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可避免的殺跌!
今天早上開盤,上證指數開盤報3193.10點,跌4.46%。深證成指開盤報9747.66點,跌5.96%。創業板指開盤報1925.64點,跌6.77%。A50殺跌近5%。香港恆生指數開盤跌9.28%,恆生科技指數跌11.15%。台灣證交所加權股價指數開盤下跌5.4%至20153.57點,隨後跌幅擴大至9.8%至19212.02點。
廣發證券表示,與上一輪中美貿易摩擦(2018年開始)相比,中美當前境遇已“今時不同往日”,中國政策和資產價格都有更多騰挪的餘地。展望未來,首先做好自己。為了避險關稅衝擊,對內一方面大機率會增加逆周期調節力度,另一方面加快新質生產力推進科技立國。待美國國內壓力明顯增大後,再觀察有沒有可能通過談判帶來更多變化。
川普顧問納瓦羅談及美股暴跌時表示,只要不賣掉股票,就不會虧錢。然而,如果不賣,就可能爆倉。英國《金融時報》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由於全球市場受到川普總統新一輪關稅措施引發的金融衝擊,避險基金正經歷自新冠疫情危機爆發以來最嚴重的追加保證金要求。
A股開盤之後,滬指、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全線下跌,在小幅拉升之後跌幅再度擴大,創業板指一度跌超10%。消費電子類股延續跌勢,歌爾股份、東山精密、鵬鼎控股、賽騰股份、立訊精密、水晶光電、工業富聯等多股跌停。但養殖類股逆勢拉升,曉鳴股份漲超10%,新希望漲逾8%,湘佳股份、華英農業、民和股份、立華股份等跟漲。
商品期貨方面,滬銀、滬鎳、滬錫、燃料油、瀝青、LU燃油、原油、滬銅、對二甲苯、國際銅、PTA、短纖、20號膠、紙漿、橡膠主力合約跌停。豆粕漲超2%,菜籽粕、豆一、雞蛋漲超1%。
華泰證券研報表示,川普超預期關稅政策引發市場擔憂,短期或影響港股市場表現。不過華泰證券認為,中期視角下港股相對收益空間仍存,原因是:1.基本面上,國內3月PMI連續兩個月擴張、地產尋底跡象初現、政策逆周期調節存加碼預期;2.港股結構上,科技+金融主導的上市公司特徵使其企業盈利對關稅敏感度相對較低;3.資金面上,南向資金持續流入為港股提供資金支撐。
平安證券表示,新一輪關稅貿易摩擦加劇,全球資金進入避險模式,疊加國內經濟和上市公司業績驗證窗口到來,短期權益市場或延續震盪,建議關注穩健組態的紅利策略、內需政策直接利多的部分順周期和消費類股、自下而上業績確定性更高的優質企業。中期維度,AI產業變革和國產科技自主可控的敘事仍將延續,繼續看好國產AI科技創新主線,建議逢低佈局。
銀河證券認為,短期來看,川普對華加征關稅或對市場預期產生一定擾動。出口依賴度較高的行業可能受到較大衝擊。同時,市場不確定性和避險情緒階段性上升,資金或轉向防禦性類股和內需主題。但中長期來看,A股市場走勢仍取決於國內基本面的修復態勢。當前國內經濟延續邊際改善。在外部不確定性擾動下,國內政策有望持續加碼。隨著政策不斷向內需傾斜,中國經濟的長期韌性將持續顯現。在中長期資金加速入市的背景下,投資者信心將進一步增強。
東方財富證券陳果表示,本次對等關稅政策落地後若持續,市場對全球貿易乃至全球經濟增速的預期會下修,對中國出口增速預期也會下修,但對寬鬆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加碼預期也會同步提升,同時中國產業結構升級和資產重估的中期邏輯並不會被破壞。
川普日前宣佈對幾乎所有貿易夥伴徵收“對等關稅”,挑起全球貿易戰,此舉引發軒然大波,美國股市陷入動盪,接連跳水。川普的高級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呼籲美國投資者不要陷入恐慌。納瓦羅4月6日在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呼籲美國投資者保持冷靜,不要驚慌。他還預測股市最終將迎來“全面復甦”。他還說:“第一條規則,特別是對於小投資者來說,那就是:除非你賣掉了股票,否則你不會虧錢。現在明智的策略是不要驚慌,堅持住。”
這兩天,全球資產無差別殺跌,其主要原因可能還是margin call,也即追加保證金。如果不及時補充保證金,爆倉風險就會來臨。到時候,跌幅會更大。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稱,由於全球市場受到川普總統新一輪關稅措施引發的金融衝擊,避險基金正經歷自新冠疫情危機爆發以來最嚴重的追加保證金要求。
華爾街各大銀行已要求避險基金客戶增加抵押品,因為這些客戶的投資組合價值大幅下跌。幾家大型機構已發出四年來最大規模的追加保證金通知,反映出市場混亂的規模。
保證金要求激增之際,投資者正對新一輪貿易緊張局勢作出反應。標準普爾500(SP500)股票指數上周創下2020年以來最大跌幅,石油和高收益公司債等大宗商品也受到重創。一家大型經紀公司的高管表示,股票、利率和能源市場的普遍下跌讓人想起了疫情初期的市場大幅波動。
另一家美國大型銀行的高層指出,在市場波動加劇的情況下,團隊正積極與客戶溝通,評估投資組合風險。上周五早上,主要經紀部門開始行動,召開緊急會議,以應對追加保證金的大量湧入。
根據摩根士丹利最新的主要經紀報告,上周四是美國多空股票避險基金交易表現最差的一天,自該公司2016年開始跟蹤該資料以來,基金平均虧損2.6%。避險基金股票拋售量與有記錄以來的一些最極端事件相當,包括2020年新冠疫情導致的市場崩盤和2023年美國地區銀行業動盪。
拋售主要集中在大型科技股、人工智慧相關公司(尤其是軟體和半導體)、奢侈消費品和投資銀行等行業。據《金融時報》報導,由於基金降低風險並減少借款,多空股票策略的淨槓桿率降至42%左右,為18個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出乎意料的是,即使是傳統的避險資產也未能倖免。上周五,黃金價格下跌近3%,這也表明投資者可能已經清算了黃金頭寸,以滿足緊急的保證金要求。渣打銀行的一位貴金屬分析師表示,黃金的拋售可能反映了在更廣泛的市場壓力下,黃金被用來滿足保證金要求。 (券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