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TUNE雜誌:一個女大學生輟學的創業之路—從麥當勞臨時工到身家過億


SmartSweets創辦人塔拉·博什。 SmartSweets是北美地區最受歡迎的低糖糖果。圖片來源: COURTESY OF SMARTSWEETS


塔拉·博什深知,甜味可以帶給人快樂,但她相信,人們在不攝取過多醣分的情況下也能體驗到這種快樂。

塔拉·博什今年29歲,她是加拿大人,從很小的時候她就要打兩份工。她的媽媽是一位單親母親,另外她還有一個溺愛她的祖母。她最美好的童年回憶就是和祖母一起分享糖果,祖母和她一樣愛吃甜食。但隨著祖母年紀越來越大,祖母有些後悔自己吃了這麼多甜食了,她曾經跟博許說,她很希望能有一種更好、更健康的選擇來代替自己的甜食癖。

博什記住了祖母的心願,並且積極付諸實踐。她開始深入研究過度攝糖的問題,並意識到,超市貨架上的每種食品幾乎都含有不少有害成分。但問題是,她自己也不想放棄吃糖的快樂。進入大學後沒多久,她就在地下室的小廚房裡購買了幾百個數百個小熊軟糖模具,並且開始測試各種口味的糖果配方。

到了大二和大三的時候,她認為自己的實驗已經有了一定成果,她不想過讓自己後悔的人生,於是她就從大學退學了,開始全職製作低糖糖果。而事實證明她的選擇是成功的。

但是,在她剛辭職創業時,她除了一輛2009年的本田飛度轎車,可以說一無所有。於是她借了105,000美元作為啟動資金,創辦了SmartSweets品牌。它一推出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創業第一年,她就賣出了200萬美元的糖果,第二年達到1,600萬美元,第三年達到6,000萬美元,第四年直接破億,達到1.25億美元。 2020年,SmartSweets被資產公司TPG Growth以3.6億美元收購,創辦人博許作為大股東一夕之間成為百萬富翁。下面,她將向《財富》講述她的成功之路。

為清晰起見,以下採訪稿有刪節。


《財星》:說說你的出身背景?

塔拉·博什:我是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薩裡長大的,那個地方位於加拿大的西海岸。我母親是一位單親媽媽,所以在目睹了她的經歷,以及這些事對她的自尊和自信的影響後,我從小就有很強的動力去追求經濟獨立,走自己的路。

13歲的時候,我在麥當勞和多米諾比薩店打了兩份工。當時我相當於非法工作了一年,因為加拿大的最低勞動年齡是14歲。當時我既要打兩份工,又要去上學。那時我拿的是最低工資,大約是每小時13加幣。

我之所以要一邊上學,一邊打兩份工,主要是因為目睹了我媽媽的經歷——作為一個單親媽媽,她失去了經濟保障,一切都要重頭開始,所以這讓我有了很強的動力。

同時我也意識到,如果她不在我身邊的話,我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所以我很早就有了經濟獨立的想法。我知道了要考上大學的話,我最低得考多少分,然後在確保能考上大學的基礎上,我把其他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打工和賺錢上,因為我覺得這比拿到全A更有價值。

而且從那時起,我開始很認真地收看《鯊魚坦克》和《龍穴》這種創業類的電視節目。我也會很認真地寫下很多想法,但是由於我自己的飲食習慣都很不健康,所以我並沒有信心付諸行動。

我小時很喜歡吃糖,可以說一吃就停不下來,但是吃完糖後又有一種罪惡感。就這樣,我陷入了一個很不健康的循環,有時糖吃太多了,我就會限制自己吃糖。這也嚴重影響了我的自尊和自信。等到十幾歲的時候,我開始在一家保健品商店打工,我的老闆成了我的第一位導師。

她教會了我一點,那就是面對你喜歡的食物,最重要的是找到更明智的選擇。這番建議幫助我建立了與食物之間的健康關係。幾年後,我的祖母(她也是我童年時最好的朋友)有一次對我說,她很後悔自己吃了那麼多醣——尤其是各種糖果,而且在我小的時候,我們倆經常一起吃糖。


圖片來源:COURTESY OF SMARTSWEETS


當時我就想,哇,你竟然會因為自己吃多了什麼東西而內疚一輩子。那一刻,我不禁在心裡問自己,為什麼你不能享受吃糖的甜蜜呢?

《財星》:你在哪裡上的大學?

塔拉·博什:在加拿大的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考上大學後,我還跟我的高中老師有過一次談話,我記得他當時對我說:「我知道你考上大學了,但是上大學並不適合每個人。」他建議我走一條不同的路,而不是走上大學這條路。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常常覺得同儕都瞧不起我,這可能與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足有關。上了大學以後,我也不知道自己對什麼有興趣。我上的是藝術系,但是我在那裡也沒發現什麼能讓我感到興奮的東西。所以我決定去學德文課,這樣至少以後我還能用德文跟我的祖母對話。

不過在大學期間,我開始培養與食物之間更健康的關係,這反過來又讓我對自己更有信心了。我第一次意識到,我有能力將一個想法付諸行動,並將它變成現實。

我的第一個創業點子叫做“Decaled Out”,當時我只有17歲。這個點子主要針對學生和租屋者。有的學生和租屋者想裝飾一下自己的牆壁,但是又不能用一些膠質材料和牆紙,以免給牆壁造成永久性損傷,我的那家公司主要就是解決這種需求的。那是我第一次接觸生產、銷售和分銷這些業務。這家公司創辦6個月就失敗了。但它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因為它讓我學會了實現下一個想法所需的經驗。

《財星》:你是哪個學期從大學退學的?你是怎麼做這個決定的?

塔拉·博什:2015年夏天,也就是大二到大三的那個暑假,我還是沒有找到自己熱衷的事。但就在那時,我有了第一次創業失敗後的第二個想法,也就是SmartSweets。我全心投入了這個想法。到那個夏天結束的時候,我很容易就做出了退學的決定。

我當時想,如果我90歲了,回首自己的一生,我可不想說「如果我當初如何該有多好」這樣的話。我不想給自己的人生留下任何「如果」。如果這個創意失敗了,我大不了再回大學完成學業。但是如果我沒有按照內心的感覺走,沒有朝著這個想法去嘗試,那我一定會後悔的。

而與祖母的那次談話也對我很有啟發。我想,為什麼世界上沒有這種又健康又讓人快樂的東西呢?同時,我也意識到了過度攝糖對健康造成的危害,同時我也意識到,糖攝取過量已經成了全球性的問題,這是一場無聲的流行病。

而且我又想,如果我們能讓糖果裡不含糖(糖果貨架也是超市裡含糖量最高的貨架),那我們就更有底氣去問,為什麼現在的包裝食品裡要添加這麼多醣。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我立刻開始學習關於糖攝取過量的知識。我從亞馬遜買了一個小熊軟糖模具,帶著從網路上買來的所有原料,包括一個糖果溫度計,鑽進了地下室的廚房。然後我一整個夏天都在測試各種糖果配方。

那個糖果模具有大約120個小熊軟糖形狀的空腔,所以我在那個夏天努力實現的第一個創新,就是低糖的小熊軟糖。之所以選擇小熊軟糖,是因為我認為每個人在人生的某個階段都會有愛上小熊軟糖的回憶。我首先嘗試的是水果味和酸味的小熊軟糖,但是我同時也在測試棉花糖的配方。這不是為了迎合大眾消費者,更多的是我自己喜歡棉花糖,想要搞出一個低糖版本。不過我最後還是放棄了棉花糖項目,只專注於小熊軟糖。


2015年,博什在地下室的廚房裡做試驗。圖片來源:COURTESY OF SMARTSWEETS


《財星》:當你決定退學時,你的家人和朋友做何反應?

塔拉·博什:周圍的人都覺得我瘋了。我的祖母簡直不敢相信這件事,因為她從小就在為我上大學存錢。她覺得我怎麼可能放棄上大學這麼重要的事,跑到廚房去做糖果?其實對我來說,她的態度才是最重要的。我所有的家人和朋友也都認為我走火入魔了。但在我人生的那個階段,被低估和誤解的感覺對我來說太正常了,所以我很容易就無視了別人的看法。

直到SmartSweets上了加拿大版創業節目《龍穴》(Dragon's Den),我祖母才明白:「哦,原來創業是這麼回事。」她成了我們最熱情的推銷員,向她樓裡的所有人熱情推銷我們的產品。

《財富》:當時學了哪些關於製作糖果的教學嗎?

塔拉·博什:我查閱了所有關於糖果製作的科學文獻,也研究了他們用來做冰淇淋的一些創新原料。

在創辦SmartSweets之前,我對糖果製作毫無經驗,甚至連下廚都沒什麼經驗。對我來說,一切都是全新的,只能從零開始,邊學邊做。

糖果的製作溫度是很高的。所以我在地下室做試驗時,有的時候會有很大的蒸汽,甚至飄到了樓上房東的家。他們當時以為我在做大麻軟糖,或是在做什麼其他非法的東西。

一開始,我有幾百上千次實驗都失敗了。有的一開始看起來還不錯,但是過了五分鐘就變形了,完全看不出小熊的樣子,有的不到一天就變質了。經過幾百上千次試驗的不斷積累,我做出來的小熊軟糖終於讓我覺得,哇,這個味道才真的帶能給我吃糖時的快樂感。

《財星》:你第一次做試驗時是幾歲?當時住在哪裡?

塔拉·博什:我第一次帶著模具在地下室做實驗時是21歲,當時住在溫哥華。我在校外租了一間小地下室。在開始做試驗後不到一年,我就開著我的本田飛度小轎車,送出了我的第一批貨。

博什正在進行糖果製作試驗。圖片來源:COURTESY OF SMARTSWEETS


我從一開始就很想找一個全國性的銷售夥伴。當時社群媒體剛興起,我想的是,如果消費者能在社群媒體上看到我們,但是卻沒辦法在附近的商店買到我們的產品,這一定會讓他們很不爽。 Bed Bath & Beyond是第一家與我們合作的全國性大型零售商,而且就在我們的產品剛推出一個月,他們就與我們合作了。

與Bed Bath & Beyond 的合作歸根,是我們發展低糖糖果產業的重要一步。我很堅定地對他們說,低糖糖果這個品類肯定會越做越大,如果你們現在就把寶押在我們身上,我保證你們會物有所值的。我向他們描繪了未來超市裡的糖果貨架會是什麼樣子,並且說這裡一定有巨大的利益空間。

與貨架上的其他糖果產品相比,我們的糖果銷量更高,所以我們能為他們賺到更多錢,這對零售商來說非常重要。

在簽下第一個全國性的零售通路商之前,我們的第一批客戶主要是溫哥華及其周邊地區的小型零售連鎖店,例如Choices Markets、Nature's Fare等主打天然食品的小型連鎖超市。

《財星》:你是如何想到SmartSweets這個名字的?又是怎麼給公司融資的?

塔拉·博什:在我創辦SmartSweets的時候,除了一輛2009年的本田飛度小轎車,我可以說是一無所有。為了創辦這家公司,我拿這輛本田飛度進行了105,000美元的債務融資。我還購買了人壽保險作為貸款抵押。

它一開始的名稱是Stevi Sweets,Stevi是指一種名為甜菊糖的甜味劑。在投產之前,我們的生產夥伴提出,必須提高產量才肯生產——因為當時聖誕節快到了。於是就在聖誕節的前幾天,我給幾個投資人打了電話,想看看他們是否有興趣。其中有些人回覆了我,但沒人有興趣嘗試這款產品,因為他們不喜歡甜菊糖的後味。這個問題在這時暴露出來是很幸運的,於是我立刻將公司的名字改成了SmartSweets。

SmartSweets是一個好名字,也暗示了選擇它比傳統糖果更明智。

《財星》:你的產品當時的包裝是什麼樣子的?

塔拉·博什:我們的產品第一次在貨架上展出時,我站在糖果貨架前面盯著它看了幾個小時。然後我很快意識到,它看起來就像一隻獨角獸吐了一地的樣子。我們最初的包裝是非常簡約的白色,為的就是在五顏六色的糖果包裝中顯得不一樣。

《財星》:SmartSweets是如何被人熟知的?

塔拉·博什:我從大學輟學後,我非常幸運地被吸收進了一個叫做「The Next Big Thing」的創業加速器計畫。那裡都是非常有才華的年輕人,在從事科技和美容等領域的創業。我是其中唯一一個做食品的,所以很快我就學到了一些東西,例如要去圍繞產品去建立社群,而不僅僅是圍繞產品打造品牌。我把這些知識都應用到了SmartSweets 上。

從創業的第一天起,我就非常重視圍繞SmartSweets打造社群,所以我非常重視社群媒體。我曾經看過提姆‧費里斯的一篇文章,內容是說他是怎麼將他的作品《每週工作四小時》推廣成一本暢銷書的。他在文中談到,他當時也沒有錢向人們推廣這本書,所以他首先考慮的是這本書對哪些人群最有價值,並率先盯準這個細分市場進行推廣,然後再擴大規模。

我在SmartSweets上也採取了相同的策略。一開始,我們利用社群網路瞄準了減肥族群。不到3個月,SmartSweets這個品牌就在減重族群中火了起來。但實際上,我們仍然是一家非常小的公司,只是精準定位了這個細分市場。

透過這些細分市場,我們很快就建立了一個由熱衷戒糖人士組成的社群,他們成了我們的種子用戶,讓我們很快就開出了花。是這些朋友的熱情,讓我們利用社群媒體成功打造了這個社群。

《財星》:你是什麼時候意識到,你的業務已經起飛了,你的公司將會成功了?

塔拉·博什:從第一天開始,在我還在廚房裡做實驗的時候,我就很努力地將Smart Sweet的宏大願景植入我的潛意識中。這個宏大願景就是要讓Smart Sweet成為全球性的領導者,在糖果產業掀起一場革命。然後我再一步步反向思考,一直回到第一步,也就是現在的小廚房。然後我想,現在我需要怎麼做,才能一步步邁向全球領導者這個最終願景呢?這時它對我來說已經是一個十分真實的目標了。

博什與她的低糖糖果。圖片來源:COURTESY OF SMARTSWEETS


《財星》:你是什麼時候拿到第一張大支票的?

塔拉·博什:在創辦SmartSweets的過程中,我一直過得非常拮据。在創業的頭兩年,我沒有拿薪水。後來,我們入選了彼得·蒂爾獎學金項目,該項目為我的公司提供了10萬美元的無條件資助,我這才開始給自己薪水。我把這筆錢分成兩年,也就是每年拿5萬美元的薪水。我之所以一直過著拮据的生活,是想保證公司的現金流。直到SmartSweets 的多數股份被收購以後,我才第一次領到了一大筆薪水──那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SmartSweets多數股份以3.6億美元的價格被收購,在此之前我就是多數股份的所有者。

至於銷售額,第一年我們賣了200萬美元,第二年賣了1,600萬美元,第三年賣了6,000萬美元,第四年我們賣了1.25 億美元。

《財星》:為什麼要申請彼得蒂爾獎學金?

塔拉·博什:這個獎學金是專門針對那些23歲以下有志於輟學創業的大學生的,它將一次性資助10萬美元,用於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創意。它每年收到的申請非常多,基本上都會超過1萬份。我申請的時候,就覺得自己“德不配位”,絕對不可能被錄取。但我總是抱著一種「不試試怎麼知道」的態度。所以我就申請了。

於是我提交了線上申請,並且通過了第一輪面試。後來他們讓我們飛到舊金山進行下一輪面試。我就想,我肯定是不行的,因為這些人都很厲害。但我還是進入了下一輪面試。不過我的自我否定越來越嚴重了。我想的是,這下我總該被淘汰了吧?但能認識這些了不起的人也很不錯。結果我就被選中了。

《財星》:你給自己買過的最貴的東西是什麼?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是什麼?

塔拉·博什:那肯定是我的第一棟房子了,直到現在我都覺得很不切實際。那是在疫情期間,也就是我們剛被收購以後,我想從城市搬出去,搬到森林裡生活。於是我發現了一個很好的地方,那是一個叫惠斯勒的城市,它是一個滑雪小鎮,離溫哥華往北有兩小時車程。我在那裡買了一棟房子。第一個月,我走在房子裡,還常常覺得這是別人的房子,因為這種感覺好得簡直不真實。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甚至從沒想過世界上還有這樣的房子。

我的孩子現在還在蹣跚學步呢,但是我每天都會跟她分享這句咒語:「你的能力是無限的,你是受到上天眷顧的,你能創造力也是無限的。」從我的人生旅途中,我真正意識到了,沒有什麼事是做不到的。當你剛起步時,你覺得5家店就很大了,當你有了5家店,你又覺得10家店很大,然後是1000家、10000家、100000家。當你越過這些門檻時,它們就不再顯得遙不可及,也不再是什麼無法實現的事。你會慢慢開始意識到,這個世界真的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而唯一的限制,其實在於你的腦中,在於你對自己的限制。

我學到的另一個經驗是,當年我還在地下室的廚房裡研製糖果配方時,有時我從睡夢中醒來,經常會有幾乎令人麻痺的恐懼感、不適感、不安全感和自我懷疑。我總以為這種感覺會在某個時候消失。一開始,我會讀一些俗氣的名人名言,聽一些俗氣的勵志歌曲,從書裡撕幾句打雞血的話貼在門上。有時我還會在鏡子和冰箱上貼上「你做得到」之類的話,為自己加油打氣。

隨著公司的發展壯大,這種感覺也從未消失,但我必須每天要不斷地讓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無論是開著我的本田飛度給第一批通路商送貨的時候,還是與我的80名團隊成員開視訊會議的時候,我都有一種「德不配位」的感覺。

所以說,我從第一天就知道,每個人在人生旅途中都會有這種感覺,尤其是女性。如果再來一次,我可能不會那麼缺乏安全感了,也不會放大自我懷疑了。

《財星》:你是什麼時候開始招募員工的?

塔拉·博什:當年我在廚房試驗配方的時候,全靠我一個人。過了不到一年,到我們開始供貨的時候,我招募了我們的第一位員工,她第一年的薪水是3萬美元,她是個很有風度而且很了不起的人,而且她真正認可我們的願景。她也願意拿更多的股權,因為我們第一年基本上過著白手起家的生活。到了第四年,我們有了80多名員工,年收入也達到了1.25億美元。

圖片來源:COURTESY OF SMARTSWEETS


《財星》:你為什麼決定賣掉公司?公司現在在哪裡?

塔拉·博什:我一直都知道,一旦SmartSweets發展到了某個階段,它就應該與一個更大的全球性企業合作,以拓寬我們的生產和銷售渠道,從而實現我們全球糖果行業變革領導者的宏大願景。

同時,當我們的年收入接近1億美元大關時,我真的覺得自己沒有了那種洞察力,也在想我自己是不是最好的CEO人選。對於我自己,我從一開始想的就是,我怎麼才能最好地完成這個目標?怎樣才能把公司支撐起來?

一開始的時候,我會親自掃地、裝箱。到了第四年,我才真正意識到,如果我失去了對未來的洞察力,我就會阻礙公司下一步的發展。所以不管怎樣,我得聘請一位CEO。現在我只是覺得做這兩件事的時機剛好到了。如今我仍然是公司最大的個人股東,也是董事會成員。

目前,SmartSweets已成為北美銷售第一的低糖糖果。我們已經進入了加拿大和美國的130,000家零售門市。迄今為止,我們已經幫助人們減少了超過56億克的糖分攝取。

《財星》:你能說說你賣掉公司之前的收入和現在的資產淨值大概是多少嗎?

塔拉·博什:到了第四年,我們的年收入已經達到了1.25億美元。公司多數股被收購後,我賺到了第一筆巨款,那時我25歲。而我現在的資產淨值大概2億美元。

《財星》:你記得當時大家的心情嗎?

塔拉·博什: SmartSweets的核心理念之一是,我一直尊敬所有陪我一路走來的人。我們團隊的每個人都有股權。我對他們說,我對他們的希望是,SmartSweets可以成為他們人生旅途中的一個堅實的依靠,無論是買一輛他們夢想中的汽車,還是為他們夢想的房子交首付。

公司被收購之後,我看見大家都迎來了夢想變現的時刻,這對我來說是最令人興奮的事情。而我最興奮的時刻,就是我終於可以照顧我的祖母和媽媽了。這是一個圓滿的時刻,也是最好的禮物。

《財星》:為什麼你覺得有必要幫助其他女性領導者?

塔拉·博什:在我剛開始創業的時候,我讀了很多書,也看了很多播客和YouTube上的視頻,而且我有幸從很多優秀的人上學到了東西。不過這些故事大多是男性的成功經歷,所以我有時無法完全代入他們。所以,我現在覺得有必要分享我自己的創業之路,希望能啟發她們,給她們將理想付諸行動的自信,讓她們知道自己也有無限的能力。

《財星》:你現在有徒弟嗎?還是你在跟某個機構合作來做這件事?

塔拉·博什:我非常熱衷於為其他年輕女性創業提供支持,我想讓她們知道,有的時候感到「德不配位」、「本領恐慌」是很正常的。我希望能在她們實踐自己的創意的過程中,為她們提供必要的知識和情緒支持。

因此,我創辦了一個名叫「大膽開始」的計畫。每年我們都會在北美地區徵集一批優秀女性,為她們提供一筆2.5萬美元的無擔保創業補助金。這是一個很好的項目,但最重要的是,她們的點子是這個世界所需要的,而上天恰恰把這點子賦予了這些人,而且她們的創造力是無限的。

《財星》:你認為你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塔拉·博什:我認為這沒有什麼秘訣。即便是最終獲得成功的人,他們跟每個普通人一樣,也會有恐懼感、不安全感,也會陷入自我懷疑。儘管如此,他們依然有能力每天前進一步。

所以說,我們要有牛一樣的心態,要敢於衝開障礙,相信一切都有可能。如果有人不回覆你的郵件,並不是因為他們不喜歡你,只是意味著你要另闢蹊徑來打開這扇門。你要堅持不懈地追求你要創造的東西,而且你要明白你做這件事的意義是什麼,這個意義必須大於你個人的追求。

創業的旅程也是很艱辛的,如果你不努力在世界上製造正面的影響,而且如果你的創業目標沒有遠高於你個人的追求,這個過程就會變得很沉重。


博許與她的女兒薇拉。圖片來源:COURTESY OF SMARTSWEETS


《財星》:你遇過仇恨你的人嗎?

塔拉·博什:在我看來,那些仇視我的人,可能只是在我的人生旅途中低估過我的人。我會在手機裡存一個小名單,記下那些低估過我的人的名字。我會把這種情緒帶到工作中,這給了我不少動力。

舉個例子吧,很早以前,我曾經受邀參加過一個創業加速器項目,邀請我的是一位我非常欽佩的成功人士。但顯然這位成功人士並不認為我的公司會成功,所以他們並沒有花太多時間和精力來和我打招呼,甚至也沒有嘗試我的產品。人們常說,“永遠不要去見你的偶像”,這句話說得太對了,當時我簡直要崩潰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幾年後,那個人又聯繫了我,並且說,我一直關注著你的創業之路,祝賀你。

在支持其他女性和下一代女性創業家的過程中,有一件小事也很有代表性,我很想其他女性「端走整個盤子」。

有一次,我和一個在創業加速器計畫中認識的朋友一起參加一個發表會。活動快結束的時候,桌上還剩下一盤三明治。當時我們正處於初創期,午餐只能吃兩塊錢的鬆餅。我們就說,如果有這些三明治吃就太好了。

當時,我們站在那裡討論著是否該打包一點三明治帶回家,又覺得這樣是不是很不禮貌,會讓別人對我們評頭論足的。就在我們站在那裡猶豫不決的時候,有個男的走了過去,拿走了整盤三明治。

那一刻,我倆面面相覷,然後我們發誓以後一定要整盤端走。我也想鼓勵其他女性,要想在這個世界上佔有一席之地,就要敢於以自己的方式端走整盤。 (財富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