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濫施關稅給市場造成強烈動盪,也嚴重損害了自身信譽。儘管華盛頓迫於壓力在保留10%所謂基準關稅的基礎上,對大部分國家和地區暫緩90天實施“對等關稅”,但有美國媒體總結,從各方反饋來看,都不買美國的帳。
“川普有90天時間達成150項貿易協議,沒人買帳”,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1日以此為題稱,川普暫停實施所謂的“對等關稅”(實際上並非對等)90天,給了他的政府3個月時間與數十個“據稱正在排隊談判的國家”達成極其複雜的貿易協議,但這一明確的貿易協議。文章隨後盤點了五大面向。
首先是股市。 CNN稱,繼周四再次遭遇大幅拋售後,美國股市目前似乎平靜下來。但股市投資者一直處於緊張之中,美國政府就關稅問題發表的任何聲明都可能引發暴漲或暴跌。在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129年的歷史中,收盤上漲或下跌至少1000點的次數僅有31次,其中4次發生在過去一周。標準普爾500指數在4月第一周下跌超過9%,創下2020年3月以來最大單周跌幅。目前美股仍遠低於4月2日白宮提出「解放日」關稅計畫之前的水準。
第二,從債券看,美國債券市場表現異常。通常情況下,債券價格在動盪時期會上漲,美國國債歷來被認為是最安全的資產。但這一次,美國債券價格不但沒有上漲,反而下跌,這主要是因為投資者對美國的貿易政策失去了信心。與價格走勢相反的美國國債殖利率周五一度飆升至4.5%以上。本周早些時候,該收益率還低於4%。這對市場而言是一次巨大的波動。收益率上升可能會損害美國經濟,因為許多消費貸款與國債收益率密切相關。
從其他媒體的報導看,由於美國信譽遭受重創,投資人對美國經濟越來越不看好,美國國債本周遭到大規模拋售。
美聯社報導稱,美國債券遭到拋售,引發了人們對美國的信心正在消退的擔憂。
第三,石油。 CNN稱,石油市場的交易情況好像美國即將陷入衰退。過去幾周,由於投資者擔心美國的貿易政策可能會削弱旅行、航運和運輸需求,油價大幅下跌。周五上午,美國原油價格一度跌破每桶60美元,接近4年來的最低點。
第四,美元。衡量美元兌一籃子貨幣匯率的美元指數周四暴跌2%,創下2022年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周五再度下跌0.9%,跌至3年來的最低水準。這在貨幣交易領域是一次巨大的波動。諮詢公司RSM首席經濟學家喬·布魯蘇拉斯表示:“由於美國資產失去信心和信譽,投資者和央行正在拋售美國國債和美元。”
第五,貿易協議。儘管美國政府對眾多國家和地區達成貿易協議表示樂觀,但貿易協議通常極其複雜,需要數年而非數月的談判時間。美國能否與中國達成協議不得而知,作為世界最大出口國,中國無疑是「房間裡的大象」。同時,經濟學家認為,儘管談判達成貿易協議對經濟有利,但大部分損害已經造成。 10%的「基準關稅」仍然存在,25%的汽車關稅和鋼鋁關稅依然存在,對墨西哥和加拿大部分商品25%的關稅仍然存在。正因如此,摩根大通和高盛表示,美國今年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幾乎像是拋硬幣。 (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