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機構調研股名單出爐,機器人概念獲得重點關注。
央視新聞報導,當地時間4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宣佈對貿易夥伴徵收所謂的「對等關稅」措施。川普表示,他將簽署行政命令,對多國實施「對等關稅」。
該聲明稱,川普將對所有國家徵收10%的“基準關稅”,該關稅將於美國東部時間4月5日凌晨0時01分生效。此外,川普將對美國貿易逆差最大的國家徵收個性化的更高“對等關稅”,該關稅將於美國東部時間4月9日凌晨0時01分生效,所有其他國家將繼續遵守原有的10%關稅基準。該聲明還稱,川普擁有“修改權限”,可以視情況提高或降低關稅。
川普展示的圖表顯示,美國將對柬埔寨徵收49%的“對等關稅”,對中國實施34%的“對等關稅”,對歐盟實施20%的“對等關稅”,對巴西、英國實施10%的“對等關稅”,對瑞士實施31%的“對等關稅”,對印度實施26%的“對等關稅”,對瑞士實施31%的“對等關稅”,對印度實施26%的“對等關稅”,對瑞士實施31%的“對等關稅”,對印度實施26%的“對等關稅”,對瑞士實施31%的“韓國對等關稅”等關稅”,對泰國實施36%的“對等關稅”,萊索托、聖皮耶與密克隆群島均為50%。
有些商品將不受「對等關稅」的約束,其中包括已經受第232條關稅約束的鋼鋁製品、汽車和汽車零件、可能受未來第232條關稅約束的商品以及美國沒有的能源和其他某些礦物。此外,金條、銅、藥品、半導體和木材製品也不受「對等關稅」的約束。
川普表示,美國將計算對美國構成了極大威脅的國家的所有關稅、非關稅壁壘和其他形式的綜合稅率。關稅將不是完全對等的,美國將向這些國家收取大約一半的費用。
同時,川普宣佈對進口汽車加徵25%的關稅。川普表示,對汽車徵收的25%關稅將於4月3日生效。此前,川普曾於3月26日表示,汽車關稅將是永久的。他稱,如果在美國製造汽車,則無需繳納關稅。
昨日晚間,美股市場低開高走,道指開盤跌0.8%,收盤漲0.56%;納指開盤後一度跌超1.5%,收盤漲0.87%;標普500從跌超1%升至漲0.67%。
川普宣佈「對等關稅」時美股已收盤,美股指期貨集體跳水,截至發稿,標普500指數期貨下跌超3.5%,納斯達克100指數期貨下跌超4.5%,道指期貨跌逾2.5%。
美股大型科技股盤後大跌,蘋果一度下跌7.5%,特斯拉跌超7%,亞馬遜跌約6%,輝達跌超5%,其他還有微軟、META、網飛等盤後集體下挫。大型中概股同樣跌幅明顯,阿里巴巴、拼多多、京東集團、百度集團盤後最大跌幅均超過5%。
黃金不受「對等關稅」影響,在避險情緒影響下,國際金價再度走高,倫敦金現貨向上觸及3157.95美元/盎司,再創歷史新高,上漲約0.7%;COMEX黃金沖上3170美元/盎司。
近期,多家外資機構再度看多中國資產。德意志銀行集團私人銀行部首席投資官辦公室發佈研究報告指出,中國股市的估值與全球其他市場相比仍處在低位,預計海外長期資金流入市場將進一步支撐市場的反彈。
此前,高盛集團、花旗、摩根士丹利等外資大行紛紛發表報告,看好中國資產表現。
A股上市公司亦獲得海外機構密集調研。據證券時報·資料寶統計,3月以來,共有210家上市公司獲得海外機構關注,其中33股獲得超10家海外機構調研,瀾起科技、匯川技術、奧普特、埃斯頓、三花智控居前,海外機構調研家數均超過30家。
瀾起科技在機構調研活動中透露了公司產品未來的成長邏輯。公司表示,相較於DDR4世代,在DDR5世代,公司可提供的內存介面相關產品總價值量大幅提升。隨著記憶體互連領域新技術的發展,產業新增相關晶片的需求,包括MRCD/MDB、CKD晶片等,這些新產品的生態將在未來幾年逐步成熟,推動公司在記憶互連領域可觸及的市場規模進一步增加。
從業績來看,26隻海外機構調研股公佈了2024年度業績情況,按照年報、業績快報、預告淨利潤下限(無下限則取公告數值)順序計算,百利天恆、中微半導、英諾雷射扭虧為盈,東芯股份減虧,思特威-W、移遠通訊、匯頂科技等利潤同增長超過65%。
分行業來看,海外機構調研股主要集中在各大科技類股,超10家海外機構調研的33隻個股中,電子業個股數量最多,共有12隻;機械裝置、電腦業緊隨其後,分別有9隻、3隻;所屬上述3個行業的個股合計佔總數的七成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5隻海外機構調研家數超過30家的個股中,除瀾起科技外,4股均具有機器人概念:匯川技術、埃斯頓主營業務包括工業機器人,奧普特主營業務為機器視覺,三花智控對機器人機電執行器方面展開持續研究和產品開發工作。
匯川技術在機構調研中透露了工業機器人業務狀況。該公司表示,該公司的工業機器人產品在泛3C、太陽能、鋰電等行業實現了大量應用。無論是工業機器人應用比較成熟的汽車產業鏈,或是處於「機器替人」趨勢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鏈,都有著對工業機器人產品新增或替代的需求。
三花智控在調研中透露了仿生機器人產業佈局情況。公司表示,在仿生機器人領域,公司聚焦機電執行器,全方面配合客戶產品研發、試製、迭代並最終實現量產落地。目前,仿生機器人產業作為公司第三大核心戰略類股進行拓展。 (資料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