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印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9月12日,許家印的軍令狀又來了。

恆大集團復工復產保交樓週例會上,許家印說,目前恆大在全國的保交樓項目共計706個,已復工項目668個,未復工項目38個。在他上方的橫幅寫著:“大干苦幹拼命幹,為複工復產保交樓努力拼搏”。

不過,站在懸崖邊上的恆大,已經是難勒的馬。誰也不知道,“復工復產”的口號還要喊多久。

懸崖上的恆大

當初,恆大拿地有多激進,現在退地就有多瘋狂。

在房地產高速發展的時代,許家印選擇瘋狂拿地。2016年,我國土地儲備規模最大的房企,正是恆大。

截至2021年6月30日,恆大總土地儲備項目778個,分佈於中國233個城市,總規劃建築面積2.14億平方米,土地儲備原值為4568億元。

然而,自去年7月暴雷以後,恆大尚未開發的土地正在被無償收回。

此前,據不完全統計,自去年6月起,恆大系退出的地塊或項目已接近60處。這些地塊分佈在安徽、浙江、河南、青島、四川、海南等地。

其中,許家印的河南老家成為恆大退地最嚴重的地方。去年10月,雲台山恆大·養生谷項目12宗地(約1200畝)被收回;今年3月,恆大開封市運糧湖片區7宗未開發土地(約500畝)也被收回。

而收回的原因,多為欠繳土地出讓金、超過規定的動工開發日期。

除了退地以外,自去年7月1日,許家印個人已經拿出70億現金幫助恆大渡危機。

這70億元,是許家印通過出售個人資產換來的,如位於香港的別墅、位於深圳灣一號和廣州珠江新城自住的房子,以及私人飛機。

據悉,這些資金主要用於恆大兌付每月10%的理財產品、總部員工發薪、償還到期境內外公募債利息、推動全國各地項目復工復產等。

不過,70億元,對於恆大2萬億的欠債來說,可謂杯水車薪。對於恆大而言,這並非它經歷的第一道難關,卻可能是最難過的一關。

2008年,恆大也曾經歷生死一刻。彼時,恆大衝刺港交所在即,但在售樓盤僅4個,在建樓盤多達37個,回款情況令人擔憂。恰逢美國次貸危機席捲全球,“恆大恐怕無法渡過難關”的悲觀情緒瀰漫不散。

危急之時,許家印前往香港,與鄭裕彤等多位港資富商打牌。三個月後,恆大獲得5億美元入股,危機才得以解除。

然而,眼下,留給許家印的窟窿,已經不是“牌友們”可以補上的。

(圖源網絡)


恆大何以至此?

早前,恆大斥重金請來的“軍師”任澤平曾表示,自己任期內多次主動諫言降負債,反對多元化,卻被批評“格局不夠”。

瘋狂擴張,被認為是恆大失速的原罪。

恆大的第一塊地皮,價值1億元。當時,手上只有600萬的許家印,分期付款拿下這塊地皮,首筆支付500萬,剩下的100萬開工建設。建成之後,以低於市場價20%的價格出售,被一搶而空。

之後,這種粗放、土豪式的發展思路不僅在恆大的地產路上延續,也向其他產業蔓延。

2010 年,恆大上市不滿一年,許家印就豪擲1億元全資收購廣州足球俱樂部。

據字母榜統計,恆大中甲的首個賽季花費350萬美元引入巴西前鋒穆里奇;次年,恆大以1000萬美元引入阿根廷籍球員孔卡,打破當時中國足球轉會記錄;之後又花1000萬歐元的天價年薪請來世界級足球教練里皮。

恆大冰泉推出之時,許家印定下了一年100億、三年300億的銷售目標。三年後,也就是2016年,恆大冰泉被低價出售,此時恆大已經虧損近40億元。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佈局上,恆大同樣野心勃勃。

許家印曾表示,“要用3到5年時間,將恆大新能源汽車打造成全球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並提出3年投資450億、2025年實現年產銷100 萬輛,2035年超過500萬輛的目標,一年同時上馬研發15款車型。

截至2020年,恆大汽車3年累計投入474億元人民幣,虧損超183億元。

值得慶幸的是,在一片質疑聲下,恆大汽車的“恆馳5”已經開始量產。這對於苟延殘喘的恆大來說,稱得上是一些看得見的水花。

恆大汽車,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9月16日,恆大集團在官網宣布,恆大汽車的“恆馳5”在天津工廠正式量產,預售價17.9萬元。據官方透露,“恆馳5”將於10月開啟交付。

“恆馳5”是恆大汽車旗下的首款量產車型。據了解,該車型在去年12月30日實現首車下線,今年7月6日開啟全球預售。根據“恆馳”訂閱號,到8月初,“恆馳5”已拿下4萬台的預售數據。

(“恆馳5”新車)

“恆馳5”的官宣量產,對於深陷巨大困境中的恆大而言,確實是個好消息。畢竟,新能源汽車業務,已成為許家印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去年10月,許家印宣布了恆大化解風險自救的三大戰略決定:一是堅定不移、全力以赴實現復工復產保交樓;二是全面實施現樓銷售、大幅壓降房地產開發建設規模;三是10年內實現由房地產業向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轉型。

許家印提到,“10年內,完成由房地產向新能源汽車的轉型。未來,恆大的產業格局將迭代為新能源汽車為主,房地產為輔。”

不過,內憂外患之下,恆大汽車能否扛起大旗,仍難下結論。

正如一位在恆大工作多年的人士所說,“恆大汽車賣得好或不好,已經與產品力無關。”其認為,恆大汽車的未來,仍係於恆大整體的“起死回生”,也就是複工復產鏈條的全面盤活。

正如巨潮WAVE分析的,“母公司陷入債務危局,恆大汽車因拖欠供應商款項,被多方起訴追債,導致零部件供應不及時甚至存在斷裂風險,這應該是恆馳5量產延後的根本原因。”

如今,信任,成為恆大和所有利益相關方之間最為脆弱的一條連接線。對於恆大汽車而言又何嘗不是呢?恆大汽車的“好消息”,能給恆大帶來一些“暖意”,但就像70億元投進2萬億的債海中,始終是不夠的。最終,反倒是那70億元,被吞噬得無影無踪。(伯虎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