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trategy(現更名為Strategy)作為全球最大的比特幣持有者之一,近年來一直是加密貨幣市場的信心支柱。然而,近期市場傳聞稱,如果比特幣價格繼續下跌,該公司可能被迫拋售其比特幣儲備,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儘管這些擔憂可能被誇大,但其背後的潛在風險卻並非空穴來風。
根據Strategy近期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檔案,該公司在檔案中提到,如果無法獲得有利的股權或債務融資,公司可能需要以虧損的方式出售比特幣以支付營運費用。雖然這一聲明引發了市場的緊張情緒,但實際上,這種風險披露並非首次出現。自2023年以來,該公司在季度10-Q報告中已多次提及類似內容。
截至目前,Strategy的未實現虧損已高達59.1億美元。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公司會在短期內被迫拋售比特幣。但是在美國政府宣佈暫停關稅政策後,該公司的股價和比特幣價格均出現顯著上漲,暫時緩解了市場對拋售的擔憂。
儘管Strategy目前的財務狀況看似穩定,但一些分析人士認為,如果比特幣價格出現大幅下跌,公司仍可能面臨拋售壓力。首先,Strategy曾多次將比特幣作為貸款的抵押品。如果比特幣價格跌破抵押品的最低要求,可能會觸發追加保證金(margin call),迫使公司出售部分比特幣以滿足貸款條件。
此外,Strategy的非比特幣業務收入較低,這意味著其償還債務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比特幣的市場表現。如果比特幣價格持續走低,公司可能不得不通過拋售資產或稀釋股權來維持營運,這無疑會對市場情緒造成衝擊。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Strategy創始人Michael Saylor多次公開表示,公司即便在比特幣價格暴跌的情況下也能償還債務,但部分市場人士對此表示懷疑,認為這些言論可能過於樂觀。
目前,Strategy的股價與比特幣價格都處於較高水平,短期內的拋售風險似乎已經緩解。然而,宏觀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如果比特幣價格再次大幅下跌,Strategy的債務狀況將可能受到影響,進而對市場信心造成打擊。 (區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