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字幕網站關閉,影迷們還怎麼看電影?

“很抱歉通知大家,我們的網站將在24小時內關閉,也不可能有什麼收購計畫了。感謝大家參與這個開放的社區,保重!”

這是一場毫無預兆的告別。2024年5月2日,一位署名為“that_thing”的使用者突然以網站營運者的名義,在全球名氣最大的字幕網站Subscene的論壇上發帖宣佈,該網站將在24小時內永久關閉。消息一出,很多人急切地湧入網站的論壇跟帖留言,有人詢問要如何保存網站上所有的字幕檔案,也有人試圖聯絡這位管理人員,想要提供資金上的幫助。很多人以為事情還有轉圜的餘地。但5月5日,Subscene這個網站上所有的影視資源資訊在一夜之間消失了,它變成了一個淡黃底色的空白頁面,僅剩下幾行冰冷的文字。

作為全球最知名的字幕網站之一,Subscene上聚集了全世界大量熱愛影視翻譯的網友,他們“用愛發電”,為網路上共享的影視資源製作個人原創的翻譯字幕。而這個網站之所以能夠全球聞名,是因為它可以提供很多語種的字幕檔案,從英語、法語、中文、阿拉伯語,到韓語、泰語、希臘語,都會有人無償製作和提供。如今,網站停止營運,對於那些來自小語種國家的影迷而言,是尤為沉重的打擊。


不過,Subscene的消失是一件可以預見的事。隨著Netflix等串流媒體平台不斷在全球擴張,以及各大影視公司對於版權問題的日益重視,這些本來就與盜版問題緊密相連的業餘字幕組、影視下載網站的處境,一定會日益艱難。而對於文化研究者而言,業餘字幕網站的生存問題卻不僅僅只用“是否違法”這簡單的一句話就能解釋清楚,背後有著複雜的糾葛。“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我們必須在保護智慧財產權的需要與文化交流、獲取多種媒介資訊的益處之間取得平衡。”美國肯特州立大學現代及古典語言學博士、研究視聽翻譯的學者侯賽因·阿布·拉亞什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烏托邦的消亡

Subscene站內的內容一夜消失之後,網友們依然可以使用該網站的論壇功能進行留言探討。於是這個曾經歲月靜好的論壇裡瀰漫起了悲情的氛圍。有人對營運者發出抱怨甚至謾罵,認為他們應該早點向網友求救,而不是把事情拖到如今這個地步,有人擔心著自己以往用心整理的字幕資料會石沉大海,也有人用傷感的口氣回憶著往昔的快樂時光。一位網友這樣描述他的感受:“Subscene的關閉,徹底關掉了我在上面數千個小時的生活,感覺就像是我的遺產被人燒了,或者像是站在路邊無家可歸那樣。”這些帖子下面的留言除了英語內容,也夾雜著日語、韓語、阿拉伯語等不同的語種。

如果知道Subscene的輝煌歷史,就能理解,網友們為何會對這個“網際網路家園”如此執著。網站的具體成立時間已經不可考,但根據論壇上的一些老使用者回憶,大約20年前,他們就開始使用這個網站了。在21世紀初,隨著網際網路共享文化在全球的風靡,不少影視資源網站通過免費提供影視資源給網友下載獲取了巨大的流量,而當這些免費的、不同語種的影視檔案在不同國家的網友手中流傳時,字幕製作就成了一個潛在的巨大的需求。於是,這個需求,帶動了Subscene的迅速發展。

很快,Subscene這個由業餘字幕愛好者組成的網站,在一群“草莽英雄”一般的影視下載網站、字幕組中脫穎而出。勝出的主要原因還是它介面乾淨,有著友好、規則清晰的社區文化。隨著時間發展,網友們自發在Subscene上形成了一套打分機制,優秀的字幕會被做出標記,也會被推薦給更多的網友。Subscene上的字幕翻譯者都是出於愛好,也非常敬業、自覺,如果有人反映他們製作的字幕有問題,他們會立刻反饋。因為這些優點,它慢慢吸引了全世界對字幕翻譯有興趣的人來“為愛發電”,字幕涉及的語種也逐漸增多,就這樣,Subscene就逐漸演變成了世界上最大、涉及語種最全面的業餘字幕網站。

Subscene神奇地自發形成了一套屬於自己的默契和規則。人們經常能看到,在這裡,用阿拉伯語寫留言的人提供了經典的英語電影字幕,也會看到有人用韓語請教英語電影的問題,氣氛溫馨和諧。美國肯特州立大學現代及古典語言學博士、研究視聽翻譯的學者侯賽因·阿布·拉亞什就曾經使用Subscene進行阿拉伯語字幕翻譯的研究,他發現,這些業餘翻譯者是真正被愛好驅動的。他們有的使用鋼鐵人的頭像,有的則用哈利·波特系列的人物來代表自己,也經常談論自己所崇拜的英雄人物和劇情。這些表達凸顯了字幕組成員的品位和偏好,而且,經常談論自己喜歡的角色,這些交流為網站帶來良好的氛圍。


韓劇《魷魚遊戲》不同版本英文字幕翻譯對比。圖/視訊截圖


雖然處於版權上的灰色地帶,但Subscene卻將這種乾淨、高效又無私的營運方式發揮到了極致,還帶來了一些間接的社會效益。比如,總有一些聽力殘障網友到網站上尋找不同語種的字幕,他們通常都能得到詳細、貼心的回應。有了這些免費的字幕,這些殘障人士就可以自由地欣賞各個語種的影視作品了,要知道,在那個時代,串流媒體平台並沒有成規模,很多電影是沒有官方字幕的,聽力殘障人士無法欣賞電影,所以,從這個角度去看,這完全是一群電影愛好者以這個網站為依託做出的善舉。

2020年,韓國導演奉俊昊憑藉《寄生蟲》奪得數項奧斯卡大獎時,站在領獎台上,他說:“一旦克服了一英吋高的字幕障礙,大家就能看到更多精彩的電影。”某種程度上說,Subscene做的就是幫人們跨越障礙的工作。


缺錢,違法,被大公司圍剿

實際上,早有跡象表明,Subscene這個全靠營運人自行付出資金,網友自發維護的網站出現了問題,它大機率是因為“缺錢”而難以為繼。兩個多月前,Subscene的營運者曾在網站上匿名宣佈,網站的生存狀況出現了問題,並表達了他的擔憂。他寫道:“網站已經好幾年不能自給自足了,訪客數量在下降,維護也無法繼續。我對大家在內容管理上所貢獻的工作感到驚訝,這也是我繼續為這個網站付費這麼長時間的主要原因。”

而此類網站突然消失,倒也不算是太出乎人們的意料。畢竟從十幾年前開始,這樣的劇情就一直在上演。很多世界等級的知名分享網站都宣佈關站,其原因也無外乎是版權問題或者資金問題。2023年6月,世界上最大的下載網站之一RARBG宣佈關站,引發大量網友的哀嘆,其原因之一就是該網站觸犯多國版權法,疑似在很多國家被遮蔽。而早在十年前的2014年,國際上名噪一時的老牌資源網站“海盜灣”也已經因為各種原因多次被迫關停又重啟,又再度受挫。在中國,同樣在2014年,與Subscene功能類似的中文版字幕網站射手網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徹底關站,至今仍沒有恢復。

“一個需要射手網的時代結束了。”這句射手網留下的著名“遺言”,倒是頗具預見性。十年前,中國的大型正版視訊網站正在興起,他們對海外正版影視劇進行了大規模引進,也有著更加正規的字幕組態,字幕站和資源站的版權問題被推上了水面。不過此時在海外,當時的Netflix、迪士尼這樣的大公司,還在維持著相對傳統的網路點播甚至錄影帶業務,沒有太多地涉足網際網路領域。因此,Subscene這樣的網站還可以“燈下黑”地繼續生存下去。直到2019年,這種狀況終於被打破:新媒體影視巨頭Netflix迅速崛起,大舉進軍全球市場,不斷生產、購買不同語種、不同國家的影視劇,這一行為,也激發了迪士尼、蘋果、亞馬遜等諸多公司進軍串流媒體業務。而這些串流媒體平台非常重視字幕組態,絕大多數影視作品都會組態相應的全球主要語言的官方字幕以供選擇。從那時開始,Subscene這樣的網站的命運幾乎就已經被註定,無論是影迷對它的需求度的減小,還是版權上的灰色地帶,都決定著它在未來確實會難以為繼。

與此同時,科技的高速發展也給了業餘字幕網站一記沉重的打擊。也是在2020年前後,在影視翻譯中,AI開始發揮更大的作用,也更有“效率”。高新技術和大公司的業務擴張需求在這種趨勢之下,飛快地結合在了一起。根據海外媒體的報導,Netflix早在2020年就開始使用人工智慧工具訓練AI去“預處理”一些非英語國家的影視節目的字幕,為的就是提高效率和精準率,迅速佔領字幕翻譯的賽道。

不過,比起被AI“調教”過的文字,大部分人還是更喜歡業餘字幕組做出的那些有草根性和創造性的字幕,因為它們更人性化,更能反映影視作品內容中那些言語之外的意味。但隨著AI技術的進步,“機翻”感越來越低,影迷們已經很難區分出哪些是人翻譯的字幕,而哪些是AI的作品。

但在研究者看來,這些業餘的字幕網站的翻譯當然有它獨特的價值,其在文化上的貢獻不能被抹殺,更不能被消滅。“由充滿熱情的個人提供的,內容豐富、對語境敏感的翻譯是不可替代的,為觀看體驗提供了重要價值。應該想辦法將這些人文因素與技術進步結合起來,以保持翻譯的深度和質量。”侯賽因·阿布·拉亞什這樣對《中國新聞周刊》說,從商業角度說,大公司的施壓和版權執法行動是可以理解的,但他們往往忽視了這些草根網站背後的文化價值和教育價值。


搶救希缺的社群文化

沒有人能夠拯救“業餘字幕翻譯”這種瀕臨消失的草根文化,除了網友們自己。在5月5日Subscene關站前後,美國網路社群Reddit上的網友製作了資料庫,保存了該網站的一部分字幕檔案,並分享到了全網。除此之外,Subscene上也有人提供了替代網站的網址。雖然過去的成果能夠得以保存,但關站還是嚴重影響了字幕創作者的積極性,就像這些業餘翻譯者聚集在Subscene的論壇上發出的抱怨那樣,他們就像無家可歸的小孩,不知道未來要在哪裡創作,為什麼樣的人群付出熱情。

在專家、學者和文化研究者們看來,業餘字幕翻譯者的生命力可以幫助大公司生產更多鮮活有趣的翻譯內容,二者其實有合作的必要。既然Netflix、迪士尼這樣的大平台本來就有字幕翻譯需求,就可以主動拋出橄欖枝,去和Subscene這樣的草根社區、譯者進行翻譯上的合作。他們可以開發一些共享字幕的平台,或者去建立免費的字幕庫,也可以提供資金,加強對草根譯者的培訓,以培養更多合格的譯者。

實際上,經過幾年的摸索,Netflix等大公司也已經發現,瞭解本地文化的小語種翻譯者有著AI替代不了的價值,他們也在探索與業餘譯者的合作方式。英國《衛報》曾報導,2021年,Netflix出品的韓劇《魷魚遊戲》火遍世界後,一個關於字幕翻譯的爭論也被引發了出來。當時,一些瞭解韓語的觀眾對字幕的不精準之處提出了批評意見。比如,劇中有一個讀音類似“oppa”的韓語詞,在韓語中這個詞的意思是“哥哥”,它是女性稱呼年長男性的敬語,隱含有雙方關係比較親暱的含義,也就是中國人常說的“歐巴”。在Netflix的配音版本中,這個詞被翻譯成 “老頭”,在字幕版本中,它被翻譯成了“寶貝”,這兩種翻譯多少都有些不精準。經歷了這次爭論之後,Netflix開始重視字幕翻譯的精準度,他們在俄羅斯、西班牙等地都僱傭了更加瞭解本地文化的字幕翻譯者,以改善這個狀況。

不過,大公司的這類行動可能只是偶然,也可能最終無關字幕網站的命運,只能讓個別的業餘字幕翻譯受惠。人們心裡清楚,生來就處於“灰色地帶”中的業餘字幕網站,前途依然不容樂觀。這些網站一個個地消失在網際網路世界,是否有一天,我們再也看不到完全由網友提供的,充滿趣味的免費字幕?21世紀初那些“烏托邦”一樣的網路站點,是否都會一個個瓦解?答案沒有人知道。 (中國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