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對華脫鉤,美國加速、歐盟跟進

14日,美國政府宣佈宣佈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進口關稅將從25%提高到100%。這是繼TikTok禁令、科技封鎖之後美國又一項對華“脫鉤”的措施。

相比之下,德國的態度則要謹慎得多。德國總理朔爾茨近日表示,同樣不應忘記的是,歐洲製造商也正在中國市場上成功地銷售他們的汽車。奔馳、寶馬等德國車企也反對對中國電動車徵收額外關稅。

不久前,德國《商報》文章援引德國經濟學家觀點指出,美國的殘酷手段將導致全球經濟分化,讓本已備受壓力的經濟復甦雪上加霜。而如今,美國的盟友歐盟也在跟進。



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隨著TikTok禁令的下達,美國對華的經濟戰進一步升級。全球化時代屈服於新一輪封鎖對抗。現在歐盟也開始圍攻中國企業。

“終於通過了!”就在美國參議院通過950億美元援外法案後,參議院民主黨領袖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這樣高呼。該法案內容還包括,要求字節跳動公司剝離TikTok,否則將禁止該應用程式在美國上架。“我們正在書寫歷史,”舒默說,“我們向敵人發出資訊:別惹我們。”

TikTok禁令針對的是中國。按照美國的威懾邏輯,中國早就被列入了黑名單。在美國,每天都有數百萬人花大把的時間使用這個來自中國的APP,這令民主黨和共和黨十分惱火。100名參議員中有79人都支援該禁令。在兩極化的華盛頓,很少出現如此“和諧”的場面。



事實上,美國採取了一系列打壓中國的措施。TikTok禁令不過是其中之一。此前,拜登還宣佈對中國特定的鋼鋁產品加征三倍關稅。另外,他還頒布了對華技術制裁和出口管制措施,對於流向中國的資本進行監視,並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展開調查。

這些殘酷的手段同時也預示著更大的轉折即將出現。去全球化、脫鉤、第二次冷戰:在政治辯論中流傳著很多描述中美對抗的概念。經濟學家們早已對全球經濟分化發出了警告,然而這一處理程序正在加劇。

美國的這些舉措是否符合世貿組織的規定,實際上已經無足輕重了。對美國而言,這就是一場與中國之間關於“國家安全”問題的鬥爭。無論是TikTok、汽車還是鋼材,問題的本質都一樣。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IFW)所長莫里茨·舒拉里克(Moritz Schularick)認為,美方正在明確實施“脫鉤”戰略。從電腦晶片、資料和電信技術等前沿領域的經濟資料中就可見一斑。

當然,這輪“脫鉤”顯然並非侷限在少數的技術領域。“我們觀察到,在直接投資和貨物貿易方面,商品和資金的流動趨勢愈發與地緣政治聯盟一致。”舒拉里克說,“安全政策的考量和地緣政治風險”在未來幾年中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將不斷增大。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警告道,地緣經濟分化已成事實,而且“可能會對未來幾年的世界貿易和財富增長造成負擔”。據慕尼黑大學萊布尼茨經濟研究所(ifo)計算,2017年至2023年間,中國在美國進口額中所佔的比重已經從21.6%降到了13.9%。

該研究所所長克萊門斯·福斯特(Clemens Fuest)警告稱,“該政策代價巨大”。隨著脫鉤處理程序推進,對雙方來說,代價都會水漲船高。此外他補充道,美國政府希望首先在其認為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領域實現脫鉤。

迄今為止,美國和歐盟仍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對象。2023年,中國對兩大經濟體的出口額分別達到了4600億歐元左右的水平。然而,拜登希望避免重蹈2000-2009年期間的覆轍。當時中國企業的價格優勢導致了美國工業衰落的加速。這也就是華盛頓方面封鎖美國市場的原因。在大選中,與中國劃清界限也是拜登的主基調。


拜登的極端反華政策

“我們曾經是世界上研發能力最強的國家,現在才排第九,”拜登在競選活動中說道。他的口號是:“我們絕不能再落後”。在某些方面,拜登甚至位元朗普奉行反華政策更為激進。後者不過是希望在部分技術領域脫鉤。拜登則試圖有針對性地拉動國內生產並將中國排除在未來的關鍵產業之外。在晶片和電池生產方面,他還提供了天量補貼。

拜登的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是美國政府最重要的操盤手之一,也是拜登中國政策的幕後策劃者,他將美國政府強硬的對華政策稱作“二戰和冷戰後的世界新秩序”。

在去年11 月峰會上,拜登信誓旦旦地向中方表示,美國想要的是“競爭而非衝突”,但與此同時卻公開把中國稱作威脅。如今,有40%的美國人把中國看作“美國的敵人”,而非競爭對手或合作夥伴——這一比例在短短一年時間裡增加了13個百分點。



當然,這也是因為中國問題是美國大選的焦點。拜登和川普正在競相扮演中國最強硬的對手。川普也在向他的支持者保證,要和北京方面鬥爭到底,還要發動“全球貿易戰”。

從經濟角度來看,目前中國的廉價商品湧入全球市場,包括太陽能電池、電動汽車等——這可能會讓消費者高興,但卻讓西方政府恐慌。

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最近訪問北京時,再次拋出“中國產能過剩”論。在德國商報看來,耶倫尚屬美國的溫和派。畢竟,她還和歐洲一樣在談對華“去風險”而非"脫鉤"。耶倫也表示,脫鉤將破壞全球經濟的穩定,即使試圖脫鉤也將是一場 “災難”。然而,拜登政府採取的各種措施無疑將美國所謂的“去風險化”變成了一種“脫鉤”,至少在有戰略意義的經濟領域皆是如此。

相比之下,德國還沒有像美國那樣激進。雖然德國對於中國也頗有微詞,但此前聯邦總理朔爾茨在訪華期間依然強調希望“延續並加強”與中國的“經濟交流”。

反觀歐盟委員會就沒有那麼克制了。目前該委員會已對中國的貿易行為啟動多項調查,並宣佈還將進行其他調查。今年4月末,中國威視位於荷蘭及波蘭的辦事處遭到了歐盟委員會的突擊搜查,此外,馮德萊恩還對醫療器械市場進行調查,她稱歐洲公司難以進入中國市場。

這些調查是日後對中國的企業和產品採取制裁措施的第一步。自去年以來,歐盟委員會一直在對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製造商展開調查。

福斯特說:“美國需求的下降使中國產品更加便宜,這對歐洲消費者有利。歐洲生產商在歐洲將面臨來自中國的更大競爭壓力,例如電動汽車。”

然而福斯特同時強調說,總體而言,經濟分散化對於全球經濟和已經舉步維艱歐洲經濟都會造成進一步的負擔。他強調說:“歸根結底,保護主義對全球經濟弊大於利”。

END (德語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