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1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歐洲議會發表講話,對美國關稅威脅“放狠話”。她誓言將對美國即將生效的25%汽車關稅和“對等關稅”實施“強有力的報復”,包括打擊美國大型科技公司等服務業出口,同時歐盟將從“實力地位”出發與美國談判。
據歐盟網站發佈新聞稿,在當天的講話中,馮德萊恩重點談論了美國關稅問題。
“讓我明確一點:這場對抗不是歐洲挑起的。我們認為這是錯誤的。”馮德萊恩開門見山,強調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單一市場,歐盟有能力予以應對。她指出:“我們有談判的實力。我們有能力反擊……我們並不一定要報復,但我們有一個強有力的計畫,在必要時進行報復。”
據馮德萊恩介紹,到目前為止,川普政府已宣佈對進口鋼鐵、鋁、汽車和汽車零部件加征25%的關稅。下一個面臨關稅的行業將是半導體、製藥和木材。當地時間2日,預計美國總統川普會宣佈所謂“對等關稅”,將立即適用於世界上幾乎所有商品和許多國家。
她對美國好言相勸,稱全面徵收關稅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關稅將由美國人民支付,只會加劇通貨膨脹……這將導致就業崗位流失,創造一個“官僚主義的新海關程序怪物”。
值得注意的是,馮德萊恩在講話中再次提出與美國合作,共同應對“產能過剩、失衡、不公平補貼、拒絕市場准入、智慧財產權盜竊”等問題。她說:“我聽到美國人說,有些人利用了這些規則。我同意。我們也深受其苦。所以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英國《金融時報》稱,馮德萊恩雖未直接點名,但此處明顯針對中國,提議美歐合作向中國施壓。
隨後,馮德萊恩向美國表態稱,歐盟將以“實力地位”(a position of strength)出發與美國談判,同時準備好對美國關稅堅決反制。她喊話道:“歐洲手裡有很多牌。從貿易到技術再到市場規模。這種力量建立在我們準備採取堅決反制措施的基礎上。所有手段都擺在桌面上。”
川普自上任以來顛覆了跨大西洋關係80年來確定的局面,多次敲打歐盟,並威脅從2日開始對全球商品徵收“對等關稅”。此前,川普政府已經宣佈對進口鋼鐵、鋁、汽車加征關稅。
彭博社此前報導稱,歐盟已與美國展開談判,但進展甚微,幾乎無力阻止美國徵收關稅。
據報導,川普威脅徵收的對等關稅,可能會影響歐盟出口到美國的全部或大部分商品。在美歐談判中,增值稅、數字稅以及歐盟的多項法規和食品標準等非關稅問題佔據了突出地位,因為川普政府將此視作歐盟設定的“不公平壁壘”。作為妥協,歐盟還提出了增加美國液化天然氣和國防相關採購的可能性。
歐盟一直強調,儘管歐盟對美國有商品貿易順差,但成員國進口了大量美國科技服務,包括電子商務、社交媒體和網際網路搜尋引擎。歐洲新聞網援引資料稱,2023年,歐盟對美國的商品貿易順差為1566億歐元,但服務貿易逆差為1086億歐元。
截至目前,歐盟尚未公佈對美反制措施的細節。《金融時報》指出,歐盟有能力打擊美國服務出口,這可能包括暫停部分智慧財產權和將公司排除在公共採購合同之外,減少美國金融服務公司進入其市場的管道。此前有消息稱,歐盟委員會將很快根據《數字市場法》對蘋果和Meta處以罰款。
面對川普的關稅威脅,馮德萊恩及其他歐盟官員已經多次承諾將予以反制。
但據彭博社日前報導,有消息稱,歐盟願意做出讓步,以說服美國取消部分即將對歐盟上調的關稅。據透露,歐盟委員會開始為潛在協議制定一份“條款清單”。該清單將列出歐盟可妥協的談判領域,包括降低自身對美關稅、承諾與美國相互投資,以及放寬針對美企的法規和標準。 (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