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揭示了埃及新首都的巨大規模


攝影:Johan Blasberg


在開羅以東45公里的荒漠中,埃及新行政首都正拔地而起。這座規劃佔地700平方公里的新城,承載著埃及政府緩解開羅人口壓力、重塑國家形象的雄心,卻也因設計理念與社會現實的割裂引發諸多爭議。

攝影師約翰·布拉斯伯格(Johan Blasberg)用鏡頭記錄下了這座城市的超現實圖景——空曠的儀式性空間、高聳的現代主義建築,以及隱藏在宏偉藍圖背後的政治隱喻。


攝影:Johan Blasberg


攝影:Johan Blasberg


作為埃及“2030願景”的核心項目,新行政首都自2015年啟動以來,已建成總統府、議會大廈、非洲最大清真寺、非洲第一高樓等標誌性建築。


攝影:Johan Blasberg


攝影:Johan Blasberg


城市以一條數公里長的中軸線為骨架,南端矗立著可容納數萬人的大清真寺,北側則延伸至佔地廣闊的人民公園與總統府建築群。軸線中央的巨型廣場被現代主義風格的門廊環繞,議會大廈的三尖形設計直接俯瞰這一核心區域,參議院則隱於其後。


攝影:Johan Blasberg


攝影:Johan Blasberg


然而,這座計畫容納600萬人口的城市,卻因“非人性化”的設計飽受質疑,城市的設計尤為不適合步行。攝影師約翰·布拉斯伯格在探訪時感嘆:“步行幾乎是一種折磨,缺乏遮蔭的設計在日均35℃的高溫下堪稱荒謬。”從人民公園一端步行至另一端需耗時近一小時,空曠的尺度讓人倍感渺小。


攝影:Johan Blasberg


攝影:Johan Blasberg


新首都金融區內,非洲第一高樓“標誌塔”(Iconic Tower)與9.3萬座位的體育場彰顯著經濟雄心;新城中的建築,其巨型混凝土結構、銳利的幾何線條與宗教符號的結合,被布拉斯伯格概括為“新法老主義與未來主義的混搭”。他描述道:“建築散發著野獸派的力量感,宛如科幻電影《沙丘》中的場景。”

這種風格既呼應了埃及歷史中的集權傳統,又試圖通過現代技術展現國家崛起的姿態,但過度的象徵性卻讓空間顯得冰冷而疏離。


攝影:Johan Blasberg


攝影:Johan Blasberg


截止目前,儘管主要政府建築已竣工,新行政首都仍是一座“半空之城”。金融區入駐率低,住宅項目多為富人群體制訂,普通市民的遷移意願尚未被激發。這座耗資數百億美元的新都,要真正替代開羅成為國家心臟,仍需較長時日。 (GA環球建築)


攝影:Johan Blasberg


最近長文
關於鉅亨號
「鉅亨號」是《Anue鉅亨網》以AI 大數據和推薦引擎所推出具影響力的自媒體社群平台,從投資理財為主題擴展到金融財經、房地產、汽車、數位虛擬貨幣、影音視頻及Podcast的數位生活圈。讀者可透過一面牆及個人化功能關注一天的大小事;對創作者而言更是一個直接能與1,000萬用戶互動的舞台。
最好用的投資平台,幫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標的
看真實的投資分享文章,跟隨達人腳步取得最佳利益
多元投資社群平台,掌握最新市場動態熱門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