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手機2024年前兩週銷售第一!中國智慧型手機品牌包辦全球三至十位!

研究機構Counterpoint公佈統計數據,2024年前兩週,華為登頂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銷售榜首,這也是自2019年之後,華為首次重奪週銷售冠軍寶座。


機構表示,華為搭載自研麒麟9000S晶片的Mate 60系列是近期驅動成長的關鍵因素,此外華為強大的品牌忠誠度以及HarmonyOS作業系統的成功推出,也為其助力。中國智慧型手機廠商持續發力大於600美元(約4,315元人民幣)市場,華為領跑。

Counterpoint統計,2023年中國高階智慧型手機市場成長27%,蘋果憑藉2023年上半年出色的表現保持市場領先地位,然而從2023年第三季起,蘋果的市場份額被華為和其他中國品牌蠶食。

機構認為,當前市場競爭依然激烈,除了華為強勢回歸之外,小米、OPPO、vivo等中國品牌也在高階市場不斷推出新機型,挑戰蘋果和三星等國際巨頭。

另根據研究機構BCI統計,2024年首周手機啟動量排行,華為同樣奪得第一,達到107.3萬台,蘋果、榮耀、小米、vivo位居第二至第五。研究機構TechInsights最新報告顯示,2023年第四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年比他反彈7.1%,達到3.17億部,結束過去9個季度的低迷。其中蘋果出貨量7,180萬部,以22.6%的市佔率高居榜首,三星出貨5,310萬部,市佔率16.8%位居第二。中國廠商包辦第三至第十位,小米以12.8%的份額、超4000萬部的出貨量領先,年增幅22.6%。


第三至第十位分別是:小米、傳音、vivo、OPPO(含一加)、榮耀、聯想-摩托羅拉、華為、realme。其中傳音年增幅64.9%,專注於非洲、中東、亞洲、中美洲和拉丁美洲市場,擁有大量批發價低於100美元的價格實惠的智慧型手機型號。華為年增幅達84%,主要得益於Mate 60系列推動,華為在第四季再次進入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前五名,出貨量在2023年全年位居全球第十。


華為手機正在重新奪回高端市場份額。

根據Counterpoint中國智慧型手機週銷售模型追蹤最新數據,華為在2024年的前兩週以智慧型手機銷售第一的位置強勢回歸中國市場。自2019年受制裁以來,華為的銷售份額一直在下降,此次登頂標誌著其首次重獲冠軍寶座。

目前,高階手機的市場佔比正不斷提升,日益成為手機廠商的角逐重心。根據GfK的數據,2019年中國手機的平均價格為2,685元,而2023年第三季平均價格已達到3,480元,主要原因是高階手機出貨佔比提升,以及低階市場的萎縮。

而在高階市場,國產手機正不斷提升市場份額,靠著折疊螢幕手機以及AI技術、自研作業系統等方式找到「高階突破口」。 Counterpoint報告表示,從2023年第三季開始,蘋果的市佔率開始被華為和其他中國品牌蠶食,預計中國品牌將在高端市場繼續發力。


華為手機銷量重奪第一

去年8月底,華為Mate 60系列的強勢回歸,讓蘋果在高階市場的市佔率面臨挑戰。 Counterpoint數據顯示,2023年第四季度,中國智慧型手機銷量觸底回升,較去年同期成長6.6%,其中蘋果手機銷量較去年同期下滑9%,華為銷量較去年同期成長71.1%,小米和榮耀均維持強勢成長。

為何華為能夠實現手機銷售的大幅提升? Counterpoint認為,華為搭載其自主研發的麒麟9000S晶片的Mate 60系列是華為近期成功的關鍵驅動因素。此外,其強大的品牌忠誠度以及HarmonyOS 作業系統的成功推出也成為助力。

BCI數據顯示,華為是2023年9月以來成長動能最強的廠商,2023年8月29日「先鋒計畫」發表Mate 60系列新機後,華為手機銷量迎來快速成長,四周時間的年增速分別達到91%、46%、83%和95%。華為手機的銷售份額也由Mate 60系列發布前的10%左右增長至W40(第40週,10月2日—10月8日)的19.4%。

「近年來,華為、小米等國內品牌在手機技術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如相機技術、快充技術、螢幕技術等,這些創新提高了產品的整體競爭力。同時,國內品牌也加強了品牌建設,提升了消費者對國產手機的認同感。」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實際上,除了Mate 60系列之外,在折疊螢幕手機領域的強大「統治力」也成為華為市佔率提升的關鍵。根據BCI數據,2023年第四季度,中國折疊螢幕手機市場品牌份額排名中,華為以51.23%的市佔率排名第一,榮耀和三星分別以15.54%、15.23%的市佔率排名第二和第三,其次是OPPO、vivo和小米。

天風證券研報表示,智慧型手機方面,持續看好中國市場折疊螢幕手機銷售量高速成長,成為高階手機迭代的方向。國產主流品牌入局,中國折疊螢幕手機市場發展迅速,2024年預計出貨量1,000萬台左右,第四季折疊螢幕手機市佔率華為快速上升。


中國手機品牌衝擊高端市場

2023年,是蘋果在全球市場首次奪得第一的一年。根據IDC數據, 2023年蘋果手機全球市佔率達到了20.1%,首次超越了三星電子的19.5%,奪得全球第一。

不過在中國市場,蘋果卻面臨市場佔有率被蠶食的困境。 IDC中國高級分析師郭天翔表示:「本次iPhone 15系列產品本身升級幅度對於中國消費者的吸引力有限。而中國品牌在旗艦產品上競爭力有所提升,不光是華為的回歸,小米14系列、vivo的X100系列、榮耀的折疊屏系列都對蘋果的市場表現形成了較大的壓力。高端消費人群對於國產旗艦產品的認可度也越來越高。”

事實上,國產手機品牌正逐步探索出屬於自己的高階化之路,而折疊螢幕手機就是重要方向。按IDC預計,2024年中國折疊螢幕手機市場出貨量接近1,000萬台,年成長將達53.2%。

而這將為螢幕、鉸鍊等產業鏈企業帶來發展機會。國金證券研報認為,折疊螢幕手機的顯示面板為OLED,由於折疊形態的要求,折疊手機不僅使得AMOLED 螢幕增加為原來的3倍,而且由於良率有待提升,預計未來折疊手機將大幅消耗AMOLED產能。

據了解,先前小米、OPPO、vivo等國內手機品牌多採用三星供應的螢幕。目前各品牌均開始實行國產化替代,如OPPO A2 pro搭載維信諾獨供的6.7吋OLED螢幕;小米14 OLED直屏由TCL華星獨供;vivo X100系列的AMOLED面板由國內面板廠維信諾和京東方供應。

除了折疊螢幕這種手機形態的變革之外,許多國產廠商也在發力AI大模型、自研作業系統等領域。具體來看,華為的Mate 60系列接入盤古大模型,小米14系列搭載的澎湃OS作業系統中植入本地大模型,vivo X100配有70億參數藍心大模型,榮耀發布“魔法大模型” 。

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認為,AI將成為國內手機廠商在5G和折疊屏以外最重要的創新點,將有力推動高階手機市場的成長。端側AI能力的提升有利於刺激新一輪的換機週期,提升手機的單機價值量。

除了技術方面的突破之外,持續提升的性價比也是中國品牌手機衝擊高端市場的重要優勢。全聯併購公會信用管理專業委員會專家安光勇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消費者目前更加註重性價比,從而轉向性能優異且價格相對合理的國產手機。國產手機品牌在技術創新和產品功能上的持續進步,使它們在高端市場更具競爭力。”

IDC認為,隨著國產供應鏈的技術能力不斷提升且一直以來具有成本優勢,各品牌廠商與國產供應鏈在技術預研階段即開始深度合作,共擔投入與風險,打造更多客製化產品。晶片、螢幕、CMOS、儲存、電池、屏下指紋、玻璃蓋板、機身材料等自研技術及國產供應鏈使用比例可望持續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