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南華早報》3月27日報導,目前距離李嘉誠旗下的香港長江和記集團與美國貝萊德集團牽頭的財團簽署的兩座巴拿馬港口股權交易截止日期已經僅剩一周的時間,但該公司和香港特區政府之間的“博弈”仍在繼續。報導稱,目前長和集團和港府仍然在商討“合理的解決辦法”。
據消息人士26日透露,港府在3月4日意外得知長和集團將向美方出售其所有海外港口業務後,立即與該公司取得了聯絡。長和集團在公告中表示,將出售其在23個國家43個港口的199個泊位的權益,其中包括在巴拿馬運河兩端的港口營運權益,價值高達230億美元。長和集團預計將從這筆交易中獲得190億美元現金。
一位來自港府方面的消息人士表示:“雙方此後一直保持聯絡,試圖尋找一個合理的解決辦法。”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18日在行政會議會前接受記者採訪時則稱,社會對該事件的關切值得重視,港府已經要求外國政府為香港企業提供公平營商環境、反對使用脅迫手段。李家超最後表示:任何交易須符合法律法規要求,港府會依法依規處理。
此前,香港《大公報》已經三次刊發評論,批評長和集團的這筆交易將會損害國家利益。美國總統川普則對這筆交易大加讚揚,稱“美國正在奪回巴拿馬運河”。
有法律和政治界的分析人士表示,長和集團陷入了一種自己造成的兩難境地,在當前的國際局勢大背景下,無論選擇退出交易還是繼續推進交易,都無法全身而退。
根據長和集團和貝萊德集團在3月4日的聯合公告中的資訊,這筆交易將在巴拿馬政府確認擬定的買賣條款後執行。長和集團同一天向港交所提交的檔案則顯示,“交易的完成將取決於一些條件的滿足,包括法律和監管的同意與批准、不存在非法性或法律禁止、獲得公司股東的必要批准,以及在最終檔案中商定的其他適當和慣常條件”。
一位專門從事商業交易的律師表示,常見的買賣協議通常會包含違約條款,以明確違約方的責任和義務以及非違約方的補救措施。這或許為以合理方式終止交易提供了一些可供協商和操作的空間。還有專業人士表示,如果確認涉及非法行為,政府也可以介入並叫停交易。
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也表示:如果長和集團繼續推進交易,中國方面肯定會不滿,不過目前還無法確認中方會採取具體怎樣的措施;但如果叫停交易,川普方面也肯定會報復。
3月27日,在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就長江和記集團出售海外港口一事提問。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表示,有關具體的情況,建議向中方的主管部門詢問。“作為原則,我想強調,中方一貫堅決反對利用經濟脅迫、霸道霸凌侵犯損害他國的正當權益的相關行為。”郭嘉昆說。 (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