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淨利潤暴增644%,黃仁勳:會在中國盡力而為

由於企業對人工智慧的需求激增,輝達周三公佈了創紀錄的季度收入。

財報數據顯示,該公司在2025 財年第一季實現營收260 億美元,比第四季成長18%,比去年同期成長262%。淨利潤為148.8 億美元,高於一年前的20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644%。輝達也預計截至7 月的本季營收將達到280 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多,也高於華爾街的預期。


輝達公佈第一季調整後毛利率為78.9%,預期為77%。 Nvidia 預計第二季調整後毛利率為75.5%,上下浮動50 個基點。分析師平均預測毛利率為75.8%。

作為對比,輝達雄心勃勃的競爭對手AMD 在第一財季的調整後利潤率為52%。而在而在Nvidia 公佈業績後,AI 相關晶片製造商Advanced Micro Devices 和Broadcom 的競爭對手股價均上漲約2%。

「這個行業正在經歷一場重大變革,」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周三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 「下一場工業革命已經開始。各大公司和國家正在與Nvidia 合作,將價值數萬億美元的資料中心安裝基數轉移到加速運算上,並建立一種新型資料中心——人工智慧工廠,以生產一種新的商品—人工智慧。


今年已暴漲90%

這家人工智慧晶片製造商的命運被視為正在進行的人工智慧轉型的風向標,該公司報告稱每股收益為5.98 美元,較上一季度增長21%,較去年同期增長629%。根據CNBC 報導,投資者預計該公司營收為246.5 億美元,每股收益為5.59 美元。該公司還宣布將於6 月7 日以10 比1 的比例拆股其股票,目前股價為962 美元。

投資者一直在期待另一組轟動一時的財務業績,但他們也希望看到大型科技公司在輝達晶片上的支出與他們預期的一樣令人印象深刻。確實如此。

eMarketer 分析師雅各布·伯恩(Jacob Bourne) 表示:“隨著全球人工智慧公司繼續依賴其晶片、網路硬體和軟體生態系統,輝達再次挑戰重力。”

伯恩表示,科技巨頭們對輝達的公開讚揚是“其主導地位的明顯標誌”,他們希望減少對該公司的依賴“但意識到他們還沒有完全做到這一點”。

科技巨頭亞馬遜、Google、Meta 和微軟都表示,他們計劃今年斥資2,000 億美元購買訓練和運行人工智慧系統所需的晶片和資料中心。蘋果表示將於下個月公佈其人工智慧戰略。輝達被視為最適合人工智慧的晶片領先供應商。

光是今年,該公司的價值就增加了超過1.1 兆美元。截至2022 年底,輝達的市值為3,590 億美元。現在,到2024 年已過半,輝達的股價今年以來上漲了90% 以上,它的價值為2.33 兆美元。這僅比美國市值最高的兩家公司蘋果少5,000 億美元,比微軟少9,000 億美元。

德意志銀行策略師亨利·艾倫表示,這家晶片製造商的獲利公告「已成為宏觀日曆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但值得注意的是,輝達這些新收入的大部分來自少數客戶。由四家公司組成的集團——亞馬遜公司、Meta Platforms公司、微軟公司和Alphabet公司旗下的谷歌——是輝達最大的買家,約佔銷售額的40%。 61 歲的黃正試圖透過生產完整的電腦、軟體和服務來擴大自己的賭注,旨在幫助更多的企業和政府機構部署自己的人工智慧系統。

Nvidia 的資料中心部門——目前是其最大的銷售來源——創造了226 億美元的收入。遊戲籌碼提供了26 億美元。分析師給出的資料中心部門目標為210 億美元,遊戲部門目標為26 億美元。

輝達周三強調,它希望將其技術出售給更廣泛的市場——超越被稱為超大規模提供商的雲端運算巨頭。黃仁勳表示,人工智慧正在轉移到消費網路公司、汽車製造商和醫療保健客戶身上。各國也正在發展自己的系統——這種趨勢稱為主權人工智慧。

他說,這些機會正在雲端服務供應商之外「創造多個數十億美元的垂直市場」。

儘管如此,超大規模企業仍然是上季輝達的關鍵成長動力。他們創造了公司資料中心收入的約45%。這顯示輝達正處於業務多元化的早期階段。

輝達在介紹中也強調,其網路零件的強勁銷售。隨著公司建構由數萬個需要連接的晶片組成的集群,這些部件變得越來越重要。輝達表示,其網路收入為32 億美元,主要是其InfiniBand 產品,比去年同期的銷售額高出三倍多。


新晶片繼續大賣

輝達最初銷售用於渲染電玩影像的晶片,但該公司在早期投入巨資嘗試將其圖形處理單元(GPU) 改造為處理其他運算任務,從而從中獲益。十多年前,當人工智慧研究人員開始使用這些晶片來加速識別照片中的物體等任務時,黃仁勳抓住了這個機會。他增強了輝達晶片的人工智慧任務能力,並開發了軟體來推動該領域的發展。

數據顯示,輝達佔據了超過80% 的AI 晶片市場,處於獨特的地位,既是人工智慧發展快速發展的最大推動者,也是受益者。 Nvidia 晶片的高效能使得它們在目前的AI 資料中心中難以被取代。其專有的CUDA 軟體框架也為這一領先地位錦上添花,開發人員可以使用該框架對AI 處理器進行程式設計。

雖然大多數所謂的超大規模企業也在開發自己的客製化人工智慧晶片,但分析師預計這些晶片不會蠶食輝達的市場份額。

該公司的旗艦處理器H100 需求旺盛,用於支援OpenAI 的ChatGPT 等AI 聊天機器人。分析師表示,雖然大多數高階標準處理器的價格為數千美元,但H100 的單價從1.5 萬美元到4 萬美元不等,具體取決於產量和其他因素。

Nvidia 財務長科萊特·克雷斯(Colette Kress) 周三表示,該公司近幾個月來與100 多家客戶合作,這些客戶正在建造新的資料中心——黃先生稱之為AI 工廠——這些中心的GPU 數量從數百到數萬不等,有些甚至達到10 萬個。

「本季的一大亮點是Meta 發布了Lama 3,這是他們最新的大型語言模型,使用了24000 個H100 GPU,」Kress 在與分析師的電話會議上表示。指出,汽車將成為其“今年資料中心內最大的企業垂直領域”,例如,特斯拉正在使用35000 個H100 晶片來幫助訓練自動駕駛模型。

Nvidia 很快就會開始推出H100 的強大後繼產品,代號為Blackwell,該產品於3 月宣布。對新晶片的需求似乎已經很強勁,這增加了一些客戶可能會等待速度更快的型號而不是購買H100 的可能性。但輝達的最新業績幾乎沒有任何停頓的跡象。

Kress女士表示,對Blackwell 晶片的需求遠遠超過了晶片的供應,「我們預計明年需求可能會遠遠超過供應。」黃先生補充說,新晶片將於今年晚些時候在數據中心運行,「今年我們將看到Blackwell 的大量收入。他同時指出,隨著向H200 和Blackwell 過渡,輝達預計一段時間內需求將超過供應。每個人都急於讓他們的基礎設施上線。原因是他們正在省錢和賺錢,他們希望盡快做到這一點。

「Blackwell之後,我們還有另一個晶片,我們的節奏是一年一發布。」黃仁勳透露。

到目前為止,Nvidia 大約每兩年推出一次新架構- 例如,2020 年推出Ampere,2022 年推出Hopper,2024 年推出Blackwell。業界寵兒的H100 AI 晶片是Hopper,B200是Blackwell,儘管這些相同的架構也用於遊戲和創作者GPU。

但分析師Ming-Chi Kuo本月稍早報導稱,下一個架構「Rubin」將於2025 年推出,最快明年就會為我們提供R100 AI GPU ,而黃的評論表明該報導可能是正確的。

黃仁勳表示,輝達也將加快其生產的所有其他類型晶片的速度,以適應這種節奏。 “我們將帶領他們以非常快的速度前進。”

這些言論或許可以緩解人們對輝達發展動能放緩的擔憂。

研究公司Third Bridge 的分析師Lucas Keh 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投資者短期內對於GPU 需求'泡沫'的擔憂似乎已經消失。”

分析師警告稱,沒有哪隻股票會永遠直線上漲。 Nvidia 的本益比高達79.95 比1。相比之下,微軟市盈率為36,蘋果市盈率為29。但Nvidia 的淨利潤中,每賣出一美元,就能賺取近0.50 美元。

它能滿足需求嗎? Nvidia 的晶片現在非常搶手,甚至需要用裝甲車運送。周二,其主要客戶亞馬遜告訴《金融時報》 ,它正在等待Nvidia 的新超級晶片Blackwell 的訂單,此後,其股價下跌了5%。

華爾街分析師也在尋找一些跡象,顯示一些資金雄厚的競爭對手可能會搶先Nvidia 業務的很大一部分。微軟、Meta、Google和亞馬遜都開發了自己的晶片,可以客製化用於AI 工作,不過他們也表示正在增加對Nvidia 晶片的購買量。

傳統競爭對手超微半導體公司和英特爾也對其人工智慧晶片做出了樂觀的預測。超微半導體公司表示,預計今年將銷售價值40 億美元的新型人工智慧處理器MI300。

黃先生經常提到他所說的可持續優勢:只有Nvidia 的GPU 才被所有主要的雲端服務(例如Amazon Web Services 和Microsoft Azure)提供,因此客戶不必擔心因其獨特的晶片技術而被鎖定使用其中一種服務。

輝達在其係統中長期使用其晶片的電腦製造商中仍然很受歡迎。其中之一是戴爾科技公司,該公司周一在拉斯維加斯舉辦了一場活動,黃先生也出席了活動。戴爾公司執行長兼創辦人麥可戴爾表示,公司將提供新的資料中心系統,將72 塊新的Blackwell 晶片裝入一個電腦機架中,這種標準結構比冰箱略高一些。

但輝達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該公司在中國的銷售額一直佔其資料中心收入的20% 至25% 左右,但在美國10 月更新最新晶片出口限制後,該公司在當地2 月至4 月期間「顯著」下降。

輝達今年稍早開始向中國客戶提供H20,這是其人工智慧晶片的修改版本,專為中國設計並符合美國出口管制。黃在周三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由於我們技術的限制,現在在中國的競爭更加激烈。」然而,「我們將繼續盡最大努力為那裡的客戶和市場提供服務...並盡我們所能,」他說。 「我們會盡力而為。」(原文:"It's a lot more competitive in China now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s on our technology," Huang said in Wednesday's earnings call.However, "we continue to do our best to serv our the markets there ... and to the best of our ability," he said. "We'll do our best.")

不過黃仁勳在財報大會上強調:“我們每天都在比賽”, “客戶給我們施加了很大的壓力,要求我們盡快交付系統並使其投入使用。”黃說。

韋德布希證券公司(Wedbush Securities) 的丹‧艾夫斯(Dan Ives) 表示,投資人將密切關注人工智慧「教父」詹森(Jensen) 在結果公佈後的演講。 「人工智慧革命始於輝達,在我們看來,人工智慧派對才剛開始,爆米花已經準備好了,」他說。


競爭對手不死心

雖然輝達的晶片和生態讓他們難以撼動,許多挑戰者也都宣告失敗,但這並沒有大家繼續挑戰輝達決心。

首先,在晶片方面,除了上文提到的雲端巨頭(也是輝達現在的大客戶)外,Intel和AMD外等傳統巨頭外,新興的Cerebras也在虎視眈眈。最近還有傳言軟銀旗下的Arm也將研發AI晶片,但這是否會對Nvidia構成競爭,還有待觀察。

如果說上述公司都是想在推理方面從輝達碗里分一杯羹以外,圍繞著推理晶片領域,更多輝達的競爭對手也將浮出水面。至於中國市場,由於其特殊性,競爭正如黃仁勳前面所說:尤為激烈。

同時,輝達的最高護城河CUDA也成為了他們的突破口。 「我認為人們低估了輝達的實際成果,」專注於人工智慧的投資者Radical Ventures 的合夥人戴維·卡茨(David Katz) 表示。 「他們圍繞著產品建立了一個軟體生態系統,這個生態系統高效、易用、實用,能使非常複雜的事情變得簡單,」他補充道。 “這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龐大的用戶群體共同發展起來的。”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Nvidia 的競爭對手和最大客戶正在聯合支持OpenAI 主導的一項軟體開發計劃,該計劃將使人工智慧開發人員更容易放棄其晶片。

報導指出,Nvidia 一些最大客戶的工程師正瞄準Cuda,幫助開發Triton 軟體,該軟體於2021 年由OpenAI 首次發布,旨在使程式碼能夠在各種AI 晶片上運行軟體。晶片製造商英特爾、AMD 和高通也在尋求利用Triton 來幫助吸引Nvidia 的客戶。

儘管大型科技公司繼續在Nvidia 的最新產品上花費數十億美元,但他們仍然希望Triton 能夠幫助打破這家晶片製造商對人工智慧硬體的束縛。

英特爾首席技術長Greg Lavender 表示:“從本質上講,它打破了Cuda 的鎖定。”

Triton 的聯合創始人Philippe Tillet 於2019 年被OpenAI 聘用,它是開源的,這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查看、調整或改進其程式碼。支持者認為,與Nvidia 專有的Cuda 相比,這讓Triton 對開發者俱有內在吸引力。 Triton 最初只與Nvidia 的GPU 合作,但現在它支援AMD 的MI300,並計劃很快支援英特爾的Gaudi 和其他加速器晶片。

Triton並不是挑戰Nvidia軟體優勢的唯一嘗試。英特爾、Google、Arm 和高通都是UXL 基金會的成員,該基金會是基於英特爾開源OneAPI 平台開發Cuda 替代方案的產業聯盟。

蘋果、特斯拉和谷歌的前高級工程師Chris Lattner 推出了Mojo,這是一種面向人工智慧開發人員的程式語言,其宣傳語包括:「不需要Cuda」。他認為,世界上只有一小部分軟體開發人員知道如何使用Cuda 進行編碼,而且學習起來很困難。

但是,在我們看來,這絕對不是坦途。(半導體產業觀察)


最近長文
關於鉅亨號
「鉅亨號」是《Anue鉅亨網》以AI 大數據和推薦引擎所推出具影響力的自媒體社群平台,從投資理財為主題擴展到金融財經、房地產、汽車、數位虛擬貨幣、影音視頻及Podcast的數位生活圈。讀者可透過一面牆及個人化功能關注一天的大小事;對創作者而言更是一個直接能與1,000萬用戶互動的舞台。
最好用的投資平台,幫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標的
看真實的投資分享文章,跟隨達人腳步取得最佳利益
多元投資社群平台,掌握最新市場動態熱門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