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升溫,美市場資本大幅撤離
川普準備將貿易戰升級到一個全新的水平,這可能引發更大規模報復的風險



全球貿易壁壘正以幾十年來最快的速度上升。美國總統川普不斷實施大規模的新關稅政策,這些政策已在歐洲、中國和加拿大引發一系列針對數以百計美國商品的報復性措施。川普政府早在2月就放話稱,要在4月2日實施所謂的對等關稅。川普還將這一天稱為美國的“解放日”。他考慮採用兩步走的方式實施對等關稅措施,在對貿易夥伴發起調查的同時,利用緊急權力先行徵收關稅。


美國貿易政策更具破壞性的風險不斷增加,給全球資本越來越清晰的訊號。攝/金焱


隨著4月2日、美國正式啟動“對等關稅”的日子越來越近,美國貿易政策更具破壞性的風險不斷增加,給全球資本越來越清晰的訊號,早期對川普重新掌權將利多資本市場的願望和他所謂的“黃金時代”一樣,都是空中樓閣。全球投資者的困惑和不安已經從情緒轉為現實行動。

在美股經歷了三周左右狂風暴雨般的下跌後,美股最糟糕的低迷時期還未過去。標普指數市值蒸發了4兆美元。當地時間3月26日白宮確認將公佈新汽車關稅後,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分別收跌1.12%和2.04%,均跌離3月5日以來高位。小盤股指羅素2000收跌1.03%,兩連跌,納斯達克100指數收跌1.83%,衡量納斯達克100中科技股表現的納斯達克科技市值加權指數(NDXTMC)收跌2.79%。美國科技股七巨頭(Magnificent 7)指數收跌2.81%,“川普關稅輸家”指數收跌1.16%。

當地時間3月26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簽署行政令,宣佈對所有進口汽車徵收25%關稅。相關措施將於4月2日生效。川普稱,汽車關稅將會是永久的。他表示,如果在美國製造汽車,則無需繳納關稅。當天,白宮發言人哈里森·菲爾茲表示,25%關稅的措施將適用於進口乘用車和輕型卡車,以及關鍵汽車零部件(發動機、變速箱、動力總成零部件和電氣元件),必要時可增加對其他零部件的關稅。

菲爾茲表示,在商務部長與海關和邊境保護局協商之前,符合“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美墨加協定”)的汽車零部件將繼續免徵關稅。

26日加拿大總理卡尼表示,加拿大將很快對美國新加征的汽車關稅作出反應,並可能採取報復性關稅。卡尼說,他確信很快就會與川普通話。卡尼說,川普宣佈的汽車關稅是對加拿大工人的直接攻擊。

在4月2日新關稅實施前,目前美國的加權平均關稅稅率已經進一步上升至 9.1%。川普準備將貿易戰升級到一個全新的水平,這可能引發更大規模報復的風險。瑞士洛桑國際管理髮展學院(IMD)商學院地緣政治與戰略學教授西蒙•埃弗內特(Simon Evenett)對《財經》 表示,人們可能忽略的一個問題是,美國的進口稅本來就很高。4月2日即將成為世界貿易的重要日子,川普會實施“對等關稅”即所謂的“互惠關稅”。如果仔細看世界貿易組織(WTO)公佈的美國官方關稅概況會發現,在貿易政策領域,15%或更高的進口稅被稱為“關稅高峰”。在 WTO 列出的產品組中,只有3 個產品組沒有達到關稅高峰。在所有其他產品組中,比如橡膠、皮革和鞋類的最高關稅為 56%。美國農產品的進口關稅高峰比製成品高。美國對飲料和菸草徵收的最高進口稅為 350%。在上一次全球貿易談判中,美國不得不花費外交資本將這些最高進口稅保持在如此高水平——幾乎可以肯定的是,美國會提出降低其他商品的關稅。簡而言之,這一策略是拆東牆補西牆。

大多數美國商界人士對《財經》抱怨說,被美國視為重要貿易策略的“對等關稅”,細節卻並不完全清楚。最新消息稱,美國可能不會解釋所有的非關稅壁壘,對非關稅壁壘的決定將視具體情況而定。資本對川普反覆無常的貿易政策只有選擇遠離。

3月機構投資者正以有史以來最快的速度從美國股市撤資。圍繞全球貿易戰經濟影響的擔憂進一步削弱了美國股市的流動性,加劇大盤波動。低流動性會推高交易員的投資組合避險成本,同時擴大買入價和賣出價之間的價差。在更廣泛的市場中,如果投資者無法在理想價位出售股票,迫使他們接受更糟糕的價格,可能會放大股市跌勢。

德意志銀行彙編的資料顯示,以最活躍合約衡量的標普500指數期貨的流動性處於兩年低點。與此同時,花旗集團的流動性指數五日移動均線也徘徊在兩年低點附近。多年來美股流動性一直在下降,這兩項廣受關注的流動性指標表明,關稅擔憂帶來了全新的問題 。總部位於拉斯維加斯的Bright Trading首席營運官羅布·弗裡森(Rob Friesen)稱,關稅擔憂加劇了個股波動,因此每當波動率飆升時演算法交易啟動後,都會感覺自己被碾壓了。

高盛首席經濟學家揚·哈丘斯最近將今年美國的經濟增長預期從2.4%大幅下調至1.7%。他表示,下調經濟增長預期的原因是對貿易政策的前景變得悲觀。摩根大通首席全球經濟學家布魯斯·卡斯曼表示對美國經濟高度擔憂,預計今年美國經濟衰退的機率約為40%,明顯高於年初預測的30%。前美國財長薩默斯本月表示,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已經接近50%,並指出,今年年初幾乎沒有人認為衰退有實質性的可能性。

不僅是美國。歐洲資產管理公司也忙於更新其在美國的投資的框架,並加快分析政策變化對市場的影響。日前,丹麥養老基金Akademiker Pension宣佈將特斯拉列入投資黑名單。該基金目前管理著超過200億美元的資產,且正在拋售其持有的剩餘200股特斯拉股票。該機構此前一度持有約4500萬美元特斯拉股票。該公司剛剛將道富環球投資管理公司從31億美元的配額中剔除。法國興業銀行美股策略主管卡布拉(Manish Kabra)表示:“市場越來越關注川普政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關稅措施和政府效率部門的裁員都在加劇不確定性。”

雖然資料提供商VandaTrack稱,2025年散戶投資者對美國股票和ETF的淨流入已達670億美元,僅略低於2024年四季度的710億美元。但這並不是一個好現象。個人投資者廣泛使用的平台盈透證券 (Interactive Brokers) 的首席市場策略師史蒂夫·索斯尼克(Steve Sosnick)表示:“在過去五年中的四年裡,買入下跌基本上是一種萬無一失的策略,長期以來效果顯著的做法會讓人習慣性地堅持下去。”但通常看法是,散戶大舉進入而機構投資大舉撤出通常是蕭條的前奏。

一些經濟學家和歷史學家表示,近期的一系列舉措表明,全球可能正走向1930年的美國《斯姆特-霍利關稅法》(Smoot-Hawley Tariff Act)以來規模最大、範圍最廣的保護主義活動激增時代。該法曾引發了一場全球性貿易倒退,當時各國紛紛豎起關稅壁壘,這一貿易倒退一直持續到二戰結束後。經濟學家認為,世界不會走向類似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也不會重演那個十年全球貿易崩潰的局面。全球平均關稅稅率仍遠低於20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


全球可能正走向1930年的美國《斯姆特-霍利關稅法》(Smoot-Hawley Tariff Act)以來規模最大、範圍最廣的保護主義活動激增時代。攝/金焱


與此同時,機構投資者對歐元區股票的組態比例達到三年多以來的最高水平。根據美銀證券近日發佈的亞洲基金經理調查報告,從資產組態偏好來看,中國市場躍升至亞洲第二,50%的機構投資者開始建倉中國資產。高盛稱,在今年中國股市上漲約20%之後,預計還會有更多基本面驅動的上漲,不過重申牛市可能因事件風險和獲利回吐壓力而放緩。大多數投資者認可中國人工智慧敘事是遊戲規則改變者,儘管對於人工智慧潛在獲益的問題和爭論已經浮出水面。預計人工智慧的廣泛應用將會在未來十年每年提升中國每股收益2.5%,並帶來潛在的超過2000億美元的投資組合資金流入。全球基金有動力重返中國,但美國政策風險仍是掣肘。 (財經雜誌)


最近長文
關於鉅亨號
「鉅亨號」是《Anue鉅亨網》以AI 大數據和推薦引擎所推出具影響力的自媒體社群平台,從投資理財為主題擴展到金融財經、房地產、汽車、數位虛擬貨幣、影音視頻及Podcast的數位生活圈。讀者可透過一面牆及個人化功能關注一天的大小事;對創作者而言更是一個直接能與1,000萬用戶互動的舞台。
最好用的投資平台,幫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標的
看真實的投資分享文章,跟隨達人腳步取得最佳利益
多元投資社群平台,掌握最新市場動態熱門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