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到美團更激進的全球化了


日前,美團交出了自己2024年的全年財報。從資料來看,美團的表現無疑是讓投資人滿意的,總收入337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淨利潤358億、同比增長158.4%;年度交易使用者數超過7.7億,年度活躍商家增加到1450萬,使用者的平均購買頻率也達到了新高。

當然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成果是美團和抖音火拚之後的成果。2024年,抖音在到店上的火力一度讓美團極度緊張,對組織和戰略進行了相當大規模的調整:首先把到店和到家業務合併成核心本地商業,讓能打的王莆中負責;其次在使用者端,整理了自己的會員模式,全面升級“神會員”,把高品質的外賣使用者導向到店業務。

這些舉措使得美團不僅成功抵禦了來自抖音的衝擊,業務之間的協同也更好。

一個典型的例證是,美團外賣業務虧錢早已不是什麼秘密,高頻的外賣業務本就是為了給高利潤的到店服務提供流量。轉化的效率越高,直接導向美團外賣每單虧損越少。2024年上半年,美團配送業務的單筆收入和成本分別為3.86元和4.13元,每單虧損0.34元,而2023年這個數字為0.39元。

穩固住腹地的美團此刻能抽出更多精力在其他方面。財報會上,美團特意強調了自己的AI戰略,王興強調,美團將積極投資並加大對人工智慧、無人機配送、自動駕駛配送服務車輛等前沿技術的投資,並加速這些技術的應用。

不過我們觀察到,另一個激進體現在全球化。一直以來,大眾都將美團的成功歸結於中國市場的“奇蹟”,所以2023年5月,美團旗下的外賣平台KeeTa在香港上線,並沒有多少人看好。

《美團入港,意欲何為?勝算幾何?》一文中,曾說過香港市場的複雜性,導致香港陷入高價外賣的死循環:電車管理嚴格、人工成本高,導致配送費高--消費點外賣意願不強,以致於訂單量不足--難以實現規模化,沒辦法讓商家讓利,平台賺錢遠達不到預期。

以及美團要面臨兩個國際強敵,Deliveroo和Foodpanda。

但奇蹟很快發生了,消費資料公司Measurable AI的報告顯示,進入香港一年後,KeeTa已打破Foodpanda和Deliveroo原有的雙頭壟斷,到2024年5月訂單量位居第一。

今年3月10日,Deliveroo 宣佈 因財務原因退出香港市場,並表示“香港在我們的主要市場中處於落後地位,市場難度較大,競爭環境也較為激烈”。

與此同時,KeeTa帶著香港市場的經驗,來到了沙烏地阿拉伯,僅四個月後就成了當地第三大外賣平台。

拼多多的黃崢此前曾在一個節目上公開表示:我們這一代的網際網路創業者,有更大的全球化視野,做全球化的機會也更大,如果我是張一鳴,就會更加激進地推進全球化。

現在,美團正式向全球化發出挑戰。


1 加速出海的自信是香港給的

此前美團一直對於“出海”頗為謹慎,但今年美團按下了加速鍵。

據晚點LatePost報導,美團針對中東市場設計了“三年計畫”,未來三年內,KeeTa 計畫覆蓋海灣六國(沙烏地阿拉伯、阿聯、卡塔爾、科威特、阿曼和巴林),輸出其在沙烏地阿拉伯積累的經驗,要知道,keeTa去年9月才在沙烏地阿拉伯上線。

這個自信是在香港市場先建立的。

一方面,以“價格戰”殺入,不斷提供優惠和補貼搶佔外賣市場份額。比如剛進入香港,美團就推出了10億港幣激賞計畫,每位新使用者註冊可以獲得價值300港幣的優惠券,用於滿減和運費,甚至有滿80減50,直接打4折的優惠。

另一方面,為了緩解外賣平台最低消費門檻高的痛點所在,KeeTa專門推出了“一人飯堂”專區,打造一價全包式(包含餐費和運費)外賣套餐專區,把原來高達160-180港元的外賣訂單價格拉到只要60港元就能點到餐。

此招甚妙,據報導,KeeTa把當地外賣訂單量拉升了一倍,從此前的 15 - 20 萬單,提高到日均 30 萬單以上。

據KeeTa競爭對手的一名員工透露,自從KeeTa加入,他的公司一直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我們真的無法競爭......”

與此同時,為了進一步提升消費者體驗,KeeTa提升配送速度的同時,也提供了準時包的服務。這樣強勢的策略,KeeTa僅用一年就成為了行業龍頭。

不過,就如王興所說,香港從文化、語言到金融設施等基礎環境都與內地有相似之處,適合作為出境首站,但對香港市場積極探索的同時也會保持審慎投入,“因此它對公司盈利表現的影響十分有限。”

事實上確實如此,香港外賣市場整體體量日訂單不足百萬,而2023年三季度中國內地餐飲外賣的單日訂單峰值就達7800萬。香港消費者更習慣堂食,或直接聯絡餐廳訂購商家自配送的外賣食物。

在香港市場取得不錯的成績後,美團把眼光看向了沙烏地阿拉伯。


2 快,快,快

據報導,美團擴張還在加速,將於2025年7月覆蓋沙烏地阿拉伯80%的區域,明年開始擴展到中東其他國家和北非。

和大家想像中不同,沙烏地阿拉伯的外賣市場其實很有看頭。

首先是玩家非常多。

Delivery Hero 旗下的品牌 Hunger Station 和本土品牌 Jahez 佔據 70% 的市場份額。本土品牌MR.SOOL2023年註冊使用者超1800萬人,憑藉同城快送任何物品,深受當地人歡迎。同時還有悟空外賣、德國的Deliveroo等等。

其次是沙烏地阿拉伯充滿了吸引力。能把這些外賣平台聚在這裡的原因也很簡單,政策好,需求大。

沙烏地阿拉伯為了減少石油依賴,推出“2030願景”促進經濟,並為此出台了系列優惠政策吸引外資,如稅收減免、土地優惠等等。

同時,據仇廣宇(美團境外業務負責人)分享,沙烏地阿拉伯外賣市場將保持不低於20%的年增長率,得益於大量精通技術的年輕人口、加快的城市化處理程序,以及市民對便捷服務需求的增加。

以一組資料解釋,沙烏地阿拉伯首都第一大城市利雅德,其人口超過780萬,超過香港。其人均GDP 3.2萬美元——作為對比,2024年北京人均GDP剛過3萬美元。

相似的情況是,廣發證券研報指出,中東地區外賣市場由多家本土及國際玩家共同組成,Talabat、Jahez、Hunger Station是主要本土外賣平台。其中,沙烏地阿拉伯的該行業頭部玩家是Hunger Station和Jahez,2023年,這兩大平台瓜分了沙烏地阿拉伯七成的外賣市場份額。

但美團的方法論依舊很有效。

一方面用大額的補貼吸引消費者,在沙烏地阿拉伯,KeeTa 表示計畫投資 10 億里亞爾(2.67 億美元)。KeeTa 在註冊時提供價值 100 沙烏地阿拉伯里亞爾(26.65 美元)的代金券,首次訂購可享受 50% 的折扣。

另一方面,是重點強調時效性。沙烏地阿拉伯當地人消費水平和收入比較高,帶動平台的每使用者平均收入在全球範圍內都屬於高位。但是,沙烏地阿拉伯市場外賣的配送費高以及配送延遲,一直為消費者所詬病。

為此,KeeTa為平台上90%以上的餐廳提供了免費配送服務。其次,配送延遲是另一個常見問題,“我們利用先進技術改善準時配送率,如果配送延遲超過15分鐘就會提供補償”。

這都是沙烏地阿拉伯本地外賣平台過去從沒提供的體驗,前三名 Hunger Station、Jahez、Careem 此前佔據約八成的市場份額,配送費每單要15-20沙烏地阿拉伯里亞爾,差不多三四十元人民幣,配送還經常延遲。

去年10月才在沙烏地阿拉伯推出的KeeTa,已經佔據了沙烏地阿拉伯外賣餐飲配送市場10%的訂單,成為當地第三大外賣平台。

此外,KeeTa在沙烏地阿拉伯想要做得更多。

過去兩年,前往沙烏地阿拉伯的中國人迅速增長,中餐館也隨之增加,讓美團看到了沙烏地阿拉伯本地生活的機會。對此,美團閃購、小象超市都派出團隊前往沙烏地阿拉伯,為 KeeTa 籌建新供給,以提升頻次,它們將在今年一、二季度相繼上線。

看似是一種“降維打擊”,但隱藏在KeeTa背後的挑戰卻無法忽視,比如說補貼和折扣不可能一直在,KeeTa遲早要和其他平台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以及為了配送的效率,KeeTa是真心白銀的投入,更快的配送速度是龐大的騎手隊伍。

而且這麼說吧,Deliveroo退出香港市場的重要原因是盈利壓力,據透露,在2024年,Deliveroo香港市場約佔全球總交易額的5%,該市場經調整的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之盈利(adjusted EBITDA)仍是負數。

前提還是,據Measurable AI統計,Keeta在香港的全年平均訂單價值(AOV)約為102港元,而其競爭對手的平均訂單價值通常在170至180港元。

即便,基於美團在國內的體量,“出海”收入對公司整體財務影響不大,但國際化已經是美團最後的“希望”之一,KeeTa 在利雅德的工作人員也表示,公司意識到“先增長後盈利”的做法不能成為一項長期的全球戰略。


3 寫在最後

據晚點報導,仇廣宇在內部採訪時談及了“我們靠什麼贏”。

“產品技術能力,更高效派單、更精確測算配送時長;營運和銷售管理方法,“早啟動,晚總結”,快速改進使用者體驗;關注客戶,當海外還在從 0 到 1 的階段,要更敏捷地發現使用者的問題,像當地人一樣生活,“live like locals”。

無論是在香港推出“一人飯堂”專區,把當地外賣訂單量拉升了一倍。是為解決當地外賣延時的特點,KeeTa在沙烏地阿拉伯對騎手管理給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及在特定區域投放更多騎手,讓大多數訂單都能在KeeTa 系統預估的時間內送達。

整體看下來,KeeTa目前在海外做得還不錯。 (伯虎財經)


最近長文
關於鉅亨號
「鉅亨號」是《Anue鉅亨網》以AI 大數據和推薦引擎所推出具影響力的自媒體社群平台,從投資理財為主題擴展到金融財經、房地產、汽車、數位虛擬貨幣、影音視頻及Podcast的數位生活圈。讀者可透過一面牆及個人化功能關注一天的大小事;對創作者而言更是一個直接能與1,000萬用戶互動的舞台。
最好用的投資平台,幫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標的
看真實的投資分享文章,跟隨達人腳步取得最佳利益
多元投資社群平台,掌握最新市場動態熱門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