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手比利時清潔技術先鋒CMB.TECH,日本航運巨頭商船三井正式投資氨燃料船,中國船廠包攬全部9艘訂單。
3月24日,商船三井宣佈與CMB.TECH合作,通過共同持有和長期租賃的方式建造並營運9艘新型氨燃料船,包括3艘Newcastlemax型散貨船,以及6艘化學品船。這9艘新船全部由中國船企建造。
其中,商船三井將與CMB共同擁有青島北海造船正在建造的3艘210000載重噸Newcastlemax型氨雙燃料散貨船,兩家公司將各出資50%成立合資公司作為船東。商船三井將簽訂長期租船合同營運這3艘船,租期12年。
據瞭解,這3艘新船將在2026年至2027年交付營運,是CMB在北海造船訂造的全球首批氨雙燃料Newcastlemax型船系列船的一部分。
與此同時,CMB還將在招商工業揚州金陵下單訂造6艘26000載重噸級化學品船,其中2艘為氨雙燃料船,從建造完成時起就配備氨雙燃料發動機;另外4艘則採用氨燃料預留(ammonia-ready)設計,以便未來可轉換為氨燃料動力。
這6艘新船將在2028年至2029年交付營運,由商船三井旗下化學品船營運商MOL Chemical Tankers(MOLCT)長期租賃,租期7-10年。
商船三井在公告中強調,這9艘船將成為全球首批氨雙燃料散貨船和化學品船。在投入營運後,Newcastlemax型散貨船將根據與資源巨頭的合同運輸鋼鐵原材料,而化學品船則將成為MOLCT的核心船隊之一,從事亞歐航線等全球航運業務。
這是商船三井首次投資建造並營運氨氨燃料船。此前,商船三井曾在北海造船陸續投資訂造過7艘LNG動力Newcastlemax型散貨船,去年年底又追加訂造了4艘LNG動力氨預留Newcastlemax型船。
根據商船三井的“環境願景2.2”規劃,到2030年其船隊中LNG/甲醇動力遠洋船舶數量將增加至90艘,零排放燃料的使用比例將達到5%;到2035年淨零排放遠洋船舶數量將達130艘,目標2050年實現集團整體溫室氣體淨零排放。
商船三井的零排放船舶將使用合成甲烷、氨氣、氫氣以及生物柴油等新燃料。預計使用氨和氫作為船用燃料將佔其計畫碳減排的70%,其次是LNG、甲醇、電制/生物甲烷和甲醇、佔20%。
作為實現零排放船舶的新一代燃料,氨的實用化處理程序正在加速推進。商船三井將與在氨燃料船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的CMB合作,結合自身的航運業務經驗,創造新的商業價值。
據瞭解,CMB.TECH是一家多元化的清潔技術海事集團, 建造、擁有、營運和設計使用雙燃料柴油-氫和柴油-氨和單燃料氫發動機的大型船舶和工業應用裝置。該公司“面向未來”船隊由 106 艘低碳船舶組成,其中 46 艘正在建造中。CMB.TECH 還通過自產或第三方生產商向客戶提供氫氣和氨氣燃料。
去年,CMB還與挪威化肥公司雅苒國際(Yara International)及其子公司Yara Clean Ammonia(YCA)和North Sea Container Line(NCL)合作,在青島揚帆訂造全球首艘以合成氨為動力的1400TEU冰級集裝箱船“Yara Eyde”號。這是集裝箱船領域的首份氨氨燃料船訂單。
值得一提的是,CMB此次在揚州金陵的化學品船訂單也將成為全球首批氨雙燃料化學品船。在此之前,揚州金陵曾於2021年至2023年間陸續承接了CMB總計8艘氨預留25000噸氨預留不鏽鋼化學品船訂單,其中前六艘已經交付營運,最後兩艘計畫在今年9月和12月交付。
據瞭解,揚州金陵隸屬於中國第二大造修船企業招商局工業集團,是招商局工業集團七大造修船基地之一,依託招商局工業集團在全球十余個國家的分支機構和全球化客戶資源,聚焦細分市場,已為全球七大洲四大洋的客戶交付了超60艘高端液貨船,在中小型液貨船領域積累了豐富的創新技術、自主設計、系統生產、工藝工法、高效管理的實踐經驗。
揚州金陵堅持中小型液貨船差異化的戰略定位,專注於液貨船建造技術的深入研究與實踐,在中小型液貨船細分市場獲得突破,迄今共有6個船型填補中國造船業空白。至今累計交付各類化學品船、氣體船近百艘,中小型化學品船手持訂單數量世界第一、近十年累計交付數量世界第一。
不含最新訂單在內,根據克拉克森的資料,揚州金陵現有手持訂單共計56艘96.7萬載重噸,包括48艘化學品船、6艘瀝青運輸船和2艘LPG船,交船期排至2028年。 (國際船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