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被騙”!周杰倫演唱會被吐槽,官方:督導檢查

5月16至19日,2024周杰倫“嘉年華”世界巡迴福州站演唱會火爆上演,場內外氣氛熱烈的同時,也惹來不少爭議。

歌迷吐槽“感覺被騙”

據新聞晨報報導,歌迷小陳花1200元買了周杰倫演唱會福州站門票,是看台票裡最貴的一檔。然而到現場她傻眼了,1200元的座位一整場“幾乎看不到周杰倫”,甚至連歌詞板和螢幕只能勉強看到。



類似問題在社交平台還有不少吐槽。



據福建省文旅廳5月20日消息,廳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監督局聯合福州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支隊於5月16日至17日對周杰倫“嘉年華”福州演唱會開展督導檢查。



關於周杰倫演唱會的爭議還不止上述問題。

5月21日,“黑貓投訴”平台發佈了一位網友求助。王先生(化名)投訴稱,他的妹妹原本買了6月1日周杰倫長沙演唱會的門票,然而妹妹在本月不幸因意外去世。他希望能替妹妹完成這個心願,向票務平台大麥網申請換綁觀演人,但遭大麥拒絕。



5月21日晚間,@大麥官博 深夜發佈通報稱,大麥客服處理過程教條、死板,在哥哥悲痛的心情上再添傷害,雖有努力,但最終是未能幫助哥哥完成真正的心願,對表示深深的歉意和萬分的慚愧。目前大麥平台已經協助使用者辦理了免費退票。



演唱會投訴增加

資料顯示,2023年中國內地全年5000人以上大型演唱會票房近146億元人民幣,創歷史新高。但在演出經濟活躍的同時,涉票務相關消費投訴、糾紛也大幅飆升,“柱子票”“注水”“退票難”等相關話題頻繁登上微博熱搜。


“人民投訴”使用者投訴截圖


5月11日,林俊傑JJ20世界巡迴演唱會濟南站開演。在演唱會開場前,有觀眾因座位視角問題在會場內大喊“退票、換座”。



今年4月底,有網友稱花960元在大麥網買了兩張鳳凰傳奇演唱會門票,到現場才發現是“柱子票”,要求平台退款卻遭拒。隨後,玲花發長文支援歌迷維權。



2024年4月20日,“許美靜演唱會劃水”“許美靜演唱會全場喊退票”等詞條登上熱搜。據現場歌迷反映,該歌手“整場演唱會唱了不到10首歌”,把演唱會辦成了“聊天會”,氣得粉絲紛紛“下頭”、高喊退票。



去年12月,歌迷花了1399元在梁靜茹演唱會買到“鐵窗票”,雖然是第一排,卻只能透過欄杆縫隙觀看,像是“坐牢”。



江蘇省消保委建議,消費者在購買演出門票前要仔細查看演出場次、演出時間地點、票品價格、是否要求實名觀演、退票政策等內容。特別是遇到假期期間人流量大,出行成本增加,消費者要作好行程規劃,以防出現因個人原因無法按時到場觀演的情況。同時,消費者在購票時要選擇正規、靠譜、有保障的票務平台進行購買,不要輕信“黃牛”或不明來源的售票管道。建議大家量力而行,儘量不要購買超出自身能力承受範圍價格的票品。

演唱會開始打折

2023年以來,多個城市的文旅市場火爆,“跟著演唱會旅行”成為很多人的選擇。但隨著市場上演唱會、音樂節等文旅產品提供逐步飽和,疊加相對昂貴的門票價格,演唱會、音樂節門票的銷售情況也逐步呈現“冰火兩重天”的景象。

這個“五一”,許俊決定和女朋友一起去廈門,因為他買到了張學友的演唱會門票,“買的時候挺吃驚的,因為比預料中的好買。”

去售賣打折票的票務交易平台瀏覽,許俊發現“五一”前4月26日這場張學友演唱會,票價甚至能略微打折。“這在2023年是不會發生的。而之前一位粵語頂尖男歌手的演唱會,我發現最貴的一檔也出現了打折票,應該是現在演唱會市場相對飽和了。

由於演唱會市場火爆,不少歌手在全國巡迴開演唱會,甚至一座城市會一連開5-8場。與此同時,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發現,在城市的選擇上,演唱會也呈現“多點開花”的格局。比如,兩位主要是深耕粵語地區的歌手,在今年的演唱會的選址包括天津、太原、呼和浩特等北方城市。

張寧在今年“五一”選擇去參加成都的仙人掌音樂節。張寧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她購買音樂節的票是“優惠套餐”,雙人預售票488元/人,單人全價票588元/人,而平時一個樂隊的表演最便宜的看台票大概也在600—700元。“現在感覺成都、重慶的演唱會市場是比較飽和的。”

正因為演唱會經濟對於城市文旅市場的拉動頗為明顯,很多城市都在這一“賽道”上競爭。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搜尋後發現,在5月5日開始的一個月以內,就有超過25位歌手在各地開演唱會。

而從門票打折平台上看,和去年動輒翻倍的黃牛票相比,目前即使是最為頂尖的那一撥歌手,也可以以增加幾十元到300元不等的價格拿到門票,部分票價和場次甚至有8.5—9.5折左右的折扣票。相對不那麼熱門的歌手,則普遍出現票價打折。以廣州、佛山的演唱會市場來看,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搜尋發現,在5月5日開始的一個月以內,就能搜尋到7個演唱會場次的打折票。

不少旅行社也曾經想從“跟著演唱會旅行”模式中分一杯羹,但發現其實很難做到。“我們之前做過跟著演唱會旅遊的項目,但是報名的人很少,成不了團,後面就給砍了。”一家廣東旅行社工作人員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21世紀經濟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