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蒸發500億元,「PC之王」英特爾告別憂傷2022

1月27日,春假假期的最後一天,英特爾交出了一份最近7年來最差的財報,營收140億美元,遠低於市場預期,同比下降了32%。在持續一年營收出現同比下滑的情況下,本季度英特爾首次由盈轉虧損,並且錄得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單季度虧損。

這引發了二級市場的恐慌。在財報發布之後的隔天,英特爾的股價一度跌近9%。到了1月29日,股價沒有好轉多少,徘徊在每股28美元左右。股價持續震蕩之餘,英特爾的市值一度下滑了80億美元(542億人民幣)。

對此,不少分析師傳遞出了消極的判斷——“這是我們職業生涯中見過最糟糕的報告”、“任何言語都無法描述或解釋這個歷史性崩潰”。

英特爾顯然意識到了二級市場傳遞的陣陣寒氣,給出的下一季度財報預測保守得令人震驚。據英特爾的說法,預計2023年Q1的營收為105-115億美元,大幅低於市場預期的預測。

如果成真,意味著這家公司將延續頹勢,成為過去15年以來最差的一季。

在過去PC時代,英特爾憑藉X86架構的高歌猛進,成為全球最賺錢的芯片公司之一。但如今,在ARM、 RISC-V新架構的狂轟之下,英特爾的行業壁壘被撕下了一個豁口,走到了懸崖邊。



CPU競爭激烈,"瓦解”英特爾


英特爾第四季度業績滑坡,主要是因為個人電腦、數據中心、邊緣計算芯片三項主力業務不佳導致:

財報顯示,英特爾個人電腦芯片業務(CCG)本季度的收入為66億美元,同比下滑了36%,值得注意的是,利潤同比下滑82%;數據中心和人工智能業務(DCAI)本季度營收為43億美元,同比下滑33%;網絡與邊緣事業(NEX)本季度營收21億美元,同比下降1%。

過去的一年,英特爾在內的芯片廠商生存環境艱難。在高通貨膨脹、硬件創新乏力、供應鏈受地緣政治衝擊的綜合作用下,消費電子行業用戶購買力減弱。根據Gartner數據,2022Q3 PC的出貨量同比下降了20%,是近30年來降幅最大的一次。

終端消費萎靡,上游供應鏈寒氣陣陣。客觀環境是英特爾無法改變的,而這家公司最大的隱憂還在於,前述三項占據了九成營收的業務,正面臨著嚴峻的外部挑戰。對此,英特爾CEO基辛格態度相當坦誠——在財報會議上,他直言,系“競爭同業持續擴大市佔率”所致。

具體而言,在數據中心市場,AMD勢頭強勁。AMD 2022年第三季度推出的第四代霄龍EPYC芯片強勢攻城略地,目前,AMD在X86架構CPU的市場份額從早前的10%攀升到20%以上。而英特爾業績頹勢的另一面是,AMD的CPU業務上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5%,貢獻了這家公司1/3收入。

與此同時,英特爾正遭遇ARM陣營一波又一波猛烈進攻。蘋果的M1芯片將“Wintel聯盟”聯盟撕開口子後,沉寂多年的ARM指令集找到了突破口;隨後,英偉達發布的Grace CPU芯片,又意味著ARM架構逐漸從強勢的嵌入式低功耗場景,向雲計算等高性能高功耗場景滲透。

而市場也給ARM架構給出了樂觀預測:Canalys一名分析師判斷,到2026年,ARM架構將佔領PC領域30%的市場份額、雲服務器市場50%的份額。

英特爾的困境遠不僅如此。在過去的幾年,RISC-V架構猛烈衝擊物聯網市場。相比X86、ARM架構,RISC-V雖然在生態和性能等方面尚且不足,但免費/開源/開放的特性,其實更適合AIOT設備碎片靈活的特點。

英特爾顯然已經嗅到了血腥味,2022年也是這家公司艱難革新的一年。

在PC領域,英特爾新產品(十二代酷睿)一定程度上抵擋住了AMD的攻勢,除此之外,英特爾還在對競爭對手“釜底抽薪”。一方面,英特爾此前宣布斥資28億美元加入RISC-V陣營,化敵為友,制衡ARM架構在物聯網領域的強勢發展;另一方面,AMD和英偉達在GPU領域壟斷多年,而英特爾在此前也推出了首個顯卡品牌Arc(銳炫),攻入了這兩家強勁競爭對手的腹地。

第二曲線前途未明,英特爾陣痛


為了盡力緩解這種業績惡化的影響,英特爾在過去一年也和多數互聯網公司一樣,降本來變相拔高利潤。比如通過營銷和銷售部門裁員20%的方式,或者提高設備的折舊年限等方式,減少折舊費、人員支出。

英特爾的目標是,在2023年實現30億美元的成本縮減,到2025年縮減成本的目標擴大到80-100億美元。但這些操作只是短期有效,要改善賬面,英特爾更長期的任務是佈局第二增長曲線。

摩爾定律已經發展到極致,早在2021年,英特爾野心伸向了更核心的晶圓製造業務(IFS),啟動了IDM 2.0戰略,在美國多個州投入百億美元建設芯片製造廠,計劃在近四年突破五個先進製程節點的研發。

英特爾的野心,也是美國晶圓製造野心的一角。美國在2022年已經決定將520億美元投向晶圓製造,英特爾是最大的受益者。但成本、人才和供應鏈將會是英特爾、甚至是美國晶圓製造業未來最大的掣肘。

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提出的觀點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在過去全球化分工的推進之下, 美國的芯片製造行業市場份額已經從九十年代的37%下滑到如今的14%左右,而要重新構建產業優勢,不僅需要一步步在本土從零基礎構建芯片製造產業,還要短時間內補齊相應的芯片人才,這些都意味著需要美國本土公司需要支付更高的產業發展成本。

此前有數據測算,在美國建設晶圓廠的投入,比中國國內高出50%。美國晶圓代工業務的困境,也是英特爾IFS業務未來的難題。但英特爾不得不做——在當前充滿不確定的芯片製造供應鏈領域,這不僅可以幫助英特爾避免產能掣肘,同時,對先進製程的深入把控,也將讓英特爾的CPU/GPU芯片產品迭代更快,更具競爭力。

“PC之王”英特爾一直是一家野心不小的公司。這家公司早已從CPU之外,一步步擴展芯片代工,擺脫台積電和三星依賴,再分拆GPU業務,與英偉達、AMD比拼。但在尋找第二增長曲線、制衡對手的過程中,英特爾短期內日子不會好過。尤其是,2023年的PC市場沒有明顯太大的回暖跡象,英特爾的轉型陣痛期還會再持續一段時間。(36氪)


再等等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