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10年老兵離職收3筆巨款!任正非:華為文化「洗腦」最厲害的,是離職員工


01 「離職界」的下限、沒下限和上限

在很多公司,員工離職,人走茶涼,甚至人未走茶已涼。

大一點的公司,按規矩來,即使本該屬於你的年終獎,但只要你發獎金前離職,也不會給你一分錢,這屬於常規操作,願打願挨,好合好散。

但也有很多公司,巴不得員工個個都是自己主動離職,公司不用多花一毛錢,就可以完成員工辭退、老員工淘汰、員工優化。

還記得我在國內某大型國企的地方分公司,因為父親病重不得不在一月份離職,結果,上一年的年終獎,一分錢沒有。雖然離職時總經理面談時也提醒過我,但情勢所逼,不得不放棄,最後公司依規則補發了當年的13薪。

當然,這還是國企大廠,屬於堅守底線的規範操作,無可指摘。

一年後,當家父病情緩解,我到了另一家國內大型知名民企的地方公司,結果沒過幾個月,該公司項目變更,為了逼走原團隊,就地拉上來一裙帶副總,然後開始無所不用其極,只為讓員工自動離職。

這是沒下限的離職。

一度以為,國內企業界的員工離職現象,大多無非就是有下限和沒下限這兩種情況了。

後來,當我關注並研究華為文化時,才發現,原來員工離職時的遭遇和待遇,竟然也還有華為這樣的天花板。

在華為,關於員工離職,有稱之為離職文化,也有稱離職關懷,還有叫離職激勵的,雖然表達不同,但無一不顯示出國內企業界的上限。

02 華為離職時的3筆巨款

一位奮鬥了近10年的華為老兵,在華為積累完成了自己結婚、生子、買房安家等物質基礎,出於個人原因,選擇了離開華為。

華為對確定離開的員工,流程辦理高效,很快,這位老員工發現,離職還能有這麼多錢!

1.雖然是主動提離職,但仍有N+1賠償,近十年的華為工作經歷,也算一筆小巨款了(一個月大幾萬,乘以11個月,少說也幾十萬了);

2、五月離職,華為七月發上年的年終獎,當直接上級來電溝通年終獎金額的時候,老員工再一次被華為「絕不讓奮鬥者吃虧」的文化感動了;

3、作為工作近十年的華為老兵,也持有一筆不小的華為股票,華為按最新的股票價格回購了該老員工的全部股票,這又是一筆巨款,並且到帳速度賊快。

華為人離職時的這3筆錢,只要是有一定工作年限的,那一定是鉅款了。

不只是錢的方面,在這位老員工發完離職交接郵件後,他就收到了產品線總裁的直接郵件回覆,感謝他這些年的貢獻和付出!

然後,還有各種老領導、老同事的各種祝福,各種聚餐…

多年後,已創業多年的這位華為老兵,在和多位華為老同事聊天的時候回憶稱:曾經有那麼一刻,當時真想去申請撤回自己的離職電子流。

最後,這位老員工影印了許多自己華為工卡的影印件,離開了華為,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這就是華為的離職文化,更是離職激勵。

03 華為文化在離職員工中,洗腦最成功

任正非說:「外面離職的華為員工已經比在職員工多!」這是任正非在記者採訪中的公開發言。

都知道華為從1987年創立至今,還沒有經歷過大規模的裁員。

今天的華為,全球員工總數超20萬人,按任正非「外面離職的比在職的多」的說法,那就是從華為出來的人,也有20多萬人了。

我們見過了太多企業,員工離職後和老東家鬧得雞飛狗跳甚至對簿公堂,但是,我們卻很少見到,華為離職員工說自己老東家的不好(當然也有個別走了極端的,比如“251”、“魏某政”,其實明白人都知道,公道自在人心)。

如果說在職員工不敢說、不會說、不能說公司的不好,那麼離職員工對老東家的評價,應該是最具說服力的了。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組織與人力資源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吳春波教授就曾配合華為總部人力資源部做過一個調查,訪談了很多離職華為員工,結果發現,沒有一個人罵任正非,沒有一個人罵公司。

外界有人說,華為奮鬥者文化是對員工進行洗腦,對此,任正非有過回應。

任正非在一次內部講話中表示:華為公司的文化洗腦非常厲害!其實被洗得最厲害的,不是在座、在職的各位,在座的還能有本能的抵制。洗腦得最厲害的是離職員工,外面華為離職員工自發組織的協會有幾千人!

任正非調侃道:我們內部誰要能拉起幾千人組個團,可能就要被說是「野心家」了!

的確,這些從華為離開的幾十萬華為人,很少人說華為的不好。

相反,許多人自發組織了「華友會」、「華友板凳會」等形式,繼續傳承華為人的精神和文化。

歸根結底,每個人都不傻,但華為文化為何能「洗腦」成功?

正如任正非一句簡單的直白:你都對別人不好,別人憑什麼為你賣力呢?

或許,這就是任正非能將20萬人凝聚在一起的最淺顯的道理了。

如今,有許多企業爭相模仿學習華為的奮鬥者文化,但卻常抱怨說學不會。 (風起堂觀察)


最近長文
關於鉅亨號
「鉅亨號」是《Anue鉅亨網》以AI 大數據和推薦引擎所推出具影響力的自媒體社群平台,從投資理財為主題擴展到金融財經、房地產、汽車、數位虛擬貨幣、影音視頻及Podcast的數位生活圈。讀者可透過一面牆及個人化功能關注一天的大小事;對創作者而言更是一個直接能與1,000萬用戶互動的舞台。
最好用的投資平台,幫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標的
看真實的投資分享文章,跟隨達人腳步取得最佳利益
多元投資社群平台,掌握最新市場動態熱門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