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關稅】貿易摩擦再升級:“若北京不取消報復性關稅,將對中國加征新的50%關稅”
美中貿易摩擦深度剖析:關稅博弈下的全球經濟震盪與未來走向

一、貿易摩擦升級:川普的關稅威脅與白宮動態

(一)川普的強硬關稅威脅

2025年4月7日,路透社等權威媒體報導,川普在社交媒體Truth Social發聲,稱若中國不在4月8日前撤回對美商品額外加征的34%關稅,美國將於4月9日起對中國商品額外加征50%關稅,還宣稱將終止中方請求的會談,並啟動與其他申請會談國家的談判。
回顧其關稅政策,2025年2月1日,川普簽署行政令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征10%關稅;3月4日,以芬太尼等問題為由,將對華輸美產品關稅翻倍至20%。若4月9日追加的34%關稅與此次威脅的50%關稅落地,中國產品入美關稅稅率將達117%。目前,美國對華關稅約為67%,持續推高貿易摩擦熱度。

(二)白宮的後續表態與市場波動

白宮隨後稱,自4月9日起,美國對中國加征關稅總稅率達104%,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動盪。此前,“川普考慮暫停關稅90天”的消息曾令美股上漲,但白宮迅速否認,稱其為“假新聞”,美股隨即回落。美國關稅政策的高度不確定性,讓市場如在驚濤中起伏,難以預測走向。

二、中美雙方的貿易反制措施

(一)中國的多維反制策略

面對美國施壓,中國採取堅決反制。關稅方面,2月10日起,對美進口煤炭、液化天然氣加征15%關稅,對原油等加征10%;3月10日起,對美雞肉等部分商品加征10%-15%關稅,計畫4月10日起對所有原產美國商品額外加征34%關稅。

非關稅維度,中國對Google、輝達等美企啟動反壟斷調查,將多家美企列入出口管制及“不可靠實體清單”,暫停進口美原木和部分農產品許可,限制稀土等關鍵資源對美出口,全面展現維護自身利益的決心。

(二)美國關稅政策的持續加碼

美國不斷加碼關稅,除2月、3月及計畫中的4月關稅調整,還加強對中國商品查驗,增加中國出口企業通關成本。同時,鼓勵本土企業減少對華供應鏈依賴,試圖從產業佈局削弱中國貿易地位。

三、國際社會的廣泛反應

(一)各國對美國關稅政策的不滿與反制

加拿大總理卡尼宣佈對美汽車對等徵收25%關稅,並向WTO申訴;歐盟官員謝夫喬維奇宣佈計畫對美實施兩輪關稅反制,分別定在4月15日和5月15日。墨西哥、日本等國也表達對美關稅政策的擔憂,部分國家評估反制可行性。

(二)國際組織的關注與呼籲

WTO總幹事阿澤維多呼籲美國遵守國際貿易規則,通過對話解決爭端;IMF發佈報告指出,美關稅政策不僅損害貿易夥伴,也會對自身經濟造成負面影響,可能導致通膨上升、就業減少;世界銀行強調貿易戰無贏家,全球經濟需要穩定貿易環境。

四、貿易摩擦對經濟的多維度影響

(一)對中美兩國經濟的直接衝擊

1. 美國經濟面臨的挑戰

美國消費者成為關稅政策直接受害者,進口商品價格上漲,如電子產品成本平均上升15%-20%。美國企業也遭受重創,依賴中國供應鏈的企業面臨成本上升、供應鏈中斷問題,福特汽車因汽車零部件關稅增加數千萬美元成本。農業領域,中國對美農產品加征關稅後,美大豆、玉米等出口量大幅下降,2025年第一季度對中國農產品出口額同比下降40%。

2. 中國經濟的應對與調整

中國展現經濟韌性,積極拓展國內市場,推動擴大內需,發放消費券、促進新型消費。加快對外貿易多元化,2025年第一季度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額同比增長8%。企業加速轉型升級,華為等科技企業加大5G、晶片自主研發,降低對美技術依賴。

(二)對全球經濟格局的深遠影響

1. 全球貿易秩序的紊亂

美國關稅政策擾亂全球貿易秩序,破壞WTO多邊貿易體制,引發各國反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新出台貿易限制措施數量同比增加30%,威脅全球貿易復甦。

2. 產業鏈供應鏈的重構壓力

貿易摩擦促使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構,企業為規避關稅調整生產佈局,雖促進部分開發中國家工業化,但帶來效率下降、成本上升問題。如蘋果公司計畫將部分iPhone生產線轉移至印度,面臨工人技能不足、供應鏈配套不完善等挑戰。

五、專家學者的深度分析

(一)經濟領域專家觀點

經濟學家林毅夫指出,美國關稅政策逆全球化,違背經濟規律,無法解決自身貿易逆差等問題,中美經濟互補性強,合作共贏才是正途。經濟學家張宇燕認為,中國反制措施必要合理,應繼續深化改革開放,加強國際合作,應對貿易保護主義。

(二)國際法專家解讀

國際法專家王鐵崖表示,美國關稅措施違反WTO規則,破壞最惠國待遇等原則。中國通過WTO爭端解決機制起訴美方,是維護權益的合法途徑,有助於推動國際貿易秩序法治化。

六、貿易摩擦的未來走向與展望

(一)短期局勢的緊張延續

短期看,美中貿易摩擦局勢仍將緊張。川普政府強硬態度顯示,其在貿易問題上難妥協,雙方關稅博弈或繼續升級,對全球經濟和市場造成進一步衝擊。

(二)中長期的緩和可能性與條件

中長期看,貿易摩擦存在緩和可能,但需滿足條件:美國轉變單邊主義政策,回歸對話協商;中美尋求共同利益,就智慧財產權保護、市場准入等達成協議;國際社會共同呼籲美中和平解決爭端,維護全球貿易穩定。

七、結語

美中貿易摩擦因關稅加碼持續升級,對兩國及全球經濟格局產生深遠影響。美國單邊關稅政策損害多方利益,中國展現反制決心與能力。未來,儘管短期局勢緊張,但通過對話協商解決爭端、推動合作共贏仍是大勢所趨,國際社會應共同維護全球貿易秩序,促進經濟穩定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基於路透社等公開報導及專家言論整理,力求資訊精準。但國際形勢多變,政策事件或隨時變化,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讀者參考時需結合最新情況分析,作者及發佈平台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i財經)


最近長文
關於鉅亨號
「鉅亨號」是《Anue鉅亨網》以AI 大數據和推薦引擎所推出具影響力的自媒體社群平台,從投資理財為主題擴展到金融財經、房地產、汽車、數位虛擬貨幣、影音視頻及Podcast的數位生活圈。讀者可透過一面牆及個人化功能關注一天的大小事;對創作者而言更是一個直接能與1,000萬用戶互動的舞台。
最好用的投資平台,幫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標的
看真實的投資分享文章,跟隨達人腳步取得最佳利益
多元投資社群平台,掌握最新市場動態熱門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