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人均GDP只有美國的六分之一,實質差距真的這麼大嗎?

人均GDP之謎

人均GDP是個玄學,在我們的媒體宣傳中,阿根廷是個國民經濟反覆崩潰的典型失敗國家,國內好像也沒有什麼高大上的產業部門,可是人家2023年的人均GDP1.37萬美元,比中國人均1.27萬美元還高,再看看阿根廷上面還有一個俄羅斯,人均1.53萬美元,印像中它被美國制裁,樣樣都依靠中國製造。

再看看人均GDP最高的幾個國家中,百慕達群島?愛爾蘭?冰島?就這?

但你要說這個東西不準,它又是明文寫進國家的遠景發展目標中的:2035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一般是加拿大、英國、法國、日本、意大利、韓國的水平,3萬到5萬美元──到底要怎麼達到?



做投資,特別是做全球資產配置,要對國家經濟結構有一個理性的認識,既不能閉上眼睛當「中必贏」黨,也不能忽略了中國尚未充分發揮的成長潛力。

本文就拿兩個國家來分析一下人均GDP這個指標的一些特點,包括三個問題:

1. 為什麼盧森堡是人均GDP最高的國家?

2. 為什麼產業部門健全的中國,人均GDP跟阿根廷差不多?

3. 中國人均GDP跟美國最大的差距在哪裡?

從黃浦區,到盧森堡

要理解盧森堡的人均GDP,可藉助我們較熟悉的上海各區人均GDP的特性:

2023年,上海人均GDP前三的區為黃浦(61.9萬)、長寧(33.62萬)、靜安(30.28萬),倒數前三的區為崇明(6.19萬)、寶山(7.96萬)、松江(8.92萬)。

最高的區剛好是最低區的10倍,當然,崇明是上海規劃的保留地不談,事實上,黃浦區和寶山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的差別絕對沒有這麼大,為什麼人均GDP差了9倍呢?

有兩個主要的原因。

對大部分上海白領而言,寶山和松江是用來睡覺的區,黃浦、長寧和靜安都是用來工作的區,所以消費創造的GDP一部分留在寶山、松江,工作的所有GDP都留在了“黃長靜”,但計算人均時,卻把“分母”全部貢獻給了常住地點寶山和松江,“黃長靜”的人均就被人為拉高了。

上海還有兩個典型的反例,普陀區絕大部分都在中環內,但在區域發展規劃上,過於側重居住功能,產業不足;嘉定區幾乎都在外環外,但依托汽車產業鏈,很多人工作生活都在嘉定,最終,普陀區人均GDP只有嘉定的75%。

所以第一個原因就是數字遊戲,如果一個國家或地區很多勞工都住在外國或外區,人均GDP自然就高了。

不過,黃浦的人均GDP可以說高得離譜,幾乎是第二名長寧區的兩倍,也是中國人均GDP最高的區,力壓北京西城區,遠超坐擁騰訊的深圳南山區,如果單拎出來成為一個“黃浦國”,將超越卡達和新加坡,排名全球第五,所以不只是人口的原因。

還有第二個原因。

一般人對黃浦區的印像是外灘和南京路商業街,但這種景點只是圖個城市名片。

GDP依支出法可分為投資、消費、政府支出及淨出口四部分,消費在同一個城市拉不開差距,政府支出跟人口正相關,真正能拉開差距的只有投資,而金融屬於典型的投資相關的產業。

黃浦區真正厲害的是金融業,佔了44%的GDP,而號稱金融中心的浦東新區僅佔31%。金融是典型的資本密集產業,以上海的整體數據為例,人均GDP為19萬,但金融業員工的人均GDP達到了184萬,以1.8%的人口,貢獻了18%的GDP。

所以,黃浦區人均GDP全國最高的原因有兩個:金融產值佔比非常高,而且在此工作的很多人都不算在「人均」內。

而全球人均GDP最高的盧森堡正是這麼來的。

盧森堡位於法國、德國和比利時三國交界處,以前是歐洲的鋼鐵之都,擁有全球第一大鋼鐵公司米塔爾集團,但現在自然競爭不過中國,讓位給了寶武集團,目前它的工業產值僅佔11%,真正的第一大產業是金融業。

盧森堡是歐盟第一大金融中心,也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基金管理中心,由於盧國法律對金融機構非常友好,包括稅收減免,資金批准速度快以及披露要求低,導致盧森堡成為了歐盟內部著名離岸金融中心和避風港,大型金融跨國集團也常把歐洲總部放在這裡,包括工銀、農業、建行和支付寶。

再看人口,66萬常住人口,卻另有15萬以上的「跨境工作者」,即居住在物價相對較低的歐洲其他國家,但每天到盧森堡和瑞士上班的人,跟住在寶山,工作在黃浦一樣。他們不算在「人均」中,至少把人均GDP拉高了20%。

在人均GDP排名前十高的國家中,至少有百慕達群島、愛爾蘭、瑞士、新加坡、冰島是這兩個原因之一;而像卡達這樣的石油資源國,其實也是依靠某個資源密集產業加上很少的人口,達到高人均GDP的。

但這個榜上更多的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卻不是這個原因,因為人口太多了,單一產業託不起來。

還是以上海為例,浦東新區的金融產值是黃浦區的3倍多,但常住人口是黃浦的11倍,所以浦東較高的人均GDP除了金融,還要靠佔24%的製造業,23 %的資訊服務業,等等。

黃浦可以學盧森堡、瑞士這樣的國家,浦東新區的經濟結構只能像美國、德國這類大國,而本文要分析的阿根廷,正是在向綜合發展型國家的道路上迷失的。

阿根廷的GDP心電圖

先前有一種說法是阿根廷的人均GDP是以官方美元匯率計價,所以被高估了,但目前阿根廷的匯率已經趨於穩定,黑市價格只比官方價便宜10%,所以這個理由影響不大。

阿根廷經濟發展水準確實不低,是G20的成員國,所以人均GDP一直不低。我們對阿根廷比較落後的印象主要是因為他們的GDP波動太大,每隔幾年就來一次負成長,像心電圖一樣。如果我們也像阿根廷這麼大的波動,就算總的GDP成長不變,感受還是很糟糕。



另一個原因是,阿根廷最有優勢的產業是農業和採礦,阿根廷是全球第二大玉米、高粱出口國,第三大大豆出口國,以及小麥和牛肉第五大出口國;而採礦業在礦業雜誌《MINING JOURNAL》統計的世界礦產資源排行榜中名列第六。

但阿根廷人口4,600多萬,是典型資源國卡達的15倍,這兩個產業又都是初級品,GDP產出效率有限,加起來才貢獻了12%的GDP,而卡達的能源業的佔比就高達60%,所以資源再豐富也很難托起阿根廷的人均GDP。

從經濟結構來看,阿根廷的第一、二、三產業佔比分別為7%,30%和62%,有一定的製造業基礎,相對而言還是很平衡的;

與中國,2023年三個產業佔比分別為7.1%、38.3%及54.6%。我們的工業生產增加值佔比更高,阿根廷第三產業的貢獻高於我們。

由於第三產業可以分為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所以要搞清楚是哪一部分佔比更高,則要看GDP的另一種分類方法——支出法。

依經濟部門分類是生產法,著眼於價值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而支出法這個統計角度則是忽略中間品,只看最終的商品是被誰(或以什麼形式)買走了?

支出法把GDP分為四個部分:GDP=投資+淨出口+居民消費+政府支出。

以下是阿根廷的GDP結構,可以看出,阿根廷確實是個不太可靠的國家,這四年的變化很大,從淨進口變成淨出口國,消費支出猛降近8個點。



不過,整體消費支出,包括居民和政府,仍高達76.3%。

比較中國的結構,2023年,轉換成支出法的GDP佔比,投資、淨出口、居民消費和政府消費分別佔比為:43.4%、3.2%、37.2%、16.1%。

龐大的差異體現在投資和居民消費上,中國的總消費支出佔比只有53.3%,居民消費更少。

由於中國跟阿根廷不但人均GDP類似,人均國民所得也類似,可以想像成,阿根廷人的消費開支比我們高了60%,而我們把少消費的錢變成儲蓄,最後形成投資。

各國的GDP構成有一個規律,消費貢獻佔比高的國家,要么是生產力水平比較落後的國家,大部分錢都用來解決溫飽問題,要么是發達國家,西方發達國家的最終消費在國民經濟中的份額基本上都不低於70%,美國更是超過了80%,主要原因是服務產業貢獻的GDP更高,阿根廷無疑更接近後者。

而介於這兩者之間的國家,如果GDP成長較快,往往透過降低居民消費佔比,加大投資(儲蓄)的佔比,這也是亞洲國家的高增速階段,包括日本、後來的中國和現在的越南印度都會經歷的過程。

阿根廷的人均GDP是發展中國家的水平,但消費又是已開發國家的結構,這個數據體現的反差,許多在阿根廷生活過的人都能感受到:

居民的收入不高,但消費水準不低,動不動就惡性通膨;

農業礦業這些優勢產業缺乏投資,導致這些資源延伸的製造業欠缺,大量生活必需品要靠進口,常常成為貿易逆差國;

國家福利項目多,但供應水準低下,極不穩定;

政府嚴重赤字,為了“搞錢”,經常國有化外資投資,虛報通膨率、操縱能源價格。

原因在於,阿根廷早在幾十年前就曾進入已開發國家的行列,GDP最高曾全球排名第六,後來因為經濟發展水準停滯被其他國家超越,但消費習慣卻是能上不能下的,福利也是剛性的,許多阿根廷人仍然以已開發國家自居,這也是進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的通病。

從阿根廷的例子可以看出,人均GDP這個指標確實有點問題,特別是在消費支出的計算方法上,可以靠過度消費來抬高GDP,這會導致其中的服務價格虛高。

這也是很多人認為中國的GDP被低估的原因之一。

中國的人均GDP被低估了嗎?

服務價格的差異,是GDP計算中最有爭議的地方。以一次男士理髮的價格為例:

西北農村,10塊;

上海市中心城區,50塊;

美國:300塊(換算成人民幣)。

同樣是理髮,生產者付出的勞動都差不多,消費者收穫的價值也差不多,但在上海創造的GDP是西北農村的5倍,在美國創造的GDP是上海的6倍,這合理嗎?

上海理髮價格高於西北農村的部分,主要來自於房租和人力成本,上海的房租和勞動的價值是不是也比農村高出很多倍呢?

這就是「購買力平價理論」認為已開發國家的GDP被高估的原因,根據這個理論,中美的GDP差距沒有那麼大。

不過,「購買力平價理論」是有缺陷的,是不是被高估,就取決於你如何理解「價值」這個詞。

商品可以分為本地化和非本地化的,上海的大米跟其他城市差不多,因為大米是非本地化的,上海和西北賣的都是同樣的東北大米;而理髮這一類服務商品,供給和需求都是本地化的,不同地區的商品不可取代,可以認為是不同的商品,包括了不同的勞動力和地租。

以勞動力為例,為什麼理髮師要從農村到城市來找工作,因為同樣程度的勞動,城市可以給予更高的工資,消費者也願意付出更高的價格。

那為什麼城市可以給更高的薪水呢?因為城市的產業資源密集程度高,通俗地說,大部分商品單位生產成本更低,利潤更高,可以分配給員工的薪水就高。

理髮這種服務性的第三產業,利潤來自其他產業的二次分配,利潤率取決於其他行業的利潤率。美國理髮師收40美金,不是理髮技術比較好,而是因為顧客所工作的其他產業的利潤高。所以,也可以說,同樣的理髮師,在上海的價值鏈中分配到的價值,高於西北農村──土地也是一個道理。

從這個角度理解「價值」,你也可以認為上海和美國的服務消費的GDP沒有水分,那是其他產業高利潤的二次分配。

那麼,為什麼上海、美國這些產業的利潤高呢?是因為低利潤又可以全球化的產業,在上海和美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被漸漸淘汰了。

從棉花,到布,到服裝生產,到服裝設計與品牌,到銷售,這條服裝產業鏈,利潤分配必然是不均等的。為什麼不均等呢?因為製造環節可以轉移到海外人力成本更低的國家,而銷售和品牌無法轉移,設計表面上可以轉移,但它依託的設計師資源又是本地化的,實際上也不能轉移。

一個國家想要提高人均GDP,就要不斷把產業轉移到人均利潤更高的方向上,但這種轉移又受到人口規模的限制。

小國可以在人均利潤更高的產業中,找到一個自己相對有資源禀賦的領域,比如盧森堡找到了金融業、卡達依靠石油,但人口眾多的大國家靠單一產業提升,一定會遇到瓶頸。

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資源遠比卡達豐富,但人口是卡達的12倍,所以人均GDP也遠低於卡達,但憑藉著較大的經濟體量,沙烏地阿拉伯的經濟部門更健全。

目前,中國已經建造了全球最健全的產業鏈,沒有之一,但我們的人均GDP仍然只有美國的六分之一,由於規模太大,我們的產業升級之路上,又處處遇到各種障礙,先進半導體設備不能買,有優勢的產品又不能直接出口,我們的人均GDP提升的路徑又在哪裡呢?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