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Mate 70系列發佈之後,關於其晶片麒麟9020一直熱議不斷。
麒麟9020的理論性能已經基本明確,GB6跑分單核性能介於驍龍888+和驍龍7+Gen2之間,多核性能介於天璣8300和天璣9200之間。
安兔兔跑分方面,麒麟9020在125萬分左右,相比麒麟9010 96萬分上下的成績提升了30%,目前看理論綜合可以超驍龍8+。
但理論是理論,實戰是實戰。麒麟9020玩遊戲、流暢度到底怎麼樣,和驍龍8至尊差距有多大?
從小白測評的測試來看,搭載麒麟9020的華為Mate 70 Pro+1小時遊戲測試(室溫25℃左右):
《王者榮耀》:平均影格率119.4FPS,功耗3.9W,機身最高41.7℃;(最高支援120幀+高畫質畫質)
《原神》資料庫4.5測試:平均影格率50.9FPS,功耗5.6W,機身最高48.4℃;
《崩壞·星穹鐵道》:平均影格率30.8FPS,功耗6.1W,機身最高50.4℃;
應用響應啟動測試,30款應用兩輪打開用時188秒;30款應用3小時保活25個。
橫向對比來看,麒麟9020玩遊戲相比麒麟9010有了長足的改進,無論是影格率、功耗、溫度控制全面進步,但和驍龍8至尊版還有不小差距。
尤其是《原神》《崩壞·星穹鐵道》這樣的高負載遊戲中,麒麟9020無論是絕對的影格率,還是抖動率,包括溫度控制,都距離世界一線水平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至於30款應用打開用時方面,華為Mate 70 Pro+和iPhone 15 Pro Max表現相當,保活測試中,和其它驍龍8至尊旗艦機表現相比,處於中下游水平。
近日,有博主對華為Mate 70系列手機進行了詳細拆解,並表示跑分沒啥用,麒麟9020才是給我們爭光的東西。
“跑分沒啥用,真沒啥用,這個才是給我們國人爭光的東西,跑分能爭得了光嗎?”該博主認為,我們身為中國人應該感到驕傲,麒麟9020估計一下跨了不止一代,今年海思應該一年幹了其它CPU兩年以上的活了。
“跑分重要呢?還是全國產重要?” 對於這個話題,有網友認為,從國家安全形度,全國產重要。從個人角度,體驗重要。
還有網友表示,跑分大概就好像賽道跑直線,跑直線重要不重要呢,也重要,但是跑直線是不是能決定這個車的最終成績或者說體驗呢?可能就不行了。“大概等同於走,崩一個,直線200米的意義。”
此前,華為終端BG CEO何剛在和紫牛基金創始合夥人張泉靈對話時明確表示,華為Mate 70系列每一顆晶片都有國產的能力,這也意味著華為手機終於實現了晶片100%國產。
那麒麟9020和世界最高水平差距還有多大?張泉靈表示,雖然從半導體的角度,它跟世界的最高水平還有工藝上的差距,必須得承認現實,但是華為做了一些系列的軟硬體一體的最佳化,所以作為消費者,這個差距我們是體驗不出來的。
“無論是發不發燙,你玩一個遊戲,你體驗不出來。”她說。
從GB6的跑分來看,麒麟9020單核1.6K、多核5.1K,橫向對比的話,單核性能介於驍龍888+和驍龍7+Gen2之間,多核性能介於天璣8300和天璣9200之間。
安兔兔跑分方面,麒麟9020在125萬分左右,相比麒麟9010 96萬分上下的成績提升了30%,目前看理論綜合可以超越驍龍8+。
在麒麟9020的真身上,除了老朋友HISILICON(海思)的標識,我們還看到了一個熟悉而又神秘數字絲印——2035。
其實,關於2035有很多說法,其中一個版本就是,20年的第35周,是華為被斷供的時間點。
2020年9月15日(第35周首日),美國5月15日下發的對華為晶片管制升級令正式生效,台積電停止為華為代工生產麒麟晶片,高通、三星及SK海力士、美光等都將不再供應晶片給華為。
當然,這種說法還有待證實。
通過對比發現,麒麟9020相比麒麟9000S在尺寸上大了13%,厚度也增加了不少。這意味著,麒麟9020是一顆完全不一樣的晶片,而且內部還整合了獨立的衛星模組。
從實測來看,麒麟9020的功耗比麒麟9000S至少有20%的下降,《原神》這樣的重度遊戲也從過去的40多幀,提升到了能幾乎滿幀運行。
保守推測,麒麟9020至少是一個完整的迭代。
整體來看,麒麟9020相比上一代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在與同行業競爭對手的橫向比較中,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這些差距源於歷史積累和市場環境等因素,既然華為已經選擇了自主研發的道路,奮起直追,那麼一切都來得及,好戲還在後頭! (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