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週刊》:費爾伯邁爾(Gabriel Felbermayr)先生,川普兌現了他的威脅,對全球實施高關稅。這會帶來什麼後果?加布裡埃爾費爾伯邁爾:川普宣佈的措施是過去百年對全球經濟最具震撼性的關稅政策。正如他自己所說,我們確實正在經歷一個歷史性時刻。如果這項政策持續不變,全球貿易將會大幅萎縮,經濟成長在世界各地會普遍放緩,物價將會上漲。更不用說美國因此在貨幣市場上製造的不確定性。未來一段時間,世界將面臨動盪不安的局面。
誰會損失最慘重?根據初步估算,美國本身將承受最大的損失。我預計,由於這些關稅,美國的生產可能會下降高達2%,這幾乎足以抹平今年預期的美國經濟成長。
這是經濟上的自毀行為嗎?從經濟邏輯來看,很難為這種政策找出任何正面意義。把自己隔離在全球貿易之外,就等於放棄了國際分工帶來的種種優勢,這簡直不可思議。至於川普承諾的「黃金時代」如何透過這種方式實現,仍然是他的秘密。
您預計這對歐洲會有什麼影響?這些關稅聲明對歐洲來說是個壞消息,尤其是德國工業將受到最沉重的打擊。歐盟範圍內統一實施的20%關稅將顯著影響德國,預計德國的生產將因此下降約0.5個百分點。這使得德國再次陷入衰退的風險明顯增加。
川普對中國、越南等國設定了大約50%的關稅,但對英國和澳洲僅10%。這會帶來什麼後果?這會改變貿易的流向。那些享受較低關稅的國家在美國市場上會更有競爭力。不過,這種影響不會太大,因為低關稅恰恰給了那些與美國沒有貿易順差、出口量也較少的國家。對德國來說,這反而帶來了一定優勢。由於中國商品面臨高達50%的關稅,而德國產品僅20%,德國企業在對美出口時相對中國會有一個小幅優勢。但這只在關稅維持目前宣佈水準的前提下成立。
您預計這些關稅會有變化嗎?這正是川普的慣常策略。以墨西哥和加拿大為例,他最初大張旗鼓地威脅要對鄰國施加高關稅,但本週的計畫顯示,北美三國之間的貨物流動大部分將免於關稅,僅汽車和鋼鐵業除外。
川普聲稱,他提高關稅的幅度只是為了回應貿易夥伴的障礙。這樣有道理嗎?川普在宣佈關稅時公佈的那張表格,看起來像是隨意拼湊出來的。以美國的計算,歐洲的貿易壁壘比美國高出39%,這完全站不住腳。確實,歐盟的平均關稅略高於美國,但這種差距最多隻有1個百分點。
川普也認為,歐盟17%到27%的增值稅是不公平的貿易優勢。這很荒謬。可以認為,增值稅因增加了歐洲的消費成本,某種程度上有利於對外出口的生產。但首先,美國企業在歐洲也支付與歐盟企業相同的稅率;其次,如果要公平比較,就得考慮美國為出口提供的激勵措施,例如在能源和勞動成本上,美國的稅負遠低於歐洲。目前沒有任何嚴肅的分析能證明歐盟對美國有如此嚴重的不公平貿易行為。
網路上流傳一種說法,美國政府是用各國的貿易順差除以進口額來計算關稅的。看起來確實如此。但這種計算方式非常不可靠,顯然不符合國際認可的方法。世界貿易組織有明確的規則,例如反傾銷或反補貼關稅,都需依據清晰標準計算。本週美國的這張表格完全不符合這些規範。
川普希望透過關稅消除美國的巨額貿易逆差,並吸引產業回流。這樣能成功嗎?確實會有一些企業為了避開關稅,將部分生產轉移回美國。不過,他們也可能選擇加拿大或墨西哥,因為根據最新聲明,這些國家與美國的條件相同。但關鍵問題是,這一切的代價是什麼。
您指的是什麼?美國目前幾乎處於充分就業狀態。如果一家國際紡織公司現在想把工廠搬回美國,首先得找到足夠的工人,這可沒那麼容易。結果將是薪資上漲,而物價的漲幅會更加明顯。美國民眾的購買力會因此下降,同時美國工業的生產成本也會增加。這將使美國出口商品變得更昂貴,因此美國貿易逆差很可能會繼續存在。甚至不排除這些關稅最終摧毀的就業機會比創造的還要多。
川普期待關稅帶來巨額額外收入。他的計算正確嗎?當然,這麼高的關稅會大幅增加美國的收入,有人提到可能高達6000億美元的額外關稅收入。但這數字有些誇張,因為新關稅會導致美國進口大幅減少。不過對於國家財政來說,這仍然只是杯水車薪,尤其考慮到川普計畫用這些收入來降低所得稅。目前美國財政赤字接近1.9兆美元,即便最樂觀的估計,也只能減少約三分之一的赤字。
作為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歐盟因川普的關稅受到特別大的影響。歐洲該如何應對?歐盟必須說到做到。布魯塞爾已經表示會採取對策,現在必須兌現。但反應要適度,針鋒相對地報復並不明智,只會讓歐洲自損更重。更好的辦法是找準美國的痛點,採取他們意想不到的措施。
比如說呢?川普提到美國必須重新生產更多半導體。但這需要現代晶片製造裝置,而這些裝置幾乎全由歐洲的荷蘭公司阿斯麥(ASML)生產。如果歐盟威脅對這些裝置加征出口稅會怎樣?畢竟川普說歐洲的出口是在剝削美國民眾。在半導體問題上,歐洲完全可以用他的邏輯反擊,既能增加收入,又能讓美國人看清川普論點的脆弱性。
不少歐盟政界人士建議對數位收入課稅。您怎麼看?這可能是個合理的舉措。美國在數位領域對歐洲有著巨大的貿易順差,按照川普的新貿易邏輯,這正是需要削減的地方。此外,競爭法方面的措施也可以考慮。
您具體有什麼想法?歐盟過去曾因美國大型科技公司的反競爭行為開罰單。但此後,數位平台市場的競爭並未顯著增強,這意味著還有更多可行的措施。現在不是追求外交或法律上的精緻,而是要注重實際效果。
您認為還有談判的空間嗎?當然有,而且談判應該是首要選擇。我仍然相信,川普的目標是達成一筆交易。我甚至不排除雙方貿易壁壘最終降低的可能性。只要有善意,從他本週的聲明中也能解讀出這種前景。
歐洲對汽車進口徵收10%的關稅,而美國只有2.5%。沒錯,歐洲並不需要這麼高的汽車關稅。但歐盟至今堅持保留,這是個錯誤。
您真的相信,如果歐盟降低汽車關稅,川普會撤銷他最近的聲明嗎?看看他與墨西哥、加拿大長達數週的賽局結果,我不會完全排除這種可能性。他與這兩個國家的貿易戰遠比預期的溫和。這表明,美國與這些國家達成的貿易協定確實提供了保護。這也說明,布魯塞爾和華盛頓之間爭取類似協議是值得一試的。
過去,美國一直是全球貿易體系的支柱。這還會持續嗎?不會,這已經結束了。自從川普第一次執政期間,美國就基本癱瘓了世界貿易組織。從那時起,美國作為國際貿易體系秩序維護者的角色已基本消失。
這對美國與中國的超級大國競爭意味著什麼?川普的關稅政策帶來了一個悖論,它將韓國、台灣、日本以及歐盟國家推向中國的懷抱。如果本週的高關稅持續下去,這些國家將圍繞中國聚集,而中國則有機會扮演基於規則的貿易保護者角色。我看不出川普的聲明如何能在與中國的對抗中為美國帶來優勢。他在與北京的權力鬥爭中犧牲了天然盟友。最終,美國可能在全球經濟中自我孤立,而中國將成為受益者。 (德國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