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迷思終於華為?

一直以來,唯一能在高階手機市場與蘋果抗衡的國產手機品牌就是華為。在華為沉寂的三年,蘋果在中國高階手機市場幾乎一家獨大。

然而諾基亞、黑莓等科技巨頭衰落的歷史經驗證明,科技面前沒有人能一直高高在上,時代會拋棄一切落伍者。蘋果也不例外。近年來創新乏力的同時,伴隨華為去年吹響了王者回歸的號角,在中國封神多年的蘋果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困境,不僅銷量受到嚴重衝擊,售價也被迫下調。

時隔三年,蘋果躺贏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了。今年華為繼續火力全開,不僅拿出了要奪回銷量第一的氣勢,更要進一步鞏固在高端市場的地位。其中,一個月前上市的影像旗艦華為Pura 70系列是重頭戲。

在蘋果iPhone 15系列備受「擠牙膏」式創新的質疑下,一直被「卡脖子」的華為努力在技術和設計上尋求突破,有望重新奪回「王冠」。

從自研作業系統鴻蒙、自有影像品牌XMAGE、崑崙玻璃,到去年伴隨華為Mata 60系列推出的衛星通信,再到如今華為Pura 70系列在ID設計和影像能力上的突破性創新,華為一直在為自己的高端品牌價值添磚加瓦。

在重回王者的這條路上,華為將越走越穩。



反攻


16年前,iPhone3G的推出是革命性的。這種跨時代的創新令蘋果走上神壇,在科技圈裡獨領風騷,每年的新品發布會也被視為“科技春晚”,引得無數“果粉”熬夜觀看。

在賈伯斯時代,蘋果的突破式創新是持續的。然而,在賈伯斯離開後,蘋果似乎已經靈感不再了。自2017年9月推出iPhone X之後,蘋果就再也沒有能讓手機產業競相效仿的功能出現。

即便如此,在華為沉寂的那三年,還是沒有其他企業跑出來在手機市場與蘋果一較高下,蘋果輕鬆穩坐中國高階市場第一的位置。

在此期間,蘋果似乎有些“不思進取”,2022年其推出的iPhone 14早就讓其遭遇了一次滑鐵盧,成為史上銷量最差的機型,讓囤積了無數貨的黃牛們損失慘重。

雖然與整體經濟環境有關,但主要因素還在於這部機型整體實力並沒有太大提升,唯一創新的「靈動島」也僅在Pro機型中搭配。

市場沒有給蘋果太長的放鬆時間。去年,搶先蘋果推出iPhone 15系列一步,華為以「未發售」的方式推出了Mate 60系列,成功打響了王者回歸的第一槍。


在此背景下,蘋果晚一些推出的iPhone 15系列顯得十分黯淡無光。 iPhone 15機型基本可以看成「小螢幕版iPhone 14 Pro」。很難想像,改用USB-C埠成了iPhone 15的最大更新點。

而華為Mate 60系列,則為華為王者回歸的大戲開了一個好頭。根據Counterpoint數據,2023年全年,華為手機銷量較去年同期實現了52.1%的成長,而最大競爭對手蘋果則下滑了1.9%。

到今年一季度,蘋果受到的衝擊持續增加。 Canalys數據顯示,華為經歷了13個季度,今年第一季重奪國內智慧型手機市場出貨量第一,年增70%至1170萬台,市佔率達17%;蘋果則在前五廠商中跌幅最大,以1000萬台的出貨量排名第五,年減25%。

Counterpoint高級分析師Ivan Lam表示,由於華為的強勢回歸直接影響了蘋果在高端市場的地位,今年第一季蘋果的銷售表現稍顯遜色。此外,與往年相比,蘋果的換機需求也略顯疲軟。

2024年是華為從蘋果手中奪回王冠的大反攻之年,最近推出的華為Pura 70系列不僅肩負著華為重回影像巔峰的使命,更是華為奪回國內銷量王冠的強大助力。

但華為Pura 70系列能夠上市,對華為而言極為不易。 Pura系列的前身是P系列。作為華為手機的高階旗艦系列,P系列的地位與Mate系列比肩,前者主打影像,後者全能旗艦。

去年3月,華為在時隔20個月後才重新發行P系列旗艦機P60系列,不過仍是4G手機。

為了拿出更有競爭力的產品,外界可以看到,華為並沒有按部就班地推出“P70系列”,而是重新打破、重建,將P系列升級為Pura系列,在地位上完全與Mate系列對齊,打造出又一款可以直接與蘋果iPhone競爭的產品。

Pura系列一面市,就推出了「王炸」產品-Pura 70系列。作為華為在高端市場的突破性產品,Pura 70系列體現了華為對美學及技術創新的高追求,在ID設計上再次引領行業新潮流,在影像能力上全方位突破。而華為Pura 70 Ultra首創業界旋動伸縮鏡頭,為移動影像的發展提供了新路徑。

華為Pura 70系列推出後,在市場上引起了熱烈反響。開售當天,華為Pura 70系列出現了售罄的情況。線上線下搶購火爆,消費者排隊等候購買的情景屢見不鮮。

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曾預測,對比2023年發布的P60系列,P70系列(即現Pura 70系列)的出貨量將在2024年有顯著的成長。如果手機庫存回補需求強勁,P70出貨量可望成長230%到1300萬—1500萬台;如果需求放緩,也有望達到150%到1000萬—1200萬台。

總之,華為Pura 70系列憑藉其創新的ID設計、影像能力以及其他技術突破,有望吸引大量消費者,尤其是在高端市場。

分析機構TechInsights發布報告預測,2024年,華為在中國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將超過5,000萬部,市佔率將從2023年的12%大幅提高至2024年的19%,並重新奪回中國市場榜首位置。


尖兵


華為曾經戰勝過蘋果。如今在中國,能打敗蘋果的或許只有華為。

在被美國制裁前,華為手機曾在國內排名第一、全球第二,在國內高階手機市場的市佔率也一度超過蘋果。

根據IDC數據,2020年上半年,華為在中國高階手機市場(600美元以上)所佔比重約44.1%,蘋果為44%,排名第三的則僅有4%的市佔率。

華為手機從誕生之日起,就將蘋果視為頭號競爭對手。時間回到2011年, 在華為手機業務重新起航之時,智慧型手機市場已經是一片紅海,當時華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定位高端,確定對標蘋果和三星。

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餘承東彼時也表示:「世界沒有人記住第二,都記第一。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第二高峰是什麼?很多人答不出來。

後來華為也不負所望,不僅憑一己之力改變了蘋果在中國高端市場的獨大市場格局,整體銷量在全球市場也做到了第二的位置,僅次於三星。

在高階手機市場站穩腳步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個普遍共識是,高階手機是沒有短板的,不僅要有深入人心的高端品牌形象,更要在軟硬體和ID設計(即外觀、材料等工業設計)上引領產業。

秉持極致的產品主義,透過長期高投入、高研發不斷突破技術的無人區,進而拓展用戶體驗的無人區,這是華為能夠成為高階品牌手機市場領導者的關鍵因素。

在華為沉寂的那三年,其它各大國產手機也開始向高端市場發力,但都成效頗微,國內高端市場再次回歸蘋果一家獨大的局面。

現在華為之所以能重新從蘋果手中奪回用戶,一方面是因為其多年來構建的「高端」心智穩固,另一方面也是華為始終堅持突破性創新,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走出一條差異化的競爭優勢,以進一步獲取消費者的信任。

相較而言,蘋果則表現平庸。去年9月發布的iPhone15系列未能給出市場超出預期的驚喜,這導致蘋果在中國銷售承壓,不僅銷量下降,更罕見地出現了上市後沒多久第三方通路價格就跌破了官網價的情況。

自研晶片、鴻蒙系統、盤古大模型、衛星通訊、影像技術、折疊式螢幕等技術突破,都是華為戰勝蘋果的重要因素。

在直板高端旗艦被“卡脖子”那幾年,華為一直在尋求新的突破。 2019年2月24日華為推出了首款折疊手機Meta X,成為了國內手機品牌進軍折疊螢幕的先驅。

事實證明,華為這次又「賭」對了。過去一向被視為「小眾」的折疊式螢幕智慧型手機,在手機產業整體低迷的情況下,近年來走出了一條亮眼的逆勢成長曲線,被視作一條潛力十足的賽道,而華為如今已成為這一賽道的領導者。


在華為等手機品牌紛紛發力折疊螢幕的時間裡,蘋果則固步自封,始終沒有參與進來,錯過了在這條新賽道搶佔市場份額的先機。

此外,近年來,衛星通訊也站在華為新品發表中的C位。從首發於HUAWEI Mate 50系列的北斗衛星訊息功能,到HUAWEI Mate 60系列搭載天通衛星通話功能,華為成為業界首個實現將衛星通訊引入大眾智慧型手機的手機廠商。

作業系統則是一個手機品牌能否成功在高階市場站穩腳步的關鍵。自研的iOS是蘋果多年來保持高用戶黏性的重要武器。在沉寂的那幾年,華為也將自研作業系統──鴻蒙,作為打造自身產品力的核心任務之一。

在蘋果iOS、Google安卓之外,第三大作業系統正在加速生成,研究機構TechInsights甚至預測,鴻蒙將在2024年取代蘋果iOS成為中國第二大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

這意味著,曾經蘋果最大的優勢──生態體系,也將失去競爭力。

今年是鴻蒙作業系統打造原生應用程式的關鍵之年。今年初,華為宣布新發布的HarmonyOS NEXT鴻蒙星河版將是完全獨立的“純血鴻蒙”,正式商用將在今年四季度,而下半年發布的華為Mate 70系列將有望成為搭載鴻蒙星河版的首款產品,性能大幅提升。

同時,AI手機大趨勢下,AI大模型的應用是各大手機品牌創新的重要趨勢。當華為率先將自研的盤古大模型置入鴻蒙作業系統時,蘋果則顯得慢了不少。

在此背景下,當華為手機用戶已經透過華為Mate 60系列、華為Pura 70系列等體驗到AI功能時,蘋果要等到今年下半年發布的iPhone 16時才會搭載AI功能。但在AI大模型上已經落後的蘋果,則只能先透過與Open AI、百度等公司合作的方式,來搭載自己的AI手機。

然而,要在AI大模型浪潮中走得更遠,蘋果最終還是要擺脫合作的方式,打造自己的端側AI大模型,這對蘋果來說是一條正確卻又艱難的路。

這一次,華為已然領先一個身位。

而在AI大模型浪潮下,華為與蘋果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兩家會交上什麼樣的答案呢?讓我們拭目以待。但可以相信的是,未來一定掌握在勇於突破和創新的品牌手中。(華爾街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