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務部加強推進內外貿一體化,幫助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並指導相關協會、大型商超和流通企業,發揮其各自優勢,幫助外貿企業擴大內銷管道。
京東、盒馬、抖音電商、快手等10余家電商平台近日表示,將依託供應鏈能力及直采等優勢,幫助外貿企業加速開啟國內銷路。
盒馬中國有限公司執行長 嚴筱磊:對外貿企業正式開放24小時綠色入駐通道,搭配高效率的物流供應煉網路、聯合開發自有品牌創新商品,協助中國優質的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我們歡迎百貨品類,包括家居用品、戶外運動、寵物、美妝、母嬰、康養等外貿企業進駐盒馬。
京東集團副總裁孔祥瑩:未來一年內,京東將大規模採購不低於2,000億元出口轉內銷商品,協助外貿企業快速開拓國內市場。開設外貿優品專區,透過流量傾斜,加速開啟國內銷路。
此外,永輝超市、華潤萬家、武商集團等企業也表示,將利用門市優勢,加速外貿產品上架速度。
華潤萬家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陶智欽:為優質外貿企業開通內銷“直通車”,使好商品能夠以最快速度上架與消費者見面;讓更多優質商品通過全國2000余家門店走進萬千家庭;聯合優質外貿企業開發自有品牌,釋放產能,共同為消費者打造優質好商品。
永輝超市相關負責人賀聰聰:截至4月12日下午4點,已收到超200封郵件,與超100家優質外貿供應鏈企業進入採購洽談。
眾行業響應“外貿優品中華行”
據理解,機電產品、紡織服裝、輕工家具、醫藥保健、五礦化工、食品土畜等6大全國性進出口商會以及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等5大行業及流通協會,將在消博會上聯合發佈倡議,響應「外貿優品中拓展管道」,協助優展企業。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馬增榮:利用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拓寬多元採購銷售管道,加強國際產能合作及分工協作、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
面對關稅的不確定性,這幾天,跨境電商平台也正透過加強補貼和扶持力度、提供解決方案等,以求降低外貿企業面臨的負面影響。
拼多多推出的“千億扶持計畫”,承諾未來三年擬投入1000億元,持續打造使用者、商家及平台多方共贏的商業生態。計畫特別強調加大對跨國中小商家的扶持力度,針對性幫助跨國商家穩定生產,降本增效,並應對出海風險。
拼多多公共事務部高級總監宋巍:我們有決心擔負起平台商家轉型發展的成本與風險,也有足夠的戰略定力應對外部市場環境的不確定性。
「千億扶持」計畫今年也將繼續加碼對「新質供給」和「電商西進」等項目的資源投入,「新質供給」幫助產業帶提質增效,「電商西進」則幫扶國內商家進一步開拓西部市場,擴大內需,積極參與國內市場大循環。業內人士表示,電商平台持續加強供應鏈建設,扶持新質商家,長期來看有利於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與服務。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 陳憲:風浪面前,他們來盡社會責任,通過自身的能力,自身利潤的避險,讓中小企業的貨品通過平台能夠以比較低的價格銷售,得到平台的補貼,我覺得都是非常好的行為。
關稅衝擊之下,擁抱內循環、開闢新的海外市場成了不少企業的當務之急。在浙江嘉興的一家家居生產企業,記者懂到,他們的年銷售額近九成都依賴美國市場。現在,這家企業快速調整策略,依託國內原有的30多家品牌門店,積極參與「以舊換新」的消費補貼,打響國內知名度。
浙江嘉興某家居企業行政總監 侯正賓:我們2025年計畫在國內再增加20個門店。同時,我們自己的研發團隊,每年都有1500個新的產品,按照老百姓的需求,來研髮質量更好、產品更優、價格更低廉的一些沙發款式。
浙江台州是中國塑膠製品之鄉,許多企業都從事外貿生產,其中約3成出口至美國。在主營聖誕裝飾品生產的塑膠製品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2024年公司產品出口美國的外貿訂單共1,500萬多美元,佔比超過外貿總產值的40%。
浙江台州某塑膠製品生產企業總經理余龍飛:關稅對整個出口的形勢影響是很大的。要嘛就是接受加稅的部分,價格給他一些優惠,供應商來承擔關稅。
面對挑戰,企業沒有選擇低價內卷,轉而加大創新。目前正在研發環保新材料、新工藝,同時設計融合了電子晶片、具備聲光電多功能的新產品,還計畫建立自主品牌,爭取更高的產品議價權。
浙江台州某塑膠製品生產企業總經理余龍飛:有些產品是東南亞現在暫時還沒辦法取代的。我們透過這種創新設計開發,引領整個產品的市場。
事實上,在今年4月前,有的企業早早就開始重新佈局市場。浙江諸暨的一家服裝企業,先前對美出口量佔出口總量的80%。而從去年開始,企業積極開拓歐洲市場,成效明顯,全年出口歐洲銷售額佔業務總量的36%。今年1-2月對歐訂單繼續保持穩定,目前出口額已達1,400萬元。
浙江諸暨某服裝有限公司外貿部經理孫龍:落實了數位化生產改造,我們企業的生產效率越來越高,訂單也更加多元化,市場越來越穩定。
除了浙江的外貿企業在積極尋找新機,近期,重慶的外貿企業也在想辦法應付。在重慶璧山區一家外貿企業的倉庫裡,堆放了一批摩托車,原本這些貨將要發往美國。
重慶某新能源公司負責人羅勇:最初10%關稅落地時,客戶還和我們商量,可以分攤成本,現在關稅這麼高,誰都無法消化。所以我們和客戶商量,暫停出貨。
與此同時,記者注意到,車間內一片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工人們正在加緊趕製一批即將發往歐洲的價值50萬美元的訂單。生產線旁,來自英國的客商蘇曼正在考察企業生產能力,準備簽訂價值500萬美元的訂單。
英國客商蘇曼:工廠的產品品質很好,品質很高,我們非常高興能合作,希望能長期保持合作關係。
重慶某新能源公司負責人羅勇:去年以來我們就在積極拓展歐洲及新興市場,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風險,預計今年對新興市場出口有20%增長。
加大產品研發是企業抵抗「出海」風險的另一條路。研發人員向記者展示了新研發的一款電動越野摩托車,它能適應各種複雜地形和惡劣環境,續航里程達到120公里。
重慶某新能源公司技術總監杜紅兵:我們這個產品在整個國際市場上很難找到同類替代品,海外定價權還是我們說了算,一台價格2萬多元人民幣,利潤還是可觀的,所以說,業務情況總體不受美國關稅影響。
記者調研發現,今年以來,當地多家外貿企業正通過技術升級,打造品牌,最佳化供應鏈,提升利潤空間。據重慶海關統計,今年1至3月,當地自主品牌商品出口542億元,成長14%,佔出口總值的56%。
重慶市璧山區商務委副主任龔茜:透過最佳化成本結構、產品品質升級、市場多元化,向高附加價值領域轉型,並藉此機會開拓更多新興市場,應對國際市場動態變化。
目前應當如何幫助外貿企業更好開拓國內市場?外貿企業本身又該如何應對一連串新的變化與挑戰?專家表示,在推動外貿出口轉內銷的過程中,國內消費市場仍擁有巨大潛力。以往,許多外貿企業對市場特徵和銷售管道的理解並不充分,因此下一步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幫助企業大力開拓管道。
對外經貿大學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院院長 屠新泉:我們的外貿商品品質很好。這些年一直在努力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現在需要加強來推動這項工作。一方面是由政府包括行業協會等去開展協調的工作;第二,國內的零售企業、分銷企業,可以在這方面發揮很大的作用。
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 白明:許多的電商企業拿出真金白銀去從外貿企業採購商品,為他們進入國內市場提供機會。而且在本屆消博會上,也專門開闢了這種為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的專區。我想這一系列的政策,有助於外貿企業在中國市場上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
專家也表示,在新形勢下中國外貿企業需要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從過去的價格競爭往產品、服務、品牌、技術、標準等綜合競爭方向發展,由規模驅動、成本驅動,向效率驅動、創新驅動轉型,加快數位化轉型和品牌化升級步伐,從而全面提升自身在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統計學會貿易數位化專委會主任 邵宏華:加快巨量資料、人工智慧技術在貿易全流程的應用,快速觸達全球市場與客戶。加速建立資料驅動、需求驅動、以銷定產、按需定製、隨需而動的全新商業模式、業務模式和管理模式,更能突破貿易壁壘和適應複雜多變的國際貿易環境。 (央視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