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大戰,其實利多樓市?


昨天。

中方宣佈,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再加征50%關稅,進一步提高至84%。

這是應對前天美方宣佈的,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征34%所謂“對等關稅”,也是84%。

然而,善變的董王,自打嘴巴宣佈對大多數國家延遲徵收關稅,但將對華關稅突然提高至125%。

消息一經傳出,全球市場一片嘩然。

就在大家為這場關稅戰憂心忡忡時,有房地產大V卻拋出驚人觀點:

關稅大戰,其實是利多樓市的!

事實真的如此嗎?

今天,咱們就來好好談談其中的邏輯。


1

懂王的“放水論”

我看了大V的文章,其核心觀點歸納起來,就是這個趨勢圖。

關稅戰→大放水→樓市暴漲。

用他的話說,就是:

關稅戰本質是利多樓市!

川普搞這一出,目的就是為了刺激聯準會加速加量降息,放水給美國搞經濟。

而中國為了穩定經濟,必然會跟隨大幅降息降准,大放水搞經濟。

到時候,就會像10多年前那樣,大水衝進樓市,造成房價暴漲。

這看似有理的邏輯,實則漏洞百出,咱們不妨用三把“利刃”來剖析一番。

第一,是政策工具箱早換了密碼。

我們翻開資料來看:

2025年中國M2增速大約8.2%,和2008年金融危機時狂飆至29%的情形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如今央行明確表態“不搞大水漫灌”,政策導向已然發生巨大變化。

2024年東莞某網紅盤即便降價30%,依然無人問津,這足以證明曾經“放水=漲價”的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

第二,是聯準會降息?中國跟不起!

我們從資料來看,中國房貸利率已降至3.3%,再降的話,對樓市的刺激也是有限的。

2025年一季度,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跌5.6%,即便房價一降再降,市場依舊反應冷淡,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指望誰來接盤呢?

第三,10年前對比今天,韭菜變禿了,而鐮刀也鏽了。

人口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90後比80後少4000多萬,當前的購房主力大幅縮水。

同時,家庭負債率高達62%,想要掏空六個錢包買房,難度可想而知。

如今的市場環境,早已不是10多年前那個隨便買房都能賺錢的時代了。

況且,

今天放的水,明天還得還債。

昨天的鐮刀,今天唱獨角戲!

因此,這個觀點看似美好,實則脫離現實,大家可千萬別被忽悠了。


2

東莞老哥的血淚史,房價跌成狗

在這場樓市的跌宕起伏中,東莞的黎孟成了一個典型的“受傷者”。

5年前,懷揣著對美好生活的憧憬,黎孟咬咬牙,花360萬在東莞新區買了某網紅樓盤的房子。

當時的他,滿心期待著房產能增值,生活也能更上一層樓。

可現實卻給了他重重一擊。

如今,這套房子的掛牌價已跌到280萬,不僅如此,房子的租金每個月僅有2500元,而月供卻高達7500元,租金連月供的一半都不夠。

黎孟想賣掉房子止損,可看著虧損這麼多,又實在不甘心,每天都煩躁得不行,甚至連死的心都有了。

黎孟的遭遇,其實反映了當前樓市的真相。

第一,是供需大反轉,全民炒房導致全民恐高。

我們看到,全國二手房掛牌量突破1000萬套,杭州某小區的掛牌量多到夠全城人分房住。

如今,中介的朋友圈也從以前的“恭喜客戶喜提豪宅”,變成了“急售!業主含淚甩賣”。

市場供需關係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曾經全民炒房的熱潮早已退去,取而代之的是全民對高房價的恐懼和觀望。

第二,是租金回報率比餘額寶還低。

以黎孟的房子為例,380萬的房產,月租2500元,算下來年回報率僅1%,而餘額寶年化利率都有1.7%。

如今的樓市,買房收租的回報率遠不如把錢存銀行,當房東的收益還不如把錢放在餘額寶裡“躺賺”,這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


3

關稅戰三大暴擊,普通人錢包被捅破

我們客觀理性評論這場關稅大戰,其實對中國經濟將產生多方面的負面影響。

而這些影響最終也會傳導到樓市,給樓市帶來不小的衝擊。

我們看下面3條傳導路線。

第一條,是出口滑坡→企業裁員→房貸斷供。

資料顯示,每1%的出口下滑,就會拖累GDP約0.3%,這意味著1.5億外貿從業者面臨失業風險。

東莞的電子廠就是一個縮影,大量工廠裁員50%,工人老張原本每個月要還4000元房貸,現在卻只能靠送外賣來還債,生活陷入了困境。

大量失業人口的出現,使得房貸斷供風險增加,樓市的穩定性受到嚴重威脅。

第二條,是製造業萎縮→建材漲價→成本上升。

美國加稅導致中國鋼材等建材價格上漲20%,這就導致房子成本上升,而開發商為了維持利潤,只能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進一步加深新房價格與購買力之間的矛盾。

然而,現實卻是2025年一季度建材價格同比漲15%,但新房成交量卻跌了12%。

房子成本上升了,可買房的人卻更少了,樓市陷入了一種尷尬的境地。

第三條,是民眾購買力縮水→購房需求崩塌。

我們知道,2024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僅3.8%,說明人們的收入增長緩慢,購房能力自然也隨之下降。

而買不起房的人越來越多,樓市最大的剛需,普通民眾,正在逐漸失去購房的能力和意願。

一旦購房需求崩塌,樓市想要止跌回穩,壓力進一步增大。

可以說,關稅戰砍向出口,企業裁員如割韭菜,工人失業不敢生娃,樓市需求直接斷根。

你說這是利多?

我看是殺人誅心!

肉眼可見,關稅戰對樓市的負面影響,正在一步步顯現。


4

為何必須硬剛關稅戰

我們再說回到這次歷史性大事。

面對美國發起的關稅戰,我方一反常態,此次選擇了硬剛,這背後其實有著深刻的原因。

第一,是齊全的產業鏈不能丟,中國製造的命脈在此。

我們知道,中國面前是全球唯一產業鏈齊全的國家,出口占全球21%,在全球產業鏈中佔據著重要地位。

若輕易放棄陣地,越南、印度等國家就會迅速分食中國的市場份額。

一旦產業鏈丟失,中國製造業將遭受重創,經濟發展也會受到嚴重影響。

第二,是內需戰略不能崩,14億人要吃飯。

2024年消費對GDP貢獻率超過46%,內需對於中國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樓市此前過度發展,已經吸乾了居民存款。

如果再過度依賴樓市吸血,內需市場必然會受到衝擊,14億人的飯碗也會受到影響。

所以說,硬剛不是找死,是站著把錢賺了。

而放棄陣地就等於自殺,死扛到底相當於重生,中國脊樑不能彎,樓市泡沫必須戳!

從戰略角度看,中國硬剛關稅戰,是為了維護國家經濟的長遠利益。


5

送給普通人的自救指南

那麼,在這場關稅戰和樓市動盪的大環境下,我們普通人該如何應對呢?

這裡,送給大家三條鐵律保命。

請大家記住這“三不做、三必爭”。

先說三不做。

千萬別碰遠郊“智慧社區”,這類房子往往配套不完善,入住率低,很可能成為鬼城。

也別輕信中介“包過戶”的承諾,裡面可能隱藏著套路貸陷阱。

更不要為了追求高收益抵押老房,如今中小銀行已出現擠兌現象,風險極大。

再說三必爭。

爭現金流,砍掉非必要開支,讓存款比房產更重要,畢竟現金在關鍵時刻才是最可靠的。

爭政策紅利,比如申請共有產權房,北京已經供應了1.2萬套,這是普通人改善住房條件的好機會。

爭核心資產,一線城市地鐵房抗跌性強,在樓市波動中能保持相對穩定。

此外,還有及早“割肉”。

如果房價跌破首付50%,或者租金小於月供60%,那麼從投資角度看,我的建議是割肉。

理由是:房子不是傳家寶,在這種情況下,及時止損才是明智之舉。

當你急用錢時,會發現房子是廢鐵,而現金才是硬通貨,房貸再低也是債。

割肉保命,才是中年人的最高智慧!

總的來說,樓市沒有“救世主”,只有清醒的代價!

當你在售樓處聽著“抄底萬歲”熱血沸騰時,有人正用30年積蓄換來一張“查封通知”。

當你嘲笑鄰居斷供時,銀行催收電話可能下一秒就打到你家。

當你迷信“政策救市”時,開發商已捲款跑路。

記住:

你以為的避風港,可能是最後的屠宰場!

你期待的暴富神話,或許變成全家窒息!

當樓市褪去光鮮,最先倒下的,永遠是輕信專家忽悠的人! (高牛探)


最近長文
關於鉅亨號
「鉅亨號」是《Anue鉅亨網》以AI 大數據和推薦引擎所推出具影響力的自媒體社群平台,從投資理財為主題擴展到金融財經、房地產、汽車、數位虛擬貨幣、影音視頻及Podcast的數位生活圈。讀者可透過一面牆及個人化功能關注一天的大小事;對創作者而言更是一個直接能與1,000萬用戶互動的舞台。
最好用的投資平台,幫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標的
看真實的投資分享文章,跟隨達人腳步取得最佳利益
多元投資社群平台,掌握最新市場動態熱門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