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李斌:沒想到歐洲人辦事這麼慢,讓我們交了大量學費!

導語

全球化不是選擇題,而是生存題。

在3月25日北京的小型溝通會上,蔚來創始人李斌向在場媒體坦言:"我們在歐洲建換電站審批要10個月,德國人慢得讓我懷疑人生。"


這番自嘲背後,藏著中國新能源車企出海最真實的學費單——用3年時間、數億歐元代價,撕開歐洲市場的鐵幕。


01

挪威試水:一場美麗的誤會

2021年9月奧斯陸街頭的蔚來中心開業時,李斌或許被北歐的掌聲迷惑了雙眼。

這個人均GDP超8萬美元的冰雪國度,以57%的新能源車滲透率(中國為26%)、全免購置稅的政策,讓蔚來ES8首月斬獲200台訂單。

挪威公路管理局資料顯示,蔚來當年註冊量衝進電動車前五,市佔率達3.2%。

"遠端招聘慕尼黑團隊,把車從合肥運到卑爾根,三個月鋪開銷售網路。"李斌向《財經》復盤時承認,這種"閃電戰"策略埋下隱患。


挪威雖處歐洲,卻是非歐盟國家,其電力網路獨立於歐洲大陸(230V/50Hz vs 歐盟400V/50Hz),導致充電樁適配成本增加15%。

更致命的是,挪威政府要求換電站必須通過NEMKO認證,僅電磁相容測試就耗去173天,遠超中國市場的45天。

這種認知錯位在2022年達到頂峰。當蔚來宣佈進軍德國時,慕尼黑市政廳要求換電站必須滿足DIN EN 50620標準,選址需距居民區300米以上。

對位元斯拉柏林工廠拿地僅用89天的"超國民待遇",蔚來首座換電站從申請到投運耗時11個月,建設成本飆升至82萬歐元(中國為35萬美元)。



02

歐洲困局:當效率遇上官僚主義

"在柏林,光等電纜鋪設許可就耗掉半年。"蔚來歐洲總裁張暉向《第一財經》展示的工作日誌顯示,2023年公司在歐洲提交的127項基建申請中,平均審批周期達9.2個月。

這與大眾ID.系列享受的"綠色通道"形成鮮明對比——據德國經濟部檔案,大眾充電樁項目平均審批時間僅為2.3個月。


這種效率剪刀差直接反映在財務報表上。

蔚來2024年Q1歐洲業務營運虧損同比擴大47%,單座換電站年均收入僅19萬歐元,不及中國市場的1/3。

諮詢公司Roland Berger測算,蔚來在歐洲的單車銷售成本高達5.8萬歐元,比國內高出74%,其中36%來自合規性支出。

更深層的衝突在於商業邏輯。歐洲汽車零售業協會資料顯示,德國74%的汽車通過經銷商銷售,而蔚來堅持的直營模式需自建倉儲體系。

當慕尼黑倉庫租金漲至每平米28歐元/月(上海為4.2歐元),李斌不得不將備件庫存壓縮40%,導致客戶平均維修等待時間延長至11天。


03

成本革命:從揮金如土到分毫必爭

"去年我們收到6000條降本建議,連辦公用紙都改成了再生材料。"李斌舉起立訊精密王來春送的銅製挖礦模型,這是"Cost Mining"計畫的圖騰。

借鑑代工巨頭的摳門哲學,蔚來將成本控制拆解到毛細血管:

研發端:自研神璣晶片替代輝達方案,單車節省1.2萬元

製造端:合肥工廠引入AI質檢,缺陷率下降0.7個百分點

營運端:把使用者見面會搬進自建會議室,單場活動成本從80萬砍至12萬。


這種精打細算在供應鏈尤為明顯。

當寧德時代電池模組交貨周期延長至32周,蔚來通過反向競標引入中創新航,將採購成本壓低9%。

更狠的是工時系統——工程師需按分鐘填報研發項目,李斌在內部信中直言:"填工時不認真的,就是在浪費股東的血汗錢。"


04

破局之道:本土化合作的二次革命

"在匈牙利找國家合作夥伴,初期投入只要杭州大廈店的1/20。"指著世界地圖上的25面小紅旗,李斌宣佈放棄歐洲直營模式。

這種"一國一策"戰略的核心是:

資源嫁接:義大利與菲亞特合作,共享其1200家服務網點

合規借力:法國選擇雷諾旗下Mobilize承擔資料合規

輕資產營運:荷蘭採用"訂單生產"模式,庫存周轉率提升3倍


諮詢公司麥肯錫的資料印證了這種轉變的價值:採用合作夥伴模式的新興市場,品牌進入周期縮短60%,初期投資降低75%。

正如李斌在溝通會尾聲的感慨:"全球化不是複製貼上,而是不斷打破認知繭房的過程。"

結語:

"所有偉大的企業,都是冬天的孩子。"管理學家赫爾曼·西蒙的論斷,恰似蔚來出海歷程的註腳。

當李斌把慕尼黑市政廳的審批檔案裱進相框,這位曾創造易車上市神話的連續創業者,正在用最昂貴的學費撰寫中國車企全球化新範本。

或許正如他在北大演講時所說:"穿過暴風雨的船,永遠不會是原來的那條。"

在新能源的深水區,這場自我革命才剛剛開始。 (全球創投家)


最近長文
關於鉅亨號
「鉅亨號」是《Anue鉅亨網》以AI 大數據和推薦引擎所推出具影響力的自媒體社群平台,從投資理財為主題擴展到金融財經、房地產、汽車、數位虛擬貨幣、影音視頻及Podcast的數位生活圈。讀者可透過一面牆及個人化功能關注一天的大小事;對創作者而言更是一個直接能與1,000萬用戶互動的舞台。
最好用的投資平台,幫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標的
看真實的投資分享文章,跟隨達人腳步取得最佳利益
多元投資社群平台,掌握最新市場動態熱門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