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周末,華盛頓上演了一出史詩級“打臉”大戲。川普剛對全球掄起“對等關稅”大棒,轉眼就被三個男人輪番教育——聯準會主席鮑威爾、股神巴菲特、自家財長貝森特,用教科書級的操作,把“懂王”的臉打得啪啪響,將“美國優先”的皇帝新衣撕得粉碎。
鮑威爾:“降息?你當聯準會是推特?”
川普揮舞“對等關稅”大棒後,轉身就在“真實社交”上喊話鮑威爾“快降息”,可笑的是,瞬間就被聯準會主席當眾打臉。鮑威爾直接甩出資料:川普的關稅幅度“遠超預期”,通膨可能被持續推高,經濟衰退風險飆升。更狠的是,他當著全球市場撂下一句:“調整貨幣政策?為時過早!”
這一耳光看似打在利率政策上,實則揭穿了川普經濟邏輯的致命傷:關稅推高進口成本,聯準會若降息救市,必然加劇通膨;若堅持加息,又可能引發衰退。鮑威爾的“不配合”,本質是華爾街對貿易戰雙殺效應的集體恐懼——高盛測算顯示,若關稅全面落地,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將飆升2.3%,家庭年支出暴增2000美元。
更諷刺的是,川普當年為馴服聯準會,不惜打破數十年慣例強推鮑威爾上位,如今卻被“自己養的鷹啄了眼”。
巴菲特:“別拿我當擋箭牌!”
眼見降息牌失靈,川普為了挽尊,連夜轉發TikTok視訊,聲稱巴菲特盛讚他的關稅是“50年來最佳經濟政策”。不料90歲的“奧馬哈先知”連夜闢謠:假的!都是假的!我從未支援過現行政策。
對川普而言,這記耳光的殺傷力遠超市場波動——2024年大選時,他正是靠著“重振美國製造”的敘事橫掃鐵鏽帶。如今巴菲特用真金白銀證明:所謂“產業回流”,不過是資本外逃的遮羞布。
貝森特:“老子不玩了!”
最扎心的耳光來自川普的“經濟軍師”、財政部長貝森特。這位曾豪擲300萬美元助其連任的華爾街巨鱷,因“對等關稅”政策徹底崩潰,被曝正在謀劃辭職。
辭職導火索直指川普的“幼兒園算術”,所謂“對等關稅”,即無視供應鏈複雜度,機械性對所有貿易夥伴加征至少10%關稅,而且是用excel公式拉出來的:=Max(10%,(進口-出口)/進口/2)。貝森特私下痛批此為“市場毒藥”,卻不得不在鏡頭前威脅各國“敢報復就加稅到天荒地老”。
更具黑色幽默的是,這位索羅斯基金前首席投資官,曾精心設計過一套漸進式關稅方案(分階段加稅+供應鏈緩衝),卻被川普嗤為“娘炮經濟學”。如今隨著美股暴跌(納斯達克跌入熊市)、物價飛漲,貝森特的預言正成現實,而他本人卻淪為“政策精分現場”的笑柄。
辭職尚未成真,但裂痕已無法彌合:MSNBC爆料稱,川普核心會議“連把椅子都不給他留”,貝森特只能私下聯絡聯準會謀退路。一個避險基金大佬,被迫給川普的excel公式擦屁股。眼看著納斯達克跌進熊市、盟友掀桌反制,貝森特終於悟了——與其在川普內閣當背鍋俠,不如去聯準會喝茶看戲!貝森特的辭職倒計時,活脫脫一部《華爾街之狼》番外篇。當財長需要懂經濟,但給川普當財長,只需要會摁計算器……
三記耳光,暴露出川普權力的三重瓦解:聯準會,用獨立性打臉,別拿貨幣政策當選舉工具;巴菲特,用信譽打臉:別拿資本家當傻子;貝森特,用辭職打臉:別拿技術官僚當奴才。
更諷刺的是,這三重暴擊都發生在川普宣佈關稅後48小時內。全球市場用腳投票,納斯達克單周暴跌9%,所謂“美國優先”,成了“美國孤寡”。
這讓人想起丘吉爾的警告:“從長遠看,人總會為自己的愚蠢付出代價,但政客的愚蠢總是讓民眾先付帳。” 當川普還在推特咆哮“讓美國再贏一次”時,超市裡飆升35%的牛肉價格、工廠裡癱瘓的供應鏈,早已替普通人寫下答案。川普的王八拳亂打一通,引起了民眾不滿,4月5日周六,美國華盛頓特區和全美各地舉行示威,反對政府削減開支、打擊移民和關稅。
歷史總是押著相似的韻腳——1930年《斯姆特-霍利關稅法》點燃大蕭條時,那群高呼“保護工人”的政客,也曾堅信自己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 城市情報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