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關稅】關稅大戰有可能推動中國高科技發展

關稅大戰對於世界經濟總體是負面的,關稅大戰的結果不會有什麼贏家,美國不可能成為獲勝者,美國的股市,美國的物價充分說明了問題。當然這個結果中國也會受到損害,對於中國的外貿也會形成衝擊,對很多中國企業也會有影響。

但是對於中國高科技,這是正面還是負面的,昨天我看有朋友提出,中芯國際會不會明天開盤大跌?我認真想了想,關稅大戰這件事情,僅僅從高科技而言,對中國高科技發展未必都是負面的,很大可能還會推動中國高科技發展。

1.儘管今天美國是中國重要的貿易市場,但是在整個中國經濟的佔比不過是2.7%,作為一個世界大國,中國不但是有14億人口,自己也有龐大的市場,同時中國產品出口世界各國,經濟的韌性比很多國家都要強。

中國出口美國的產品,各種各樣,林林總總,並不是以高科技產品為主,中國的手機、通訊產品、高鐵、電力系統等相關的產品,早已經被美國擋在市場外,華為的手機曾經想在美國大有作為,最後還是被美國趕了出去,中興的手機曾經是美國市場排名第四,現在也被擠出了市場。就是電子產品,主要也是電視機電冰箱這一類產品,可以說是消費電子類,但是談不上多高的科技。

因此,美國大幅度加稅,對於中國企業出口美國產品是有影響的,但是對於高科技領域影響卻不是特別明顯,因為中國的高科技產品出口美國,受到了很多的限制。高科技領域最有代表性的先進製程晶片,中國自己還供不應求,所以談不上有什麼大影響。

2.經過了從2017年開始,貿易戰和科技戰,中國在以半導體為代表的高科技產業,從總體實力非常差,到逐漸形成自己的能力,半導體相關的企業增加了幾萬家,晶圓製造廠增加了幾十座,已經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正在形成全面的爆發。

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市場,中國自己生產出來的晶片,如果沒有市場,這些新興的企業就很難發展,甚至會在發展的過程中間逐漸倒下。關稅大戰的結果,是中國對美國的產品同樣也加徵了關稅,這意味著美國的產品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也會下降,美國向中國出口的是什麼?美國向中國出口的產品第一大品類就是半導體,中國的小米、oppo、vivo等企業主要的晶片都會是美國產品,在關稅的壓力下,很可能出現這些企業,產品不得不漲價。往後發展很大可能會出現,採用國產晶片,價格會穩定,隨著產能的增加甚至會降價,而採用外國晶片不得不漲價,供貨也面臨著多重壓力。

選用中國自己的半導體產品,大力推動國產精品替代,這有可能成為一個產業共同的選擇,最後的結果是經歷這樣的一次關稅大戰,中國的企業都悄悄的開始用上了自己的晶片,那些本來喜歡吹外國晶片的企業,再也不最去吹外國晶片。

半導體產業出現的轉換,不僅是在手機產業,也會逐漸擴大到電腦,甚至擴大到汽車產業,採用外國晶片,不但會推高成本,同時也面臨著供貨的不穩定性,這逐漸會成為企業的共識。中國智能汽車的相關產業,也會機器謀求晶片的替代。

對於中國半導體產業而言,今天面臨的情況是能力已經基本形成,需要市場大力支援,只要有了大量的市場,就會逐漸形成自己的機會,自己的研發能力和生產製造能力也會變得越來越強。

從這個角度回去看,關稅大戰對中國的高科技產業,把產品賣到美國損害不是特別大,對於美國的高科技企業,把產品賣到中國,一方面出現了價格上漲,另一方面中國的產業對美國產品也會有懷疑,因為不確定的因素太多,很容易造成巨大危機,會促進中國產業界推動國產替代。

這個意義上來看,明天中國股市開盤,中芯國際不應該是大跌,而應該是漲。當然也可能受到大盤影響,但是大跌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因為從道理上來講,關稅大戰這件事情,對於中芯國際不是負面的,而是意味著中芯國際有了更多的機會。

(立剛科技觀察)


最近長文
關於鉅亨號
「鉅亨號」是《Anue鉅亨網》以AI 大數據和推薦引擎所推出具影響力的自媒體社群平台,從投資理財為主題擴展到金融財經、房地產、汽車、數位虛擬貨幣、影音視頻及Podcast的數位生活圈。讀者可透過一面牆及個人化功能關注一天的大小事;對創作者而言更是一個直接能與1,000萬用戶互動的舞台。
最好用的投資平台,幫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標的
看真實的投資分享文章,跟隨達人腳步取得最佳利益
多元投資社群平台,掌握最新市場動態熱門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