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哥就事論事EP215 全村剩下輝達與台積電


輝達漲破千元創新高 市值挑戰蘋果

美股道瓊跌605點 輝達突破1000美元創新高

道瓊工業指數下跌605.78點,跌幅1.53%,收於39065.26點,為2024年表現最差的一個交易日;標普500指數下跌0.74%,收於5267.84點;那斯達克綜合指數跌0.39%,收於16736.03。盤中早些時候,大盤指數和以科技股為主的基準指數均創下歷史新高。

「AI霸主」輝達週四迎輝煌里程碑,股價狂飆9.32%,股價突破千美元大關,來到每股1,037.99美元,市值來到2.55兆美元,高於特斯拉和亞馬遜市值的總和。輝達2024/05/22公布上季營收成長超過260%,獲利成長超過7倍,銷售前景樂觀,同時,輝達還宣布將進行1拆10的股票分割計畫,並將季度配息提高150%至每股10美分。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表示,「下一次工業革命已經開始」。



輝達「市值暴增2180億美元」 創華爾街史上「第2大單日漲幅」

輝達股價也在美東時間5/23飆升超過9%,根據倫敦證券交易所(LSEG)的數據,輝達當日市值暴增約2180億美元,創華爾街史上「第2大單日漲幅」。輝達收在1,037.99美元,市值漲幅大致相當於美國跨國電腦軟體公司Adobe的全部市值。


而輝達的總市值2.55兆美元,則超越所有德國上市公司的市值總和。截至22日,德國上市公司的市值總和僅為2.315兆歐元(約合2.51兆美元)。繼2023年飆升2倍多後,該公司股價2024年已上漲近110%,而這也讓輝達市值衝破2.55兆美元,進逼美股第2大市值企業蘋果的2.87兆美元。而微軟則是穩坐市值最大公司,達3.17兆美元。



Nvidia市值暴增2,180億美元 黃仁勳身家超過美首富家族每位成員

因股價大漲,財富幾乎全來自於輝達股票的黃仁勳,淨身家在周四躍增至913億美元,在彭博億萬富豪指數的排名前進三名,成為全球第17名的大富豪。超過了沃爾頓家族最富有的三位成員,包括現年75歲的Jim Walton淨資產865億美元、他的79歲長兄Rob Walton淨資產846億美元、他們74歲的的妹妹Alice Walton則有身家838億美元。沃爾頓家族的財富加總起來接近3,000億美元,是僅次於阿布達比統治家族Al Nahyans的全球第二富豪世家。


英特爾掰掰?霸榮:輝達有望獲道瓊納為成分股

美國知名財經網站霸榮分析,輝達1拆10的股票分割計畫6月7日生效後,股價即將從超過1,000美元變為100多美元,有機會成為道瓊成分股。反之英特爾(權重僅0.5%),則有可能遭到剔除。

道瓊是用價格去計算權重,價格高的股票對指數的影響比價格低者來的大。換言之,絕對價格非常高的個股(例如輝達)將左右道瓊的每日報酬。目前道瓊最大的成分股為聯合健康保險(UnitedHealth),股價在517美元左右、權重約8.6%。輝達若以23日收盤價(1,037.99美元)計算,對道瓊的權重會是聯合健康保險兩倍以上。不過,一旦輝達股價降至100美元附近,則加入道瓊會變得相當合理。


Nvidia爆發式成長告終?數十億美元新業務「主權AI」給驚喜

輝達(Nvidia)財務長柯蕾絲(Colette Kress)周三在財報後電話會議上告知分析師,該公司正在創建一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新業務:規模迅速膨脹的主權AI。這個幾乎從零開始的新業務,讓一些以為輝達很難再有太大發展空間的投資人大為驚喜。柯蕾絲說:「隨著全球各國投資於主權AI,資料中心的營收繼續多樣化。主權AI指的是一國利用基設、數據、勞動力和商業網來產出AI的能力。」

她說,許多國家正透過各種模型構建自己國內的運算能力。部分國家與國營電信供應商或公用事業公司合作,構築和經營主權AI雲端,另一部分國家則贊助在地雲端合作夥伴,提供共享的AI運算平台,供公部門和私部門使用。她舉的例子包括瑞士政府控股的瑞士電信(Swisscom),該集團最近宣布其義大利子公司將建造義大利第一台、功能最強大的Nvidia超級電腦,以便開發首個以義大利語進行原生訓練的大型語言模型。柯蕾絲說,AI的重要已引起每個國家的關注,主權AI的營收2023年還是零,2024年料達數十億美元。



台積電技術論壇 對手看不見車尾燈


全球擴充產能 3奈米仍供不應求

台積電技術論壇 今年蓋七個廠 3奈米擴充產能仍不夠使用

台積電負責3奈米量產的廠長資深廠長18B廠長黃遠國23日首度在台積技術論壇台灣場次主講卓越製造議題:台積先進製程3奈米2023年開始量產同時期和N4良率一樣,3奈米擴充產能仍不夠使用,2023年台積整體將蓋七個廠包含台灣三個晶圓廠兩個封裝廠與海外兩個廠都在進行。

台灣廠方面,他提到,新竹與高雄為2奈米量產基地,進展順利已陸續進機,台中AP5為了CoWos擴產所需,近期宣布的嘉義先進封裝投資則為CoWos與SOIC生產。美國廠晶圓21廠預定2024年量產,並預定二廠2028年量產。熊本晶圓23廠以外第二場預定2027年量產,德國廠預定2024年第四季動工目前在忙碌準備預定2027年量產,南京廠也正穩定擴充28奈米產能,相關布局都是為了滿足與支持客戶所需。

2奈米進展順利 2025年將開始量產

台積電張曉強:2 奈米進展順利「表現達目標 90%」, 2025年量產

台積電業務開發資深副總裁張曉強(Kevin Zhang)則提到 2 奈米近況,表示 2 奈米進展順利,採用奈米片技術,目前奈米片轉換表現已經達到目標 90%、轉換成良率是超過 80%,進展順利,預計2025 年實現技術量產。N2 節點是台積電第一個 GAA 奈米片電晶體節點,顯著增強運算性能、功耗和晶片面積(PPA)等。與 N3E 相比,N2 節點晶片可相同電晶體數和時脈,功耗降低 25%~30%,或相同電晶體數和功耗,時脈提高 10%~15%。時脈及功耗相同時,電晶體密度提高 15%。


台積電看好AI需求 AI加速器成長2.5倍

台積電侯永清:AI加速器需求年增2.5倍

台積電舉辦 2024 年技術論壇,台積電歐亞業務資深副總經理暨副共同營運長侯永清針對半導體產業進行展望,認為AI需求強勁,目前產業逐步回溫,最困難的部分已經度過,預期AI加速器有2.5倍成長;PC 2023年表現不錯,預期2024年有1-3%成長;智慧手機1-3%成長;智慧車用較為疲軟,2024年年減 1%~3%;IoT 持續有 7-9% 成長,但相較以前的 20% 表現較為疲軟。侯永清預期,整個半導體產業(不含記憶體)預期會有 10% 成長,先進製程需求強勁,但特殊製程和其他需求較為疲軟,因此整體代工產業有 15-20% 成長。


台積電南京廠安了!公司證實:已獲美國無限期豁免許可

媒體報導,「美國於2022年10月對中國祭出新一波晶片管制,台積電得到美國商務部展延豁免許可,為期一年;該豁免令即將於5月31日到期,恐衝擊南京廠的出貨進度。」引發各界關注。台積電表示,美國商務部近日已核發「經認證終端用戶」(VEU)授權予台積電(南京)有限公司。這項正式的VEU授權取代之前商務部自2022年10月以來核發的臨時書面授權。台積電指出,這項VEU授權並未增加新的權限,而是確認了美國出口管制法規所涉及的物品和服務得以長期持續提供予台積電(南京)公司,供應商並不需要取得個別許可證。此VEU授權維持了台積電(南京)公司生產半導體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