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支付大調整!美元跌至48%,歐元升至22%,人民幣呢?

全球貨幣支付正在迎來大調整,聯準會遲遲不願降息,美元高息的吸引力仍然在發揮作用,但美國不斷上漲的債務重擔,正在反噬美元貨幣體系,非美貨幣也在一場全球貨幣戰爭中悄然發生著變化。



SWIFT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發佈了今年2月的全球貨幣支付排名,以及各國貨幣的具體支付份額,其中美元相比上個月下降1.2個百分點。

根據SWIFT公佈的資料,美元的貨幣支付佔比達到48.9%,環比下降。雖然美元支付份額在下降,但是高達48%的份額依然是首屈一指,世界第一大貨幣的地位根基牢固。

3月份聯準會再度宣佈維持原有利率,表示不降息,而一再勸告聯準會降息的懂王掀起關稅戰,在全球範圍內挑起貿易保護主義的大旗,有華爾街金融機構認為這是在刻意製造一場大衰退,逼迫聯準會降息。

事實上,聯準會年內必然降息,現在不降息實屬硬扛,為了形成與非美貨幣之間的巨大利差,吸引國際資本繼續流向美國,聯準會即使出現了連續兩年的虧損也還在苦苦支撐,本質上還是為了維護美元霸權地位。

歐元在今年2月的國際支付比例為22.2%,相較上月有所增長,是全球第二大貨幣。然而,在俄烏衝突之前,歐元的支付比例一度與美元旗鼓相當,如今暴跌至美元的一半,3年地緣衝突,歐洲損失慘重,歐元匯率暴跌,資本大量外流。

精準收割歐元的正是美元,歐元在過去3年失去的份額幾乎都被美元蠶食殆盡,至此,歐元已經失去了可以和美元抗衡的底氣,歐盟經濟也跌到谷底,甚至連戰後上桌的資格都沒有。

英鎊、日元的支付比例分別為:6.8%、3.6%,分別排名全球第三、第五。如果說歐元是“千年老二”,英鎊就是“千年老三”,不過英鎊老三的位置大機率不長久,而日元在全球第四與第五之間長期徘徊,其經濟潛力註定很難有大的提升空間。

根據SWIFT公佈的資料,今年2月,人民幣在國際支付市場的比例達到4.33%,環比增長0.5個百分點,是全球第四大貨幣,繼續壓過日元。



中國GDP早已達到美國的70%,而且中國還是世界最大貿易國,製造業規模長期保持世界首位,按理說人民幣的支付比例應該不低,但目前資料為4.33%,不及美元10%,這又是什麼原因?

首先,這個資料是SWIFT系統公佈的,該系統主要是以美元為主的國際銀行之間的支付交易的報文系統,而SWIFT也是美元霸權控制下制裁他國的“金融核彈”,並不能完全說明人民幣真實的支付比例。

其次,中國的進出口貿易不完全通過SWIFT報文系統,中國有自己組建的人民幣跨境支付交易系統(CIPS)。根據跨境清算公司的資料,2024年CIPS處理的跨境人民幣支付金額達到175兆元,暴增40%以上,截至2024年底,CIPS累計處理支付業務金額達到600兆元。

目前CIPS業務覆蓋全球185個國家和地區的4800多家銀行機構,其中超過4000家都是外資銀行,近幾年CIPS的業務筆數和金額的複合增長率都達到30%以上。

中國與部分國家的貿易並非只能通過美元交易,在進口石油、鐵礦石等大宗商品時也會用人民幣,而中國已經與不少國家達成貨幣互換協議,很多時候都是繞開美元進行交易。

所以,人民幣的真實支付比例是多少,目前尚無確切資料,但至少要高於SWIFT公佈的數字。

與此同時,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項目(mBridge)也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新的想像,該項目由香港金管局、中國央行、阿聯央行、泰國央行和國際清算銀行聯合成立,觀察成員國達到26個,包括韓國、法國、馬來西亞等國家。

數字貨幣橋是一個全新的交易系統,與SWIFT不同,不通過第三方中介,實現“去中心化”,交易只需幾分鐘,一筆支付業務最快只需要不到10秒,而通過第三方代理行處理交易至少有3天的延遲,使用數字貨幣橋將大大縮短跨境交易的成本和時間,對SWIFT實際上是一種降維打擊。 (簡易財經live)


最近長文
關於鉅亨號
「鉅亨號」是《Anue鉅亨網》以AI 大數據和推薦引擎所推出具影響力的自媒體社群平台,從投資理財為主題擴展到金融財經、房地產、汽車、數位虛擬貨幣、影音視頻及Podcast的數位生活圈。讀者可透過一面牆及個人化功能關注一天的大小事;對創作者而言更是一個直接能與1,000萬用戶互動的舞台。
最好用的投資平台,幫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標的
看真實的投資分享文章,跟隨達人腳步取得最佳利益
多元投資社群平台,掌握最新市場動態熱門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