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在第七屆全球私募基金西湖峰會上,全球對沖基金巨頭橋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始人瑞·達利歐(Ray Dalio)分享了他對當前全球宏觀經濟周期運行的一些看法,還有他學習投資的一些原則。
達利歐認為,現在的世界有幾件事正在發生,包括巨額債務的貨幣化,我們一生中看到的最大財富和價值觀的鴻溝、所引發的巨大的內部衝突等。關於經濟,達利歐說,其在生產力提高的上升過程中,存在巨大的周期性波動,由短週期組成,相互影響,會形成大周期。它們的發生並不是注定要發生,而是可以管理的。
投資者需要後天訓練 將經驗歸納成原則
在達利歐看來,一個投資者不是天生的,他需要後天訓練,需要經驗,他需要學習,去練習他應對各種情況的反應能力,有些時候這些經驗會是相當痛苦的。
達利歐分享了他自己的故事和經驗。他年輕時當過球童打工,賺了錢去進行投資。很多人的第一桶金都是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這種累計方式雖然慢但也成就了他的第一桶金,但他認為,我們有更多更好的方式取得投資機會。
他還講到,當時他還是交易員的時候,跑到紐交所,試圖理解這瞬息萬變的數字到底代表了什麼。當時他就發現了一些規律,有些事情是周而復始、一而再再而三發生的,可以從中找到它們的規律。這裡面有很多事件我們是可以預測的,例如美元與黃金脫鉤等。
達利歐坦言,我們所學到的這些經驗都只是一生當中能夠碰到的幾個重大時間節點或獨特的轉變期,而不是全部,有些節點是我們無法預知的。所以他開始學習歷史,研究1500 年以來的大國興衰,包括他們的貨幣市場、經濟和其他優勢。
他說,當時從歷史上學習到了,這些通貨膨脹不是忽然之間冒出來的,而是有跡可循的。比如70年代有一波很大的通貨膨脹,當時大家覺得這個通貨膨脹會一直存在,不可能會終結,但實際上卻不是如此,因為這是動態的過程,它有正向作用力和反向作用力。但在當時大家並不知道這一點的存在。其實我們可以看到每十年就是一個反轉的開始,對通貨膨脹也是如此。
在1981年、1982年,達利歐計算了當時美國政府對外的借貸,主要藉給其他國家,超過他們能承受的範圍。這些國家因為跟美國政府進行借貸,他們的財政赤字水漲船高。這個經濟現像他之前已經預測到,也說了,但當時不被接受。所以達利歐也學到幾個寶貴的經驗,那也就是人性,人性是什麼?人性就是害怕犯錯,所以說這些社會上的、經濟上的改變,會改變我們每個人的行為模式,改變我們的思考模式。
達利歐認為,最重要的是經過這些正確或錯誤的經驗,我們可以從中吸取教訓。知道市場環境是會變的,也知道市場會上行也會下降,必須從自己的經驗當中找出規律並且學習。他也學習到能夠承受多高的風險,把他的原則寫下來一條條列在面前,這樣做決定的時候可以很好遵循自己所立下的原則,不因為事情的改變就隨之改變。學習把自己的原則付諸實現寫在你面前開始,這就是我們一生當中學習很重要的起點。
關於規則,達利歐還說,其不受時間限制,更不受地域以及文化的限制。現在是數字化的時代,他也將這些原則納入到公式之中,把它變成算法,所以在他做投資決定的時候,也會把這些算法納入其中。這就像下國際象棋的時候,把一些已經知道套路的招式進行歸納。如果一直這麼做,並且是有效的,其實可以去試試一直去使用它。當然在使用它的過程當中也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就好像我們可以在不同的市場中找到投資機會,同時也能看到一些不足之處,可以藉由錯誤的經驗去不斷積累自己。
當前世界正在發生的三件事情 經濟面臨短週期和長周期
談及經濟,達利歐指出,大部分時候可以看到當經濟下行時,只要市場表現疲軟,大家可能就會有財務上的損失,因為我們總是隨波逐流,2008年的金融危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當前的世界,有三件事情正在發生:
一是巨額債務的貨幣化,主要各國央行通過印鈔和發行貨幣來購買這些債務,也就是我們看到的金融體系現在的發展情況。上一次這樣的事件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以及40年代。
二是我們這一生當中可以看到最大的財富以及價值觀的鴻溝,所引發的巨大的內部衝突正在發生。這個很重要,因為它會觸及到人性以及思考模式的轉變,甚至會改變一個國家所做的決定,例如稅務政策等。這些價值觀的鴻溝會從個人慢慢延伸到群體、國家層面甚至是世界層面。
三是世界大國之間的問題。例如在1945年之後,可以看到美國在世界上尤其是金融市場上,站在一個主宰的地位上。所以說開始學習這些歷史的輪迴、歷史的轉變和更替,從歷史性事件中去發現規律。
達利歐在歷史研究中發現,由於生產力的提高,尤其是技術的進步,從長遠來看,情況會大大改善。技術的進步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學習歷史事件,去發現歷史規律,他看到影響規律的三大因素,包括生產力、短期週期和長期週期。
在這種上升趨勢的進化過程中,存在巨大的周期性的波動。這些週期性波動由短週期組成,它們相互影響,會形成大周期。這個大周期就是我們所說的好年景和壞年景。導致這種大周期的事件並不是根據時間線發生,而是有一定的因果關係。所以它們的發生並不是注定要發生,而是可以管理的。短週期一般是7 年加減3 年,長周期是120 年加減50 年。有一些短週期的事件,例如債務、疫情、戰爭。
達利歐說,還有一種改變叫做人類的自我革命,因為人類是有創新能力的,藉由這些創新能力試圖讓我們的生活質量有所提升。
他還分享了經濟周期的圖:這中間向上的斜線,就是一般由於技術推動的生產力提高而發生的改變。另外兩條線反映了短週期和長周期,它會圍繞這個上升趨勢有些大幅的波動。比如說短期的信貸債務的周期,也叫經濟周期或商業周期,包括經濟疲軟和通脹下降,稱之為衰退。這導致央行刺激信貸增長和經濟增長,最終會導致通貨膨脹,會使得央行收緊貨幣和信貸,然後再次導致衰退的信貸債務經濟的問題。這個週期周而復始,當今我們每個人都身處其中。
很多時候,許多短週期累計形成一個大的長周期。在這個週期過程中,債務率上升,負債變得太大的話,就導致債務減計和巨額債務貨幣化。這是一個大周期的大概情況。伴隨金融經濟周期的,還有各國內部的政治週期以及國家之間的地緣政治週期。這是因為經濟和政治之間會相互影響。
歷史表明,這三種力量如果疊加在一起,就會導致動蕩的過渡時期,導致巨大的國內和世界秩序的劇變。
達利歐還表示,可以看到,在中間這條上下波動的曲線,以及斜線上升的這條斜線,也就是短週期跟長周期的交差點,中間有一個巨幅下降,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就是一個能量積累的過程。例如央行可能會開始購入債務,比如國債,就是一個蓄力期,在這過程中會面臨很大的問題。
但是這樣的周期其實不會被很多人所看到,因為我們總是會被短週期所迷惑,進而看不到一個長周期的改變,例如曾經很多次在金融危機之前達利歐提出過他自己的觀點和警告,但是主事人總認為現在的情況是比較好的,比較健康,所以就忽視了潛在所發生的危險。
達利歐還說,除了思考國家內部一些經濟周期之外,更要考慮可能是國際性的周期,這是一般的投資人比較不常去有辦法完全透視的一種週期。
還有人類生活質量的提升,達利歐舉了中國的例子,從他最早訪問中國到現在,中國人均收入已經有一個大幅的提升,中國當時所面臨的這種週期性的力量跟現在所面臨的已經差得非常多,同時證明中間這條斜線的生長力還是從左下角慢慢上升到右上角,是符合週期性預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