生商業現金流,這是以盈利為目的的市場化企業不願意投資的,但又對長期經濟社會發展、國家安全十分重要而必須要進行投資的。地方政府承擔的這種基礎設施投資,具有宏觀重要性、公共性、外溢性、回報率低、周期長、市場化企業不投,由此所形成的債務具有合理性,有的是地方替中央承擔的事權和支出責任,符合公共財政的基本職能,不能簡單計算項目本身收益,更多的是看對國民經濟長期發展的貢獻,這部分地方債務需要中央和金融機構幫助進行化解。未來通過深化財稅改革從根本上理順,重新調整中央地方事權以及財權。

建議推出4-5兆元的地方債或特別國債,緩解地方政府的財政困難,減輕被拖欠企業的負擔。與此同時,制定全國一致的一攬子化債方案,讓地方政府、金融機構以及其他利益相關方各擔其責;出台法規和行政措施,建立地方政府資產交易機制,讓地方政府以資產化解存量債務。最終,完成三中全會的改革,編制各級政府的資產負債表,發揮地方人大的作用,控制新債務的產生。

地方政府的隱性債務必須得到治理,但方法值得斟酌。近幾年來,地方政府的經常性赤字已達4.2兆元,財力已經捉襟見肘,此時要求地方政府各自為政清理存量隱性債務是不現實的。依靠現有財力,許多地方政府償還債務利息都有困難,更沒有財力償還本金。在化債和地方收入減少的雙重壓力之下,地方政府只能一方面開闢罰沒收入管道增加收入,另一方面通過降薪、欠薪節約支出。地方政府的財政收縮是導致國內需求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房地產是周期之母,如何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房地產對GDP和地方財政的貢獻大,產業鏈長,居民購房不僅是購買住房,而且要裝修、購置家電、家具和裝飾品,房地產業的持續下降是中國內需不足和地方財政緊張的重要原因。

如果房地產硬著陸,受傷最大的是普通老百姓,爛尾,家庭資產大幅縮水,即使沒有房子的人也會面臨失業壓力。房地產是周期之母,一定要高度重視,促進軟著陸。2023年中國城鎮化率66.2%,在剛需、改善型需求、城市更新改造等方面還有較大空間,未來發揮房地產在惠民生、擴內需等方面的實體經濟作用。

近期救樓市政策力度空前,繼“517新政”後,政策力度再度加碼。

9月24日央行表示將出台金融政策支援地產,包括下調存量房貸利率、降低二套房最低首付比、提高央行支援保障房再貸款比例、延期房地產相關金融支援政策。

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提“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9月29日,央行會同金融監管總局一口氣出台四項金融支援房地產政策,包括呼聲很高的降低存量房貸利率。

國慶前,一線城市放鬆限購拉開序幕,廣州、深圳、上海、北京發佈新政,其中廣州全面取消限購,深圳、上海、北京放寬限購、調降首付比例等。

國慶期間,新房認購回暖,二手房成交明顯改善,政策效果初顯。新房認購方面,國慶假期的項目平均認購量超過9月;二手房成交方面,國慶期間16城日均成交套數同比增長74.3%。

如何促進房地產止跌回穩?不能一放了之。當前制約房地產市場的因素主要是收入預期、就業預期、房價預期,所以不要寄希望於房地產只要放開限購就能回暖,這從之前杭州、蘇州、廈門、成都等城市放鬆限購後的市場表現即可驗證。

上一輪“517”政策組合拳,僅帶來5、6月指標的“脈衝式” 回升。6月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環比成交均有所提升且強於季節性,帶動上半年住房成交同比降幅縮小,但是7、8月新房成交回落,“金九”不在,政策效果持續性一般。主要原因是擠牙膏式的放鬆,效果是短期脈衝狀的、可持續性不足。國際經驗看,政策的大力、迅速、重落實是化解風險的關鍵條件,一鼓作氣,提振信心。

短期看,三招可救地產:1)組建5兆以上的大型住房銀行收儲,利率要低、期限要長、規模要大、分配要公平。收儲庫存商品房用於保障房,一舉多得,緩解地方財政壓力,打通開發商現金流,避免居民爛尾樓,為民眾提供保障房。2)持續降息,配合降低相關稅費、中介費等,減少購房成本。3)全面取消限購,回歸市場化,釋放剛需和改善型需求,廣州已全面放開,後續其他一線城市也應該逐步全面放開。

長期看,以“城市群戰略、金融穩定、人地掛鉤、房地產稅和租購併舉”為核心,可以加快建構房地產新模式。

中國2023年城鎮化率66.2%,還有15個點城鎮化空間,未來還有至少2億人要進城,加上改善型需求、城市更新改造等,如果政策得當,當前房地產的問題是可以消化的,中國房地產未來是有空間的,不會重演日本失去三十年。

政策層面短期不必擔心房價暴漲普漲,房地產發展階段已變,供求關係發生變化,未來局部地區如果大幅上漲可以通過人地掛鉤的市場化方式調控。

房地產是周期之母,十次危機九次地產。期待這次一鼓作氣,提振信心,才能真正實現從政策底-情緒底-市場底-經濟底,推動經濟持續復甦。

四、充分估計當前經濟形勢的嚴峻性,推出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提振民營經濟信心,一鼓作氣,接力棒到了“財政政策”

近年來中國在新基建、新能源、新質生產力等領域取得長足發展,佔據世界領先地位,同時在控房價、去槓桿、清理地方債務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化解了地產泡沫和金融風險,以極大的決心和勇氣解決了很多長期難以解決的歷史難題,為可持續高品質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但是,中國的短期經濟運行狀態不容樂觀,經濟持續下行甚至超調。PPI連續20多個月負增長,CPI在零附近徘徊,實為歷史罕見,通縮壓力明顯。股市、房市持續近三年下滑,截至8月份,主要股指去除銀行股等普遍跌幅一半以上,創業板指數跌幅超過一半;1-8月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18.0%,一二線城市房價平均跌幅在30%左右,遠郊區和三四線城市房價甚至腰斬。居民資產縮水嚴重,消費降級。

根據各高校反應,受經濟不景氣和企業裁員影響,近三年大學生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失業壓力和消費低迷形成負向循環。

宏觀資料和微觀感受出現明顯背離。一方面,統計資料受倖存者偏差的影響,工業生產、企業利潤等統計口徑為規模以上企業,掩蓋了大量民營中小微企業破產倒閉的真實情況,企業註冊數量大幅下降、註銷數量大幅上升是一個佐證;另一方面,基於問責風險,一些部門和地方報喜不報憂,宏觀統計資料在反應微觀真實經濟運行情況方面日益失真。

隨著房地產泡沫明顯去化、金融槓桿大幅下降、聯準會開啟降息周期拐點等,為財政貨幣政策的調整提供了有利條件,當前是推出大規模經濟刺激、提振市場信心措施的關鍵時間窗口。

建議推出10兆等級的大規模經濟刺激措施,大力擴大內需,拉動就業,調控要緩,救市要急,一鼓作氣,提振信心。採取組合拳,一攬子刺激經濟、提振市場信心措施的規模要在10兆以上,包括地方化債、新基建、消費補貼、生育補貼、住房銀行等,採取特別國債、超長期國債、央行再貸款等工具,規模要大,資金成本要低,民眾獲得感要強。

央行開了個好頭。9月24日,拉開了大規模經濟刺激的序幕,國務院新聞發佈會,“一行一局一會”推出總量、地產和資本市場政策組合包,貨幣政策集中放大招:降准降息力度大、速度快;大力支援資本市場,創設創新兩項貨幣政策工具,明確“資金只能用於投資股票市場”;大力支援房地產市場,降低首付比,降低利率,最佳化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政策。

9月29日,央行會同金融監管總局一口氣出台四項金融支援房地產政策,包括降低呼聲很高的降低存量房貸利率。

近期央行、金融監管總局和證監會出台的政策務實有效,真金白銀,民眾可感可及,市場效果很明顯,股市信心明顯提振,海外機構看多人民幣資產的聲音高漲。但是,由於經濟仍在低谷,投資者對政策的力度和可持續性仍有觀望情緒,10月8-9日股市大幅震盪回呼。

現在接力棒到了“財政政策”。10月12日上午10點,財政部長將介紹“加大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有關情況。市場和民眾可謂萬眾期待,期待中的政策包括:增發超長期國債、對新質生產力的支援、對新基建的需求側刺激、減稅降費、規範罰沒收入、地方化債、生育補貼、消費補貼等。政策要有增量,規模要大,真金白銀,實實在在。

除了財政貨幣刺激政策,還有解決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尤其是解決民營信心問題。只要採取長短結合的大力度措施,就有望重啟經濟復甦處理程序。

10月8日,李強總理在經濟形勢座談會上強調:要切實做好助企紓困工作,指導各地用好各項惠企政策,堅決治理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等問題,不斷最佳化營商環境,激發企業活力。

10月8日上午,國務院以“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強化政策協同提升實施效果”為主題,進行第十次專題學習。李強總理指出,大力規範涉企執法、監管行為,壓縮自由裁量空間。

五、這次刺激政策力度空前,未來市場兩種前景

最近不少投資者和企業家反饋他們的擔心:這次刺激政策能否可持續?股市是反彈還是反轉?經濟能否起來?

如果這次刺激政策虎頭蛇尾,股市暴漲暴跌,經濟未見起色,將消滅一批中產,企業信心將受到二次打擊,無疑是雪上加霜。

反之,如果刺激政策持續發力,解決民營信心的深層次機制問題,把發展放在首要任務,股市大牛市,房地產止跌回穩,經濟觸底走向復甦軌道,全球資金流入人民幣資產,則將一掃陰霾,士氣大振。

因此,這次不僅關係股市漲跌,市場好壞,從某種程度上,這關係國運,也關係我們每個人的命運。

一位企業家說:我真心希望這波政策能把經濟和市場能拉起來,拉起來就有希望,就能打破外部的圍堵,如果這波政策都拉不起來,未來想再提振信心,太難了。

希望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這次我們能選擇正確的方向。而我,選擇相信未來,越是在關鍵時刻選擇越要和偉大的祖國站在一起,我們深愛自己的國家和這片土地。悲觀者正確,樂觀者前行。為民族復興奮鬥,為時代進步拚搏,是我們這代人的使命。 (澤平宏觀)


最近長文
關於鉅亨號
「鉅亨號」是《Anue鉅亨網》以AI 大數據和推薦引擎所推出具影響力的自媒體社群平台,從投資理財為主題擴展到金融財經、房地產、汽車、數位虛擬貨幣、影音視頻及Podcast的數位生活圈。讀者可透過一面牆及個人化功能關注一天的大小事;對創作者而言更是一個直接能與1,000萬用戶互動的舞台。
最好用的投資平台,幫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標的
看真實的投資分享文章,跟隨達人腳步取得最佳利益
多元投資社群平台,掌握最新市場動態熱門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