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人氣ETF,誰的績效最領先?


文/林奇芬


台股前十大ETF規模已經來到1.69兆元(截至5/10),佔全體台股ETF的9成,投資人數達660萬人,也佔超過8成ETF投資人。這表示幾乎所有資金與人氣,都集中在這幾檔ETF。然而,投資人挑選ETF時,只是跟著人氣走嗎?還是有其他的評估考量,而目前這十大ETF,究竟誰表現最好呢?


台灣ETF規模快速成長,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截至2024年3月底統計,台股股票型ETF規模來到1.87兆元,台股ETF受益人數來到784萬人,都是創歷史新紀錄。跟去年底數據相比,台股ETF規模增加了4600億元,受益人數增加了167萬人。


在規模前十大ETF中,元大台灣50(0050)雖仍然領先,但總投資人數65萬人,今年以來卻有小幅下滑。目前投資人數最多的是國泰永續高息00878、元大高股息0056,都已經突破百萬人。另外,成長幅度最大的是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與去年底相比,投資人成長幅度分別是79.9%、39.2%。


另外二檔3月、4月分別掛牌的ETF,元大台灣價值高息00940、統一台灣高息動能00939,募集期間引起大轟動,一成立規模就擠入前十大,其中00940人數也逼近百萬人。


在規模人氣前十大ETF中,高股息ETF佔了七檔,顯示目前台股投資人偏愛高股息,其中,去年開始掛牌的月月配息ETF,更是大受投資人歡迎,也成為近期新募ETF的主軸。


規模大不等於績效好


不過,人氣旺並不一定代表績效好。過去二年台股曾經歷大漲大跌走勢,因此過去二年高股息ETF表現較佳,然而今年以來景氣回溫,權值股開始反攻,市值型ETF績效拉高,表現跑贏高股息。


以今年以來報酬率為例,0050、006208報酬率已經超過2成,比多數高股息為優。近一年報酬率也來到4成,慢慢追上高股息近一年表現。另外,以電子、網通股為主的國泰台灣5G+ 00881,今年以來表現不錯,再觀察近1年、近3年表現,也都屬於前段班。


這三檔非高股息ETF,今年績效都領先,但很弔詭的是,表現越好的ETF,越遭投資人回贖。例如,00881表現穩健,人數卻下滑9%,0050則呈現停滯成長,只有006208人數增長,但跟高股息人數相比仍落後許多。


若以純高股息ETF觀察,雖然0056、00878投資人數最多,但相對今年表現比較落後。反而是元大高息低波00713短中長期表現皆優,是十大人氣ETF中,表現最佳者。不過投資人數僅22萬人,多數人似乎錯過了這檔高股息ETF。


投資人數快速成長的00919、00929近一年表現也相當不錯,但因為發行時間較短,尚無法評估中長期續航力。而二檔新掛牌ETF,因為掛牌時點正好在台股指數2萬點之上,短線呈現破發走勢,中長期表現仍待時間來證明。

從以上十大人氣ETF的規模、人氣與表現,彙整三個投資人的投資迷思。


一,價格迷思。


0050目前價格來到161.6投資人覺得成本高,買氣越弱,相較之下同質的006208價格94.7元,投資人數就還可成長。另外,新募集的ETF大受歡迎,主要是投資人認為買進成本僅10元、15元相對入手門檻低,投資人數大增。

而從新掛牌的幾檔ETF破發可知,即使發行價格再低,若在股市相對較高的位置進場,一樣要承受套牢風險。


二,發行時間與價格。


發行時間越長的ETF,理論上價格會越高,主要是隨著股價長期上漲,加上配息累積,可以持續推升ETF淨值成長。如歷史最悠久的0050目前價格已經來到161、富邦科技0052價格也來到156。

投資人看到ETF股價高就自動排除,選擇股價低的進場,這樣的投資方向對嗎?以今年以來報酬率觀察,高價的ETF表現反而較好,這又是為何呢?

其實,ETF的表現與其所持有的一籃子股票表現有關,與ETF本身的價格高低無關。投資人應該關心的是ETF的持股,是否具有穩健成長動能。

發行時間長的ETF,有過去軌跡可參考,投資人較容易比較挑選,新發行的ETF,還沒有太多績效可參考,其實無法給予評價。投資人若真有興趣,可以少量投資,再觀察該ETF的持續表現而定。


三,規模大的ETF,風險更集中?


5月份正好有幾檔規模超過千億元的ETF,要進行換股,此議題深受市場重視,換股前媒體天天猜測誰上榜、誰落榜,也造成相關股價大幅波動。另外,試想一下,一檔規模2000億元以上的ETF,若投資標的僅30檔,投資風險相對較集中,若能分散至40檔、50檔,相對較可分散風險。

此外,目前高股息ETF一檔接著一檔發行,雖然各家ETF試圖設計差異性,但挑選高股息的原則不變,如此則整體市場多集中投資高股息股票,此也間接推升高股息股票的股價,同時也可能拉低殖利率水準。


總而言之,ETF規模大,不代表績效好,投資人還是要先認清,自己想要高市值成長,還是要高股息。另外,同類ETF要持續追蹤績效表現,挑選中長期績效穩健的ETF,而不要盲目跟著人群走。


雖然近期新掛牌的ETF,面臨破發情況,讓投資人也認識了市場風險。然而,投資人也不應該用這麼短期的表現來評斷一檔ETF,畢竟ETF是讓投資人長期理財的工具,而非短期當沖武器。市場波動風險無法預測,若想要降低風險,定期定額分批進場,仍然是最有效的投資策略。


(以上為個人看法,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人請自行判斷投資風險)

歡迎加入林奇芬治富俱樂部 http://www.facebook.com/mrsmoney888



林奇芬相關作品

「不會投資照樣賺」,影音課程

https://money.cmoney.tw/product?id=875



書籍:

「第一份收入就投資,30歲存百萬,40歲領雙薪」

「窮人追漲跌,富人看趨勢---投資前你一定要懂的10個指標」

「藏富-我用基金賺到一輩子的財富」

「治富-社長的理財私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