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恩斯-哈耶克複賽



奧地利經濟學家弗雷德里希·馮·哈耶克(Friedrich von Hayek)於1992年去世,享年93歲,他曾說過,要想掌握最後的話語權,只需要比你的對手活的更長。他最大的幸運是比凱恩斯(Keynes)多活了近50年,從而在死後宣稱戰勝了一個在他活著的時候在智力上猛烈攻擊他的對手。

哈耶克的神化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當時英國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Margaret Thatcher)開始引用哈耶克對中央計畫的經典攻擊——《通往奴役之路》(The Road to Serfdom,1944)。但在經濟學中,從來沒有任何最終定論。雖然哈耶克為市場體系辯護,反對中央計畫經濟的嚴重低效,贏得了越來越多的贊同,但凱恩斯認為市場體系需要持續穩定的觀點在財政部和央行中也發揮著持續影響力。

然而,這兩種傳統都被芝加哥學派的“理性預期”(rational expectations)所掩蓋,後者在過去25年中一直主導著主流經濟學(mainstream economics)。經濟主體(economic agents)被認為擁有關於所有可能發生的意外事件的完美資訊,除非是經濟理論無法觸及的意外和驚奇,否則系統性危機永遠不會發生。

2007—2008年的全球經濟崩潰(economic collapse)讓“理性預期”經濟學失去了信譽(儘管它的高級牧師們[priests]還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並讓凱恩斯和哈耶克在死後又回到了爭論中。自1930年代大蕭條(the Great Depression)開始爭論以來,這些問題並沒有多大改變。是什麼導致了市場經濟的崩潰?對崩潰的正確反應是什麼?防止未來崩潰的最好方法是什麼?

對20世紀30年代早期的哈耶克和今天的哈耶克追隨者來說,“危機”是相對於儲蓄供給的過度投資的結果,而過度的信用擴張(excessive credit expansion)使這種過度投資成為可能。銀行以低於真正儲戶要求的利率放貸,讓各種投資項目暫時有利可圖。

但是,由於這些投資並不反映經濟主體對未來消費的實際偏好,因此完成這些投資所需的儲蓄是不可用的。它們可以通過央行的貨幣注入維持一段時間。但市場參與者最終意識到,沒有足夠的儲蓄來完成所有的投資項目。這時候,繁榮變成了蕭條。

因此,每一次人為的繁榮都會帶來自身毀滅的種子。復甦包括清算分配不當、減少消費和增加儲蓄。

凱恩斯(以及今天的凱恩斯主義者)會認為危機是由相反的原因造成的:相對於儲蓄供給的投資不足——即消費或總需求不足以維持充分就業的投資水平——這必然會導致利潤預期的崩潰。

同樣,這種情況可以通過訴諸消費者債務融資維持一段時間,但最終消費者會變得過度槓桿化並減少購買。事實上,凱恩斯主義和哈耶克主義對危機起源的解釋實際上沒有太大區別,過度負債(over-indebtedness)在這兩種解釋中都起著關鍵作用。但是這兩種理論指向的結論是非常不同的。

對哈耶克來說,復甦需要清算過度投資和增加消費者儲蓄,而對凱恩斯來說,復甦包括降低儲蓄傾向和增加消費,以維持公司的利潤預期。哈耶克要求更多的緊縮,凱恩斯要求更多的支出。

關於哈耶克在20世紀30年代與凱恩斯的偉大鬥爭中失敗的原因,我們在這裡找到了一條線索。這不僅僅是因為清算過度的政策在政治上是災難性的:在德國,它讓希特勒上台。凱恩斯指出,如果所有人——家庭、企業和政府——都開始試圖同時增加儲蓄,那麼就沒有辦法阻止經濟下滑,直到人們變得太窮而無法儲蓄。

正是哈耶克推理中的這一缺陷導致大多數經濟學家拋棄了哈耶克陣營,轉而支援凱恩斯主義的“刺激”政策。正如經濟學家萊昂內爾·羅賓斯(Lionel Robbins)回憶的那樣:“面對當時的極度通貨緊縮,那種認為最重要的是清算錯誤投資並培養儲蓄傾向的想法,就像不給一個掉進冰冷池塘的醉漢提供毯子和刺激一樣不合適,理由是他最初的問題是過熱。”

除了對哈耶克的狂熱支持者而言,2009年全球協調一致的刺激措施顯然阻止了經濟滑入另一場大蕭條。誠然,許多政府在企業倒閉時拯救銀行和維持經濟運轉的成本損害或摧毀了它們的信譽。但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在私人部門支出疲軟之際實施公共部門緊縮肯定會導致多年停滯,甚至進一步崩潰。

因此政策必須改變。在歐洲幾乎沒有希望;真正的問題是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總統是否有能力繼承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總統的衣缽。

為了防止未來發生同樣嚴重的危機,凱恩斯主義者會主張強化宏觀經濟管理工具。哈耶克主義者沒有什麼明智的貢獻。他們最喜歡的補救措施之一——廢除央行——被認為是過度信貸創造的源頭——為時已晚。即使是一個沒有央行的經濟體也會犯樂觀和悲觀的錯誤。對這些錯誤的後果漠不關心在政治上和道德上都是糟糕的。

因此,儘管哈耶克作為自由哲學家聲名顯赫,但他理應輸掉20世紀30年代與凱恩斯的鬥爭。他也理應輸掉今天的複賽。 (ECONOMICS RU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