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關稅】這些賣家天塌了,美國關稅漲至54%


確定了!美國T86清關政策將於5月2日取消,全球對等關稅同步來襲!跨境電商的"寒冬"要來了?

美國時間4月2日,川普正式簽署行政令,宣佈從2025年5月2日美國東部時間凌晨12:01 開始,取消針對中國(含香港)低價值商品的T86免稅清關政策。

更令產業震驚的是,美國還同步推出了一系列關稅新政:首先,對所有國家進口商品統一徵收10%基礎關稅,立即生效且無過渡期;其次,中國商品在現有20%關稅基礎上額外加征34%特別關稅,疊加後綜合稅率高達54%;再加上之前上一任期的25%,整體稅率飆升至79%。

這一系列政策調整來得又快又狠,讓專注美國市場的跨境電商賣家直呼"天塌了"。有Temu商家表示,自己嘗試提高商品價格分攤給消費者後,銷量直線暴跌。不少美區的亞馬遜商家同樣表達了當下的壓力:"價格方面完全沒有競爭力"。

1. 免稅時代終結

實施六年的T86清關政策正式退出歷史舞台,這一變化在跨國電商產業引發強烈震動。

T86全名為"Type 86 ",又稱為"小額豁免政策",是美國海關針對低貨值(不超過800美元)商品設立的一種簡化清關模式。自2019年推出以來,該政策憑藉"簡化申報+免除關稅"的雙重優勢,成為中小跨境賣家拓展美國市場的關鍵助力。

過去十年間,T86清關模式創造了驚人的成長曲線。美國海關資料顯示,通過該管道入境的包裹數量從2015財年的1.39億件飆升至2023財年的10億件,2024財年更突破13.6億件大關。

其中,來自中國跨境電商平台的商品佔比高達三分之一,日均通關量長期維持在百萬件等級。這種爆發式增長背後,是無數中小賣家借助政策紅利打開美國市場的成功故事。

然而,隨著中國跨境電商以"極致性價比"策略橫掃美國市場,本土零售業壓力倍增。在此背景下,美國政府以"本土優先"為名,逐步收緊貿易政策。而如今,隨著新行政令的頒布,對美跨境電商紅利局面即將改變。

根據最新規定,自2025年5月2日起,所有價值不超過800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將不再享有免稅待遇。

更嚴格的是,郵政管道的小包商品將面臨新的徵稅標準:6月1日後,通過郵政網路寄送的相關包裹需繳納30%關稅或每件25美元(隨後增至50美元),取代先前的稅收政策。

同時新規也強化了監管要求:承運商必須向海關提交完整貨運資料,建立關稅保證金制度,接受更嚴格的通關審查。

政策變動在物流業掀起了一場"搶跑式"調整浪潮。在關稅新政正式生效前,敏銳的物流企業已掀起一輪緊急業務調整。

深圳駟運達國際物流率先按下暫停鍵,宣佈凍結3月29日後攬收的所有包裹;華東某頭部物流企業更以"未雨綢繆"之勢,提前7天全面暫停美國線路營運。這種近乎條件反射的避險動作,折射出產業對新政的深度焦慮。

新政落地後的過渡期,跨國美線小包市場陷入短暫失序。短短數日內,十余家主流物流商密集發佈緊急通告,不約而同祭出"雙重保障"措施:一方面加收每單50-100元不等的報關手續費,另一方面強制預收關稅保證金(比例高達貨值15%)。這種集體性調整將物流成本推高了20%-35%,直接導致部分專線報價一夜暴漲。

更深的震盪在於商業模式的被迫轉型。以往依賴"包稅雙清"模式的物流商首當其衝,其核心優勢在新政下蕩然無存。產業內部流傳的資料顯示,已有超過六成專線物流商開始重組業務架構。

2. 賣家進兩難中小鋪貨賣家面臨大洗牌

美國T86免稅政策的取消,疊加對中國商品加征的高額關稅,與巴西、印尼、土耳其等國相繼提高的進口門檻形成"三重打擊",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浪潮正在擠壓中小賣家的生存空間。

面對這一系列新增的費用調整,跨國賣家的成本上漲已成定局,因此不少賣家陷入兩難:要麼漲價失去價格優勢,要麼維持原價虧本經營。

一位主營TEMU賣家向派代坦言:"我們嘗試將售價提高後,訂單量直接腰斬,但如果不調價,賣一單虧一單。"這種困境在亞馬遜、Shein等其他平台的賣家群體中同樣普遍存在,許多商家反饋,漲價後銷量“斷崖式下跌”,產品競爭力蕩然無存。

這場危機正在引發連鎖反應。海外倉看似是救命稻草,但高昂的倉儲費用、漫長的資金周轉周期,讓大多數中小賣家望而卻步。更棘手的是,季節性商品、更新換代快的電子產品、低頻長尾商品等根本不適合海外倉模式,這類商品依賴空運直髮,提前備貨到海外倉可能導致庫存積壓,風險極大。

同時,物流時效也大幅惡化,T86取消後,清關時間由7天延長至15-25天,而USPS先前突發暫停接收中國包裹的事件,更加劇了市場的不確定性。

更嚴峻的是,這種"漲價困局"正在引發連鎖反應。習慣了「中國製造」低價的美國消費者,可能會轉投亞馬遜或本土電商的懷抱,令中國跨境電商的競爭環境進一步惡化。

雪上加霜的是,這一趨勢正在全球蔓延:巴西對50美元以下的包裹徵收20%關稅,印尼對鞋類、陶瓷等商品加征100%-200%保障性關稅,土耳其大幅降低免稅額度並提高產品稅率,法國計畫自2025年起對快時尚產品徵收5-10歐元生態稅,而免稅也取消150歐元

種種跡象表明,全球對華貿易政策正逐步收緊,跨境小包的免稅紅利逐漸消失,賣家的營運成本進一步推高,利潤空間遭到大幅壓縮。在這一輪全球政策收緊潮中,中小賣家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戰。

3. 全球貿易政策變革下跨境電商如何突圍?

當前跨境電商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政策變局,各國貿易政策的調整正在重塑整個產業的競爭格局。這場變革不僅終結了產業過去依賴政策紅利的野蠻生長模式,也推動跨國電商向規範化、合規化的發展階段轉型。

政策環境的劇變正在加速產業洗牌。越來越多的中小型賣家在成本壓力下選擇退出,而具備資金和資源優勢的企業則透過轉型升級鞏固市場地位,產業集中度持續提升。

為因應挑戰,部分賣家透露,開始探索轉口貿易等替代方案,墨西哥、越南等地的中轉倉業務因此迎來爆發式成長。然而這種應急措施並非長久之計,額外增加的中轉成本和潛在的政策風險,都在考驗著賣家的經營智慧。

面對新的市場環境,業界專家建議賣家需要從長遠發展出發,逐步建立海外倉儲體系,同時積極開拓東南亞、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透過市場多元化分散風險。

由此看來,跨境電商未來的競爭將是全方位的較量,單純依靠價格優勢的時代已經過去,品牌建設、合規營運和供應鏈管理能力將成為新的競爭門檻。

在這場行業變革中,不同企業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應對策略。有的賣家透過產品升級成功提升產品溢價能力,有的則加快佈局新興市場尋找成長空間,更有遠見者早已著手建立品牌護城河。這些積極轉型的企業正在證明,危機往往孕育新的機會。

隨著跨境電商進入高成本營運時代,業界的遊戲規則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這場轉型雖然伴隨著陣痛,但卻是產業走向成熟的必經階段。

可以預見,那些事先佈局、主動求變的企業,不僅能夠度過當下的困難時期,更將在產業新格局中佔據有利位置。跨境電商的黃金時代或許已經結束,但一個更健康、更永續的發展新時代正在開啟。 (派代跨境電商)


最近長文
關於鉅亨號
「鉅亨號」是《Anue鉅亨網》以AI 大數據和推薦引擎所推出具影響力的自媒體社群平台,從投資理財為主題擴展到金融財經、房地產、汽車、數位虛擬貨幣、影音視頻及Podcast的數位生活圈。讀者可透過一面牆及個人化功能關注一天的大小事;對創作者而言更是一個直接能與1,000萬用戶互動的舞台。
最好用的投資平台,幫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標的
看真實的投資分享文章,跟隨達人腳步取得最佳利益
多元投資社群平台,掌握最新市場動態熱門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