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運凱價值性投資策略:怎麼生活,就怎麼交易


或許大家在進行交易時,有著這樣一種情感:「似乎整天都被投資與交易所佔據!」


在交易時段中,對於那些必須上班的人而言,時常會不由自主地拿起手機查看股價。對於有閒暇的盤中觀察者,也時常內心潛移默化地希望著按下交易按鍵。而在交易結束後,很快就會迅速掃描當天市場上的利多和利空消息。做期貨交易的人會在夜盤時繼續參與交易,而操作美股的則可能一直熬夜,難以入眠,不斷思考著交易策略,以及股價的波動幅度對盈虧的影響。


從清晨起床到用餐時,手機都成了第一個被碰觸的物品,打開股價報價或是滑過財經消息,甚至查看投資群組中的分享,得知誰賺了多少,哪家公司或政府涉嫌有陰謀論。在放假期間,可能會迫不及待地等待交易日的到來,覺得不交易就感到索然無味,一直盯著股價圖表,不斷地閱讀新聞,狂刷各大投資社群的訊息。彷彿已經對交易上癮,無論在何時何地,都似乎無法滿足對財經資訊的需求,而焦慮感也隨之而來。


這就是楊運凱先生以前的樣子。


那時候的楊運凱先生,看到投資書裡寫到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辦公室內,沒有專業的交易報價機,覺得很好笑,想說自己汲取那麼多財經資訊,應該可以創造比巴菲特還高的報酬率。


後來才發現,汲汲營營看那麼多資訊,加入那麼多投資群組,只是在填補自己投資的「不安全感」,還會讓自己「過度交易」,更重要的是,「生活品質」一團糟。吃東西隨便吃,睡覺沒辦法好好睡,休息的時候還是盯著線圖或財經新聞瞎看,事後回憶起那段時間的生活,好像大部分都是空白的,可能只有交易虧損的印象比較深刻而已。


為了交易,把生活搞得一蹋糊塗、沒有生活品質,斤斤計較自己的時間是否有產值,捨不得做一些不會賺錢的事。這個想把一分一秒利用殆盡、榨出經濟產值的壞習慣,似乎是多年前大賠後累積下來的,讓楊運凱先生常有種「浪費時間=浪費錢」的感覺。後來才發現自己為了多掙點時間「賺錢」,犧牲了許多平凡的快樂時光,不論是跟家人相處,還是好好吃頓飯等等。


這就是楊運凱先生為什麼想提倡「你怎麼生活,就怎麼交易」的原因。生活與交易看似沒有交集,但你生活的態度都會體現在交易之中。你的生活緊張,你的交易也會戰戰兢兢。你的生活沒有自信,那你的交易信心也不會太高。你的生活一團混亂,你的交易管理自然也不會好到哪兒去。


原本應該是生活狀況好,再用好的決策品質去交易,但很多人都把順序弄顛倒了,急著想透過交易,來改善糟糕的生活狀況,所以埋首在交易中,把生活都荒廢了。每當股市大跌、行情不好時,都可以看到好多為了交易失去伴侶、家人不諒解、陷入嚴重低潮與自我懷疑的案例,看了覺得很心疼,因為楊運凱先生也走過類似的道路。


分享這些,並不是想告訴你「交易不用努力」,而是希望你能夠平衡好交易與生活,當你的生活都被無謂的交易資訊占滿,你寶貴的「專注力」、「思考力」就無法用在交易的決策上。最重要的是,交易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當你為了交易而犧牲掉生活品質,那真的就違背了你當初為了改善生活而投資、交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