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的“解放日”戰略是加倍徵收關稅,同時摧毀推動美國創新的國立科研機構和工作人員。中國的戰略是,為讓本國從川普的關稅中徹底解放出來而開設更多研發園區,大力推進人工智慧驅動的創新。
前幾天在上海,我面臨一個選擇:去看那個明日世界?是去上海迪士尼樂園看那個美國設計的假明日世界呢,還是去真正的明日世界?後者是由中國科技巨頭華為打造的巨型研發中心,面積大致相當於225個美式橄欖球場。我選擇了華為的研發中心。
這個中心引人入勝、令人讚嘆,但最終卻令人深感不安。它生動印證了一名在中國工作了幾十年的美國商人在北京對我說的話。“以前,人們是去美國看未來是什麼樣的,”他說,“現在他們來這裡看。”
我從未看到過像華為園區這樣的地方。它只用了三年多時間就建成了,由104棟設計獨特的建築組成,修剪整齊的草坪覆蓋著整個園區,還有迪士尼式的小火車將園區連接起來。園區設有最多可容納3.5萬名科學家、工程師和其他工作人員的實驗室,約100家咖啡館,還有健身中心,以及其他旨在吸引最優秀的中外科技人才的額外待遇。
練秋湖研發中心基本上可以說是華為對美國試圖將其扼殺的回應。
川普把注意力放在美國的跨性別運動員能參加那些比賽上,中國則把注意力放在用人工智慧改造本國的工廠上,以便超越所有工廠。川普的“解放日”戰略是加倍徵收關稅,同時摧毀推動美國創新的國立科研機構和工作人員。中國的戰略是,為讓本國從川普的關稅中徹底解放出來而開設更多研發園區,大力推進人工智慧驅動的創新。
我不同意川普的異想天開,也就是,只要給一個行業(或整個經濟)築起保護牆,然後——瞧!很快美國的工廠就會蓬勃發展,它們能在美國用相同的成本生產那些產品,而且不會讓美國消費者承受任何負擔。
這個想法完全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如今幾乎每種複雜產品——從汽車到iPhone——都是由龐大且複雜的全球製造生態系統製造的。這就是為什麼這些產品越來越好、越來越便宜的原因。如果想保護的是汽車行業,認為只要築起關稅高牆就能做到的話,那你根本不瞭解汽車的製造過程。讓美國汽車公司取代它們依賴的全球供應鏈,在美國製造所有的零部件,這需要多年時間,就連特斯拉也需要進口某些零部件。
中國製造業像今天這樣如此強大不僅是因為它能更便宜地生產東西,也因為它能更快、更好、更智能地生產東西,而且正越來越多地將人工智慧融入產品中。
中國正在追求將一切數位化,並用網路連線起來,在有些地方客人快速進出酒店房間只需刷臉即可。
不可能靠關稅來實現繁榮,尤其是人工智慧時代即將到來。
我四個月前也來過中國。在這兩次訪問的間隔期間,中國的人工智慧創新者展示了他們研發開源人工智慧模型DeepSeek的能力,而且使用的晶片比美國少得多。我能感覺到中國科技界的魔力。這種活力是實實在在的。
一名曾在特斯拉工作過的中國年輕汽車工程師對我說:“所有人現在都在接入人工智慧方面展開競爭。人們現在吹噓自己接入了多少人工智慧。所有的人都很堅定。”
美國諮詢公司亞洲集團中國區主管林漢升在上海和平飯店與我吃早飯時說:“DeepSeek本不該讓人感到驚訝。”但他接著說,由於美國那些新的“限制海外投資和抑制合作的做法,我們現在對中國的科技發展毫無覺察。中國正在沒有美國參與的情況下定義未來的技術標準。這將讓我們在未來處於嚴重的競爭劣勢”。
我們什麼時候開始對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如此視而不見?你可以盡全力譴責全球化,但這不會改變我們已被電信、貿易、移民,以及氣候變化緊緊聯絡在一起的事實。 (作者為《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湯馬斯·佛里曼。) (參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