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關稅】美媒緊盯:中國,60天了……

川普關稅政策嚴重衝擊中美經貿格局,中方已對進口美液化天然氣(LNG)加征關稅以示反制。彭博社4月6日報導注意到,中國已連續60天沒有從美國進口液化天然氣了,這是五年來最長的間隔期,由於中美緊張局勢加劇,中國買家正轉向其他國家和地區購買液化天然氣。

船舶追蹤公司Kpler的最新資料顯示,目前還沒有來自美國的液化天然氣運往中國。根據彭博社彙編的船舶跟蹤資料,在川普第一任期挑起的貿易戰期間,截至2020年4月,中國大約有400天沒有接收從美國海運而來的液化天然氣。

彭博社:中國已暫停從美國進口液化天然氣

報導稱,美國和中國分別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賣家和買家,但地緣政治衝突令雙方開始“脫鉤”。路透社估計,美國2024年LNG出口量達到8690萬噸,較2023年增長2.8%。中國海關總署公佈的資料顯示,2023年中國LNG進口量達7132萬噸。

此前為反制美國對華輸美產品加征10%關稅,中國自今年2月10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包括對液化天然氣加征15%關稅。隨著美政府又拋出所謂的“對等關稅”,中方4月4日宣佈,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征34%關稅。

報導注意到,中國液化天然氣買家根據具有約束力的長期合同接收美國運來的貨物。過去溫和的冬季和充足的庫存意味著中國目前對液化天然氣沒有迫切需求,這為中國貿易商提供了更多靈活性,可以將美國供應轉售給歐洲和亞洲的競爭對手。

這一舉動也讓歐洲鬆了一口氣,歐洲需要更多液化天然氣來補充庫存,並替代失去的俄羅斯管道天然氣供應。

美媒注意到,美國國務卿魯比奧今年1月宣稱,LNG應成為貿易談判的“籌碼”,但中國並未配合,這對試圖獲得合同以啟動新項目的美國天然氣商來說是個壞兆頭。與此同時,中國政府實現關鍵能源供應多樣化的努力已見成效,“中國推進自力更生阻礙了川普樂見的能源交易。”

2023年12月11日,中國石化天然氣分公司天津LNG接收站。 視覺中國

彭博社18日透露,中國買家不願意和美國賣家簽訂新協議,而是尋求從亞太地區或中東採購液化天然氣。

就在3月17日,澳大利亞能源巨頭伍德賽德能源發佈新聞稿,宣佈和中國華潤燃氣公司簽署了一項長期LNG銷售協議:自2027年起,伍德賽德將在15年內每年供應約60萬噸液化天然氣。這是該公司首次以獨立公司身份與中國客戶簽署長期銷售協議,也是華潤燃氣首次簽訂為期15年的LNG採購合同。

彭博社指出,這是多年來中國和澳大利亞公司首次簽署定期LNG供應協議,這是中澳貿易關係改善的結果。

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秘書長彭澎此前接受《中國能源報》採訪時表示,中國天然氣的供應管道多元,並不單一依賴於美國。

中國正致力於提高國內天然氣的產量,以強化能源安全保障。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25年1-2月份,全國規上工業天然氣產量43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3.7%。與此同時,從煤炭到可再生能源,再到從俄羅斯陸路輸送的天然氣等更為廉價的替代能源,正在削弱中國對海運天然氣的需求。 (觀察者網)


最近長文
關於鉅亨號
「鉅亨號」是《Anue鉅亨網》以AI 大數據和推薦引擎所推出具影響力的自媒體社群平台,從投資理財為主題擴展到金融財經、房地產、汽車、數位虛擬貨幣、影音視頻及Podcast的數位生活圈。讀者可透過一面牆及個人化功能關注一天的大小事;對創作者而言更是一個直接能與1,000萬用戶互動的舞台。
最好用的投資平台,幫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標的
看真實的投資分享文章,跟隨達人腳步取得最佳利益
多元投資社群平台,掌握最新市場動態熱門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