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城市東莞,雖然經濟走出了水逆,但房價仍在泥淖之中。
首先解釋一下東莞為何是超大城市。
按照住建部對城市等級的劃分,城區人口超500萬低於1000萬的是特大城市,超過1000萬的是超大城市。
住建部之前公佈的《2022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鑑》顯示,超大城市增加了3個,特大城市增加2個。其中,東莞城區總人口達到1082.44萬,武漢城區總人口達到1080.64萬,杭州城區總人口達到1002.1萬,跨上1000萬人的台階,躋身超大城市行列;合肥城區總人口達到650.4萬,蘇州達到500.08萬,邁過500萬人的門檻,成為特大城市。
進入正題。
從經濟角度來看,2024年的東莞走出了低速陰霾。
要知道,2023年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東莞的GDP增速在兆GDP城市中均倒數第一。
而2024年,東莞GDP增速4.6%,雖然相比於全國5%的平均增速,仍跑輸了0.4個百分點,但總算是擺脫了底部。
而東莞的樓市則沒有那麼幸運,尤其是其土地市場和房價。
克而瑞資料顯示,去年東莞商品房成交面積204萬平方米,規模繼續下探。新房供求規模雙降,創近16年以來新低,市場持續以價換量。
土地市場方面,去年上半年東莞商住地塊顆粒無收。全年也僅成交了3宗特殊用途的涉宅地順利成交。
東莞市財政局披露的資料顯示,去年東莞的賣地收入跌至126.88億元,相較於2020年的高點膝蓋斬,跌回到了2015年的水平。
當然,去年四季度由一線城市拉動的市場行情,東莞也嘗到了甜頭,成交規模有所復甦。
其去年10月份的成交量創下年度新高。2025年2月份東莞新房住宅(超過4層)成交1562套(16.54萬㎡),同環比分別上漲40.8%、48.3%。
不過,房價仍沒有止跌。
克而瑞深圳區域披露,2月份東莞新房住宅成交均價24450元/㎡,環比微漲0.6%,同比下降14.4%。
而更能反映市場價格真實變化的二手房,來自東莞市住建局的資料顯示,2月份二手房均價約15126元/㎡,同環比分別下降20.9%、10.8%。
本號仔細梳理了一下東莞市住建局發佈的最近三年的資料,發現:
第一,東莞的二手房均價見頂於2023年4月份,當時東莞的二手房均價高達24334元/平方米。
去年已跌破2萬,如今成交均價15126元/平方米,相比於高點下跌了37.8%,也即跌超了三分之一。
第二,當時東莞房價最高片區的松山湖高新區價格逼近4.5萬元,7萬單價以上的樓盤,不在少數。此外,長安、虎門這些熱門類股的房價,也是動輒4萬多。
到目前,松山湖高新區相較於高點跌了四分之一,虎門跌超三分之一,長安均價近乎腰斬。
第三,東莞房價高點時期,城區四街道+兩鎮均價都在2萬以上,南城更是接近3.5萬元,如今南城仍在兩萬之上。
第四,高點時期,東莞1個高新區均價在4萬之上,兩個街道與鎮均價在3萬之上,13個街道與鎮均價在2萬以上,18個鎮均價在2萬以下。
如今,4萬以上的片區,沒有。3萬以上僅剩下松山湖高新區。2萬以上僅剩下南城。其餘均在兩萬以下。
其中還有7個鎮的均價,跌破了萬元。包括石龍鎮、中堂鎮、洪梅鎮、樟木頭鎮、謝崗鎮、常平鎮、企石鎮。
第五,從跌幅角度來看,厚街鎮與高埗鎮跌幅並列第一,高達47.2%。莞城街道、石碣鎮、大嶺山鎮、大朗鎮、長安鎮、沙田鎮、中堂鎮、洪梅鎮跌幅均超40%。
作為經濟強城、工業強城、產業強城、人口強城,東莞的房價為何跌幅如斯?
要知道,論經濟,東莞是目前27個兆GDP城市之一。
論工業,東莞是全國十大工業強城之一。
論產業,東莞擁有5個千億產業,其中一個兆產業。目前,擁有單個兆產業(非產業叢集)的城市,全國只有三個,深圳、蘇州和東莞,且都是電腦、通訊和其他電子裝置製造業。
論人口,東莞2020年人口突破了千萬,是目前18個千萬人口城市之一。同時,東莞於去年城區人口突破千萬,與杭州一起,躋身10個超大城市。
論區位,東莞的優勢更讓很多城市豔羨不已。
東莞身處廣深兩大一線城市之間,這一點在全國獨一份。而且是廣深港黃金軸繞不開的一座城市。
這樣一座要經濟有經濟,要產業有產業,要人口有人口,要區位有區位的城市,為何房價陷入了瘋狂調整當中?
邏輯很簡單,上一輪瘋狂炒作之下,這座城市的均價嚴重透支了這座城市的購買力和潛力。
正因為東莞經濟強大、工業雄厚、產業不俗、區位優越,所以在上一輪牛市中,各路熱錢紛紛湧入東莞,尤其是深圳人,深圳的中介,相當一批都是在給東莞賣樓。
炒作之下,東莞房價一路狂飆,2020年更是領漲全國。
高點時期,其主城街道的東城、南城的項目,動輒4萬/元平米,靠近深圳和珠江的長安鎮,4萬+的樓盤也遍地都是。4萬均價並不是東莞房價的天花板,東莞房價的天花板在坐擁華為的松山湖,松山湖的價格一度衝破了7萬元。
吹起來的泡沫,跟隨宏觀大勢,在2022年開始消融。
到如今,包括東莞在內的所有熱點城市,房價都進入了調整周期。房價調整的根本邏輯,其實就是一句話:很多城市的房價,德不配位。 (城市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