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貶值是日本十餘年來的國策,符合日本大企業利益

美國「收割」日本,成了2024年初的一句流行語。

眼看著日元年平均匯率從安倍晉三政權末期的109日元兌換1美元,下滑到了2022年岸田文雄上台後的131日元。而2024年4月24日,已經突破了154日元防線。

這裡不談菅義偉政權時期的年平均106日元的匯率,只是和安倍時代比,現在的匯率也已經貶值了將近30%。

日本中央銀行總裁植田和男似乎沒有太著急,財政大臣鈴木俊偶爾會出來發表一點威懾的言辭,卻沒有具體的動作。

中國網路上的「收割」論,真讓人如坐針毯,但日本為什麼一點都不急呢?


|美元對日元的年平均匯率

豐田、優衣庫獲得破天荒的企業效益

這裡我們先分析一下在日本具代表性的企業豐田及優衣庫,所受到匯率的影響。

首先看豐田。2024年年初,豐田汽車的股價連續5天升值,到1月23日,其市價總額達到了48.7981兆日元(約22922億人民幣),創下歷史最高,大大超過了泡沫期日本電信電話公司NTT的最高值(1987年5月11日,48.6720兆日元)。

豐田在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2023年度銷售額為43兆日元,營業利潤4.5兆日元。2024年4月1日到2025年3月31日的2024年度,該公司的銷售額、營業利潤無疑能超過2023年度,再上一個台階。

何以敢這樣下結論?

除了豐田有在歐美銷路甚好的混合動力車之外,日元匯率的持續下滑,保證了豐田能賺得缽滿盆滿。

我們簡單做個計算。

假設豐田汽車在美國銷售一輛車為3萬美元。2019年日元對美元的年平均匯率為109日元,豐田賣一輛車獲得327萬日元。但2022年下滑到131日元後,同樣的一輛車,豐田得到了393萬日元,而2024年的146日元,更能讓豐田得到438萬日元。

同樣的車,2022年比2019年多得66萬日元,2024年更會比2019年多得111萬日元。

匯率魔法讓企業輕鬆獲利,這麼好的事千載難逢。

豐田是這樣,優衣庫的情況也一樣。掌控優衣庫的企業為迅銷公司。2024年4月11日,迅銷公司以國際會計標準公佈了相關的財務數字。2023年9月到2024年2月,迅銷公司在日本國外的銷售額為8,839億日元,比上同期增加了17%,但銷售利潤則增加了23%。日元匯率的貶值,讓企業獲得了更多的利潤。

如果一個國家沒有豐田、優衣庫這樣的在國際社會暢銷的品牌及相關產品,不能從國外獲取巨額利潤,貨幣的貶值僅僅是國力衰退的一個表現。而日本到目前為止不怕日元貶值,一個很大的原因在於手頭上有充足的產品能夠賣到國外,能夠透過擴大產品的銷售,增加企業效益,能夠在相當程度上因為貨幣的貶值,強化本國產品的出口,讓貶值為企業增加活力,充實股價,讓財務基礎更牢固。


國際資本開始投資日本市場

日本市場有個非常顯著的不同於其他國家的特徵:金融資本對日本有相當大的投資,但除了石油資本外,產業資本絕少對日本進行投資。

不過這個特點,在日元匯率連續貶值後,發生了變化,不僅金融資本在投資日本,現在產業資本非常罕見地進入了日本市場。

國外對日本金融的投資,在本稿中只是點到為止,不做太多的分析。從2024年4月東京證券交易所公佈的最新資訊來看,4月8日至4月12日這週,外國投資人在東證的股票買賣總交易額中,賣出的佔比為65.8%( 13萬3764億日元),買進佔比為67.5%(13萬9902億日元),買賣總計佔66.7%。

可以說,東證市場主要是外國投資家在買賣,日本企業、股民的參與相當弱化。此現象由來已久,在東證交易的投資人,人人盡知。

筆者重視的變化是,到目前為止,東證交易市場沒有太大的變化,反而外資開始投資日本產業,出現了幾個巨大項目。

2024年4月18日,美國甲骨文公司決定用10年時間在日本投資1.2兆日元(約80億美元)建造資料中心。甲骨文將主要在日本做雲端服務的業務。此前,美國亞馬遜公司也對外宣布從2023年起,用5年時間在日本投資150億美元(約2.26兆日元)。

微軟也沒閒著,決定在日本用兩年投資29億美元(約4,400億日元)。美國IT企業並未採取併購日本企業的方式,利用日元貶值「收割」日本,而是攜巨款來日本投資,重新評估了日本IT能力,在深化與日本的合作。

至於中國台灣半導體企業,如台積電、力晶積成電子製造等去日本投資,和日元貶值的關係不是很大,但日元貶值成為一種定勢後,就更堅定地去日本投資了。

台積電在熊本縣的半導體投資約為140億美元,其中第一工廠已經建好,在尚未開工之時,便已經決定要建造第二工廠。日本政府為台積電提供了巨額的財政支持,但最終讓台積電能夠來日本,人工費用等是投資時再三考慮的內容。

立晶積成電子在宮崎縣的投資規模為8,000億日元,專案同樣很大,對國際半導體市場的影響,同樣不可小覷。

日元貶值開始讓日本以外的企業帶著科技來日本投資,這種產業上的變化,對日本經濟的影響,特別值得關注。


日元貶值帶來了股市繁榮

同樣的1美元,在安倍晉三出任首相的2012年可以兌換79日元,但到了安倍辭職的2020年已經可以兌換106日元。繼續執行日元貶值政策的岸田文雄,2024年4月現在已經讓日元貶值到了154日元。日本用12年時間,實現了日元匯率的腰斬。

匯率腰斬後,股市一片繁榮,從這幾年的情況看,同樣的2月2日,2022年日經指數為26526.92日元,2023年提升到了27402.02日元,2024年則飆升到了36158.02日元,元比2022年提升了26.63%。3月4日,股指更是超過了4萬點,至4月4日再度縮到4萬點以下。

人們看到,一方面是美國資本的大量進入,促成日本股市的繁榮,但中國等亞洲其他國家的資本也流入到了日本,這方面的資本發揮了新的巨大作用。

今後,日元匯率大幅提升的空間不大,維持現在的匯率,或是略有升值或貶值,都不會對日本股市產生太大的影響。

另一方面,日本開始對半導體投資,美國資本大舉進入日本後,新產品、新技術對日本市場的升級作用值得重視。

目前半導體產業、IT投資只體出相關企業股價的飆升,日本的半導體產業未來能否成功,對日本經濟有哪些影響,相關分析還非常少,同時日元貶值在這方面發揮的作用,同樣值得做深入分析。

日元貶值的長期化趨勢

日本是個原料、能源及食品需要大量進口的國家,日元貶值並非百益而無一害。自2020年以來,物價的提升帶來了一定的通貨膨脹,一般市民的薪資漲幅遠跟不上物價的提升幅度,國內貧富懸殊現象愈發嚴重了起來。

但是,豐田等國際化大企業因日元貶值而獲得了額外收益,國外產業資本、IT資本大舉進入日本,提升了股價,股市上不僅美國、歐洲等老投資人依舊在玩,這一兩年也新添了大量的來自亞洲鄰國的新資本,讓日本在資本市場上獲得了三十年來少有的景氣。

筆者認為,維持日元貶值具有長期化的趨勢。這不單單與企業利益、國外投資有關,更是日本經濟自2012年開始執行貨幣貶值政策後一貫做法。

十餘年來,經濟運作已經形成了貶值機制,在今後數年時間內,不會因為國家的強力介入而發生日元急劇升值的現象。

此外,過去十餘年中,從日本投出的日元,已經不再能夠回流到日本。國際市場對日元的需求不大,日元升值的空間相對窄小。


從日本銀行對直接投資與再投資收益推移的表中可以看到,1999年到2011年,日本企業的平均再投資比率約為15%。換句話說,投資所得中的大部分回流到了日本。

但到了2012年以後,平均再投資比率提升到了20%以上。這顯示在國外的投資效益高於日本,在國外的投資所得從每年2、3兆日元,提升到2013年的5兆日元以上,到了2023年更在13兆日元以上,這個規模的效益,驅使企業將利潤留在日本國外,以長期獲取高額利潤。

儘管現在國外企業開始投資日本半導體產業及IT,主要因為看好日本勞動資源的物美價廉,日本市場本身的獲利能力、規模依舊有限,在半導體、IT之外並未形成廣泛的對日投資態勢。日企在國外投資回流日本的金額也有限。

至於這一輪日元貶值,會不會發生「收割」問題?筆者認為完全不會。

過去曾經遭受「收割」的國家中,有泰國、馬來西亞、印尼、韓國,但沒有日本。

在美國等國際資本「收割」泰國等國家時,泰國銖從1997年前的1美元兌換25銖貶值到了1997年1月的55銖;馬來西亞林吉特從1997年7月的1美元兌換2.5林吉特,下滑到1998年的4.5林吉特;印尼盧比從1美元兌換2300盧比,最後降到14,000盧比。韓國元也從850元降到1695元。

日元貶值30%,大致花了4年時間,日元不可能在一年時間內貶值50%以上。

同時,亞洲金融危機時,泰國等國均出現了惡性通膨、房地產價格崩盤、國內人才外流、外資撤退、重要產業被外資併購、政局嚴重動盪等問題。如果把這些現象綜合成為被「收割」及「收割」後果的話,今天的日本毫無被「收割」的跡象。

這十餘年的日本金融政策,主線就是下調日元匯率。這種下調契合了日本跨國大企業的需求,在經濟政策運作體制上保證了下調能夠長期進行。

日元貶值對日本經濟來說利大於弊,出現了外資來日本投資最新產業的新動向。「收割」日本無從談起,日本今後將長期維持目前的匯率,進行調整的空間不大。 (秦朔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