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投了新能源最大的雷


國內唯一能跟賈躍亭FF“比肩”的新能源車企,又有消息了。

國內唯一能跟賈躍亭FF“比肩”的新能源車企,又有消息了。

但,是壞消息。天眼查APP最新動態顯示,昔日“把新能源造車大餅畫向全球”、估值200億元造車新勢力“頭部”奇點汽車,因拖欠員工7.9萬餘元工資,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去年,奇點汽車傳出“燒光170億元,走向破產”,引發新能源行業、創投圈震動。

當外界以為奇點汽車“真·要倒下”、埋葬一批VC/PE、產業資本時,這家公司竟然還“活著”。另據天眼查APP,奇點汽車品牌載體智車優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經營狀態至今為“存續”。說明,奇點汽車並未消失,這顆媒體眼中新能源最大的雷,仍在垂死掙扎。

畢竟,它們讓全球資本“為夢想窒息過。”

“國內新能源造車第一大忽悠,想接著忽悠?”

如果不是天眼查APP最新動態,誰能想到,屢傳破產的奇點汽車並未倒下。而它們的成長之路,某種程度上比“下周回國”賈躍亭的FF更“玄幻”,一度使全球資本陷入瘋狂。



2014年,對中國造車新勢力意義非凡。這一年,“流量賦能造車”先驅、樂視創始人賈躍亭向外界公佈了一個“為夢想窒息”的“SEE計畫”。他說,“樂視已正式進軍汽車領域,計畫打造一款集智能、電動、社交於一體的超級汽車,將網際網路與智能完美合體。”

同年早些時候,賈躍亭去了趟美國,在忽悠過馬斯克的前特斯拉高管桑普森陪同下,找到了關於造車的“詩和遠方”,FF(法拉第未來)註冊成立,從此改變了樂視的下半生。

“SEE計畫”公佈之前,有一位網際網路大廠高管,比賈躍亭先嗅到了新能源造車將演變成全球最大風口的契機,他便是日本連續創業者、前360副總裁、奇點汽車CEO沈海寅。

沈海寅,原是創投圈一抹亮色。他青年成名,出國闖蕩日本,創立過3家網際網路公司,其中一家稱為“日本雅虎”,後被雅虎日本收購,日本媒體則把沈海寅視為“華人創業奇才”。

2005年,沈海寅在日本完成網際網路驚人之舉,跟金山軟體合資創辦日本金山軟體,兩年後又創出日本防毒軟體免費版。沈海寅的種種動作,很快引起國內網際網路大廠“警覺”。

大廠用遞橄欖枝的方式,將這位“華人創業奇才”招回國內。其先後在金山軟體、360公司任職。正是360副總裁期間,沈海寅幾乎和賈躍亭“同時”看到了新能源造車的前景。2014年,沈海寅成立智車優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開闢國內網際網路造車新勢力先河。

樂視暴雷,賈躍亭跑美國開闢國外網際網路造車新勢力先河。二人一內一外,“用一己之力,打開了全球資本的想像空間。”國內,無負債傍身的沈海寅受矚目程度更高,他給造車事業想了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奇點汽車。他說,“奇點,在物理學上是宇宙大霹靂的開始,所有已知的物理規律在這裡都不適用,時間和空間都在這裡結束。”資本,卻在這裡起飛。

2015年,國內新勢力造車波及網際網路,牛人紛紛離開大廠“緊跟”沈海寅步伐。奇點汽車作為國內新勢力造車“鼻祖”,在僅是個“概念”情況下,拿到了光信資本、本見資本、英特爾資本等全球知名VC/PE、產業資本的融資。尤其搞晶片的英特爾,嗅覺異常靈敏。

次年,6億美元戰略投資入賬。就過了一個月,360公司、韜蘊資本、壹號資本、深耕資本等再送一筆融資。“自家副總裁創業”360給予了全力支援。一方面,沈海寅在公司地位不一般,直接向創始人周鴻禕匯報;另一方面,“紅衣教主”趁著奇點汽車探探造車路。

韜蘊資本也出了不少力。它們是網約車平台易到大股東,對,就是引爆樂視危機,間接逼賈躍亭跑到美國的參與者之一。韜蘊資本做夢都想不到,未來某天奇點汽車又暴雷了。

全球資本湧入、360公司投資及背書,奇點汽車風光無限。

風光無限,真不是“吹牛”。

沈海寅畫出了一張賈躍亭未敢畫出來的無形大餅。

眾所周知,傳統燃油車版圖長久以來掌控在美國、日本、歐洲手裡。奇點汽車的餅牛在哪?聯動美國、日本,想在傳統燃油車兩大版圖裡裂變新能源格局。當然,若以今日視角,想在美國、日本裂變新能源,純屬“無稽之談”,否則,特斯拉沒有理由要靠上海工廠搭救。

但在那個階段,奇點汽車的餅極具誘惑力,“如果設想成功,下一步可能衝出地球。”全球資本顯然願意相信奇點汽車。一是,沈海寅在日本屢次創業成功,他搞出的“日本雅虎”是“全球投資網紅”、日本首富孫正義誇讚的項目,為其闖蕩日本市場奠定了根基。

二是,美國新能源“一窮二白”,於資本是個佔坑就能獲得巨額回報的“藍海”。三是,沈海寅為周鴻禕得力幹將,管理及創新能力出眾,分管過360手機衛士、360雲盤、360兒童衛士、360安全路由等業務,是個“多面手”,擁有“大多數創業者無法比擬的優勢”。

試問一個人才中的“全才”配上一張美麗大餅,誰不想吃?就這樣,奇點汽車憑藉畫餅在2017年-2020年間,再拿到至少7輪融資。最令人“佩服”的是,席間,奇點汽車遭到媒體質疑,曝出資金鏈危機、拖欠工資、拖欠供應商款項以及“跟賈躍亭一樣,假裝造車”。

一系列問題爆發在2018年、2019年,“玄幻”的是,絲毫沒影響奇點汽車的融資腳步。資本對該公司的信賴程度與“一車未造”的FF隔岸呼應。2018年,奇點汽車爆發一輪危機,眾多員工莫名收到HR郵件內容是,“工資需要通過一系列的審批才能發放,望員工理解。”

未發放的理由相當奇葩,“欠薪,算是公司向員工借款,會按照年化約10%的利息償還。”也就是說,“公司沒錢了,在用員工的工資變相融資。”然而,2018年,奇點汽車明明拿到了兩輪融資,包括一筆博雍基金參投的30億元C輪融資,怎麼又跟員工借上錢了?

關鍵,它們2017年宣佈量產的首款車型iS6,遲遲沒有量產,錢去哪了?面對各種質疑,奇點汽車格外鎮定,沈海寅親自回應稱,“奇點汽車累計融資超70億元,欠薪是假消息。”

一邊造車迷離,一邊奇點汽車內部股東出現分歧,有VC/PE突然意識到身處“漩渦之中”。前面參投C輪融資的博雍基金,剛投了一年就想退出了。2019年,博雍基金計畫轉讓公司6.3753%股權,想盡快逃離奇點汽車,想美了,“資本一入深四海,結果造車是旁人。”

沈海寅巧妙的與大批VC/PE、產業資本形成“捆綁”,“不繼續融資,誰都別想逃。”

融資吧,接著融資,融到2020年,再無人接盤了,投資人跟著一起栽了。

比如2019年計畫出局的博雍基金至今持有公司5.8184%股權。在奇點汽車2023年被傳走向破產後,它們成功的套了超30個VC/PE、產業資本、個人股東,放眼整個新能源倒下的車企序列裡也極為罕見,像高合汽車是真造車,資本看不上,資金鏈撐不住倒下了。

奇點汽車呢?“賈躍亭附體”基本只負責融資、畫餅、講故事,稱得上,“國內新能源造車第一大忽悠”。整個造車軌跡中,360公司扮演的角色,最是耐人尋味。

裡面存在兩個有趣的時間點。第一個,百科顯示2013年-2015年,沈海寅任360公司副總裁;第二個,智車優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2014年成立。沈海寅任職期內創業,360應該清楚規劃。換句話說,奇點汽車不單是360投資的公司,或是其孵化的造車項目。

這意味著,周鴻禕很早就發現了全球新風口,佈局新能源造車。至於奇點汽車如何由新能源最大的餅,墜落成最大的雷?自然不是周鴻禕的鍋。彼時,他主要精力是研究花椒直播。非要關聯,“周鴻禕搞不懂新能源造車,過度相信了沈海寅,釀成360投資史上一大敗筆。”

根據天眼查APP資訊,360公司旗下資本天津奇睿天成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夥)至今持有智車優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1.1316%股權。此前,有消息稱,“360放棄奇點汽車,全面退出”並不精準。沈海寅亦是為數不多“員工套了老闆”的人,頗為“玄幻”。

這就解釋了,周鴻禕為何在2024年才躋身“車圈網紅”?他用了10年,讓員工戲耍,付出慘痛代價,才漸漸玩明白賈躍亭2014年開發的“流量賦能造車”邏輯,太不容易了。

近日,天眼查APP最新動態顯示,奇點汽車再多一筆債務,拖欠員工7.9萬餘元工資。該公司經營狀態為“存續”,涉及法律訴訟58項,案件金額超2億元,沈海寅?

他坑了員工、供應商、VC/PE、產業資本、創始團隊、前老闆,下落成迷。其實,“玄幻”的點遠不止上述內容,擅長畫餅的沈海寅,對投資情有獨鍾,他參投了超20家公司。

除了搞黃奇點汽車、錢不知哪去外,他個人參投的其它公司,小日子過得挺滋潤。 (投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