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城市500強中國區大排名


3月20日,城市排名研究機構GYBrand發布了2024年度的《世界城市500強》排行榜。這一榜單不僅僅是一份普通的排名列表,它更是一次對全球500強城市品牌價值的全面展示與深度剖析。 GYBrand並未簡單地以城市的GDP或人口規模作為唯一衡量標準,而是巧妙地結合了經濟實力、商業環境、基礎設施、生活品質、國際聲譽以及發展潛力等多個關鍵指標,對全球城市進行了綜合而細緻的評估。

一、整體趨勢

從區域分佈的角度來看,歐洲城市以181個的數量獨佔鰲頭,顯示出其深厚的都市發展底蘊。緊隨其後的是亞洲,共有161個城市入選,充分展現了亞洲地區城市化的快速勢頭。中北美及加勒比海地區以88個城市排名第三,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則分別有33個、24個和13個城市入選,呈現出多元而豐富的地區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亞洲地區在新增城市數量上表現最為搶眼,新增了8個城市,而歐洲則出現了5個城市的減少,成為減少最多的地區。這變化趨勢,用一句話概括便是「東升西降」。東半球,特別是以中國、印度和非洲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正以驚人的速度崛起,而傳統的西半球,尤其是歐洲、大洋洲和北美洲,則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衰落的跡象。

從國家分佈的角度來看,美國以56個城市的數量雄踞榜首,展現了其全球城市的強大實力。緊隨其後的是中國,以53個城市的上榜數量位列第二,充分彰顯了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和國際影響力的日益提升。德國、英國、日本、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等歐美傳統強國也均名列前茅,各自擁有相當數量的世界級城市。

儘管歐美強國依然佔據主導地位,但我們也欣喜地看到像中國和印度這樣的新興經濟體正在快速崛起,展現出強大的發展潛力和活力。同時,日本作為一個兼具東方和西方文化的國家,也依然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動能。

接下來,讓我們專注於前十名城市。紐約和倫敦依舊穩坐第一和第二的寶座,繼續保持它們在全球城市中的卓越地位與顯著優勢。而新加坡則展現出了驚人的上升勢頭,一舉躍升至第三名,相比去年上升了兩位。

緊隨其後的是巴黎和東京,這兩座城市同樣擁有著不可忽視的國際影響力。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這次成功超越了東京,首次佔據了亞洲最強城市的地位。

洛杉磯穩坐第六名的位置,香港則在此次排名中超越了上海,位列第七,上海由於前兩年疫情的影響,排名下滑至第八,北京則上升一位,來到第九名。

值得一提的是,首爾在此次排名中上升幅度最大,一舉躍升六位,成功躋身全球前十名。這也是首爾首次進入全球前十,標誌著亞洲城市的快速崛起和全球影響力的不斷擴大。

在亞洲城市中,新加坡、東京、香港、上海、北京、首爾共佔了六個席位,且大部分城市排名都上升。這充分展示了亞洲城市在全球範圍內的強勁發展勢頭和巨大潛力。相較之下,歐美城市如紐約、倫敦、巴黎、洛杉磯等整體保持穩定。我們可以看到近些年亞洲東方新世界的城市正在快速崛起,成為全球城市發展的重要力量。

二、中國城市排名

下面我們來看看中國城市的表現。上海、北京、廣州、深圳這四大一線城市依然穩居榜單前四,排名毫無懸念,也符合大家對這四座城市綜合實力的普遍認知。

而第五名的爭奪則顯得特別激烈。在這次排名中,杭州成功摘下「第五城」的桂冠,相比其GDP排名上升了三名。原本在GDP排名中佔據第五位的重慶,則滑落至第八名,與杭州的位置互換。

第六名則被成都佔據,而原本在GDP排名中位列第六的蘇州則下滑得較為顯著,降至第九位。南京則名列第七,相較其GDP排名上升了三位。緊接著的重慶、蘇州和武漢分居八、九、十名。

整體來看,中國前十名的城市基本上可以分成兩個梯隊。第一梯隊自然由上海、北京、廣州、深圳這四大一線城市組成,它們的綜合實力與國際影響力均處於國內領先地位。而第二梯隊則由杭州、成都、南京、重慶、蘇州、武漢這六座二線城市構成,這些城市在GDP排名中同樣位列前十,且在此次排名中也穩居前十,它們之間的排名雖然每年都會有小幅度的變化,但整體實力均不容小覷。

後十名的城市可以被視為第三梯隊,它們之間的實力差距並不顯著,整體排名與我們日常所見的國內城市排名較為接近。 GDP在排名中仍佔據重要地位,在11至20名的城市中,僅東莞和西安的GDP排名在20名以外,其餘城市均位於GDP排名的前20名。因此,從整體來看,這份排名非常客觀,涵蓋了大部分熱門城市。

總的來說,《世界城市500強》排名還是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它不僅綜合了多個維度對城市進行評估,也反映了全球城市的發展趨勢和競爭格局。各位朋友,你們對這份排名有何看法呢?歡迎在留言區留下你們的寶貴意見,一起探討城市發展的未來趨勢。

(陳博每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