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飛:歷史剛被創造出來,而世界上只有少數人知道

AI通過不同的物理視角解讀著這個世界,有的通過語言大模型,有的通過原子模擬,有的則通過空間智能。

現在,通過“空間智能”解讀這個世界的AI教母李飛飛又多了一個身份——AI獨角獸創始人。

7月18日,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明星科學家、“AI教母”李飛飛在2024年初創立的“空間智能”創企World Labs 再次融資,本輪融資約 1 億美元,投資方包括出手闊綽的Andreessen Horowitz(a16z)和人工智慧基金Radical Ventures。

截至目前,World Labs已完成兩輪融資,估值已經超過10億美元。

據悉,李飛飛本人也是RadicalVentures 的合夥人之一,這是一家專注於人工智慧和相關創新的獨立基金,在加拿大註冊成立,成立之初就拿到了AI領域的頂尖科學家Geoffrey Hinton、李飛飛等人的投資。

這也是她2018年從Google離職重返斯坦福後,首次直接下場參與的創業項目。此次World Labs 創業也可以說是李飛飛學術理念的貫徹和實踐。

李飛飛在用自己的詩意與人文,打開著人工智慧時代,屬於她的那扇門。


休個假,順便創了個獨角獸

AI教母出山創立公司,在今年年初就早有預兆。

據斯坦福大學的個人資料顯示,李飛飛將從2024年初至2025年底休假。

學術休假是美國大學教師發展的一種重要制度形式,學者以大概四到五年為周期,擁有一個為期半年到一年的休假,期間可以休整、做訪問學者、從事新研究等等。

結果才用了一個學術休假期,李飛飛就做出AI獨角獸了。

為什麼如此之短時間就可以創造一家獨角獸?

這得益於李飛飛的行業影響力,她的傳奇經歷也一直為人津津樂道——

33歲成為斯坦福電腦系終身教授,44歲成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現任斯坦福以人為本人工智慧研究院(HAI)院長。

李飛飛作為人工智慧領域最重要的科學家之一。她最重要的貢獻,是建立了資料庫ImageNet,深深的影響著後面人工智慧視覺的發展,為電腦視覺提供了大量的優質資料,成為電腦視覺突破的關鍵因素。

有人工智慧領域的從業者評論,“沒有ImageNet,就沒有現在的深度學習革命”,加上她與學生發起的每年一次的ImageNet Challenge挑戰賽,這兩項工作被認為奠定了人工智慧革命全面爆發的開端,李飛飛也因此被譽為AI教母。

在大家看來,這四個月是她過去幾十年的積澱。


空間智能,與世界互動的世界

World Labs正在開發一種能夠理解三維物理世界的模型,本質上是對物體的物理特性、空間位置和功能的理解和模擬。

和很多瞄準AI助手、AI視訊生成的初創公司所不同,World Labs主要從事“空間智能”的研發,通過視覺資料處理能力,使人工智慧具備高級推理能力,旨在促進機器人、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的發展。該方向代表著AI領域的一大突破,可讓AI與現實環境進行互動。

在電腦視覺方面的貢獻也是李飛飛被外界關注的重要原因。

World Labs 恐怕很快就會下場,加入整個科技行業商業化的激烈競爭。

什麼是“空間智能”呢?

今年的5月份,李飛飛關於“空間智能”的TED演講,描述了這一新概念。

該演算法能合理地推斷出圖像和文字在3D環境中的樣子,並根據這些預測採取行動。

讓電腦學習如何在真實的三維世界中行動,這種演算法概念就叫“空間智能。”

在AI領域,空間智能特指機器對空間環境的理解和處理能力,使機器能夠模擬人類的這些空間認知功能。

為了說明這個想法,她展示了一張貓的照片,它伸出爪子,把一個玻璃杯推到桌子邊緣。

李飛飛說,人類的大腦可以在一瞬間評估“這塊玻璃的幾何形狀”、“它在3D空間中的位置”、“它與桌子、貓和其他一切的關係”,然後預測會發生什麼,並採取措施防止它發生。

李飛飛還分享了她的實驗室在空間智能領域的最新進展。

比如開發由3D空間模型驅動的模擬環境,以便電腦學習如何在其中自如行動。



又比如激發了一波具身智能討論熱潮的VoxPoser:人類隨意用自然語言給機器人下達指令,大語言模型+視覺語言模型就能自動幫助機器人作出規劃以完成任務。



李飛飛在TED演進中總結了空間智能的最終願景,“讓我們更接近一個人工智慧不僅可以看到、創造,還與周圍的物理世界互動的世界。”

在與斯坦福邏輯學家、哲學家John Etchemendy合著的最新文章中,李飛飛還提到,大模型不具備肉體,因而無法對生理狀態導致的結果產生主觀體驗。

“我們還沒有實現有知覺的人工智慧,更大的語言模型也無法幫助我們實現這一目標。

如果我們想在AI系統中實現知覺,我們需要更好地瞭解知覺到底是如何在生物系統中產生的。”

看來,李飛飛對於自己的空間智能創業,似乎有著更高期待與更大野心。

李飛飛科研理念中,“以人為本”是重要的一部分。

她認為自己與其說是在研究機器,不如說是在研究人類心智的產生。

在她看來,我們需要擁抱現實,而不是逃避現實,我們的目標是捕捉完整的現實世界。

她也堅信,人是人工智慧的創造者也是機器學習和模仿的對象,有機器永遠無法替代的能力和價值

科技理性與人文關懷兩條平行線就此相交,或許,這是又一個新的“歷史剛被創造出來,而世界上只有少數人知道”的時刻。

資本青睞,水到渠成。

但拿到融資只是暫時拿到了入場券,高估值也並不意味著公司未來一定能取得成功。

李飛飛和World Labs的理想,仍然要面對殘酷的市場競爭和技術挑戰等多重考驗。 (芯師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