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州或4月1日起實施全年加密貨幣挖礦禁令
根據Cryptonews引援俄羅斯《生意人報》報導,俄羅斯最大的比特幣挖礦地區伊爾庫茨克州可能從4月1日起全年禁止所有加密貨幣挖礦活動。該禁令將僅適用於西伯利亞伊爾庫茨克州南部地區,但可能會持續到2031年年中。
與克里姆林宮關係良好的媒體《生意人報》表示,消息人士透露,俄羅斯政府「可能最早於4月1日全面禁止伊爾庫茨克州南部的挖礦活動」。
作為俄羅斯首個比特幣挖礦中心,伊爾庫茨克州南部擁有多個大型挖礦中心,這些中心共同消耗約650兆瓦的電力。產業內部人士告訴該報,全面禁令將對這些中心造成極大問題。他們補充說,“如果實施禁令”,他們將無力採取行動,“因為難以連接到其他地區的網路”。許多鄰近地區也已實施冬季加密貨幣挖礦禁令,這可能使礦工別無選擇,只能搬遷。
隨著比特幣價格的飛漲,全球的挖礦活動迅速增加。俄羅斯作為全球重要的加密貨幣市場之一,其挖礦活動尤其活躍。因為俄羅斯的能源資源豐富和電力成本相對較低,使得該國成為挖礦的熱門地區。然而,隨著挖礦活動的增加,電網負擔逐漸加重,冬季甚至居民用電力受限,導致能源短缺問題日益嚴重。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俄羅斯政府才決定實施禁止挖礦的政策,尤其是在那些高耗能地區。
據悉,俄羅斯政府在製訂這項政策時,考慮了多個因素。首先,挖礦活動對電網的壓力是主要原因之一。近年來,隨著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價格的飆升,許多礦工湧入市場,導致電力需求急劇增加。而當地電力供應不足,使得政府不得不採取措施來避免電網崩潰。
其次,政府也關注到電費的公平性問題。根據俄羅斯現行的「區域間交叉補貼」制度,部分地區的低電費由其他地區的用戶承擔,這造成了電費支付的不平等現象。同時一些電費過低地區吸引了大量礦工,結果導致電力供應的嚴重不平衡。政府希望透過限制挖礦,改善這種狀況,進而提升不同區域的經濟公平性。(Minima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