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機器拼多多「明搶」亞馬遜


Temu的半託管模式正在如火如荼地推進。


毫無懸念,拼多多業績表現再一次大幅超出市場預期。

5月22日,拼多多發佈2024年第一季度財報,報告顯示,拼多多Q1營收868億元,同比增長131%,歸母淨利潤280億元,同比增長246%。無論營收、還是淨利的增速都碾壓阿里和京東,經營利潤也首次超過阿里巴巴。

在拼多多的強勁業績中,無法忽視的一點是交易服務收入首次超過線上行銷收入(為425億元),達到了444億元,比市場預期高出60多億,也比涵蓋聖誕、“黑五”的第四季度多出40億元。

這項交易服務收入更多是由跨境電商業務Temu貢獻。按照海豚投研,Temu確認收入的口徑是“前端售價 – 商品供貨價”,即這個“差價”被確認為Temu的收入。

這意味著,儘管處於美國傳統銷售淡季的一季度,Temu依然保持著高速增長。據高盛預計Temu2024年第一季度GMV約為90億美元,對Temu的本季營收預期大約在318億元。而上個季度機構測算的Temu收入約為260億。

這季的增長,一方面得益於2月份Temu再次在美國投注“超級碗”,另一方面則與在美區之外的歐洲、日韓等市場的加速擴張有關。

在財報披露之際,Temu的另一殺手鐧“半託管”也在如火如荼推進中。36氪此前就有提到,如果今年半託管業務發展順利,美國市場的履約成本預期可以從去年的30%降至18%左右,這意味拼多多的賺錢能力將再上一個台階。

半託管,集中一切力量

Henry(化名)已經十多天都聯絡不到Temu的人了。

公司一個爆款產品連結被平台判斷異常後下架,但申訴處理後遲遲沒有恢復,他試圖聯絡此前對接的全託管買手,卻沒有任何回應。

隨著Temu將今年的戰略重心傾斜到半託管上,招商買手們活躍的身影也都開始密佈於此,他們活躍在微信、社交平台、線下活動各個角落,不知疲勞、不分晝夜地給跨境賣家打電話、發資訊,欲以流量、補貼、扶持等吸引力說服大家做半託管。

相似的熱情也曾發生在一年多前的全託管招商上。

在全託管模式下,經過一年多的狂奔,Temu去年做到了180億美元GMV的成績。但驚人的增長數字無法掩蓋一些問題。

比如,商品只能侷限在符合空運標準的小件物品,豐富度受限,體量也會有天花板;以及平台承擔的高昂履約成本,導致虧損難止。另外一個尚難以預知的風險在於,一旦川普上台,小包裹免稅等優勢還能否維持。

被當作救命稻草的半託管模式在今年初被推到中央。

賣家可以通過海運提前把商品運送到海外倉,然後再根據訂單完成後續發貨、售後工作,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先把商品寄到Temu的中國倉庫,然後再由平台空運過去,完成清關、落地轉運、尾程配送等履約環節。

不只家具、運動器械等高重量大件商品,以及帶電產品等都能在平台上線售賣,對倉儲物流不再大包大攬的Temu也能省下一大筆費用。

除了直接降低物流費用外,“半託管”提升了履約效率後,也有利於加價率和客單價的提高,進而攤薄物流成本。半託管商家的妥投時效範圍大概為4-9天(考慮到周末兩天時間),而“全託管”模式下,Temu的物流時效則需要7-15天。

為了招徠具備海外倉儲物流能力的賣家,Temu特意將半託管團隊遷移至了深圳,並分為了美區、歐區兩個大組,分別由此前多多買菜西北、山東的省總負責。

Temu對於半託管的重視非比尋常。如Temu買手所說,“平台的自然流量幾乎都傾斜都給到了半託管商品。”除了首頁會有本地倉庫local warehouse的流量入口,搜尋排名裡,半託管商品也會排在前列,哪怕這件商品銷量為零,也能和銷量2W+的全託管商品享受同樣的流量分配,甚至更高。

因為空運物流成本高,通常情況下,中國賣家出口海外通常走海運(時間至少需要一個月)將貨物運送到海外倉,經跨境電商平台完成線上交易後,從海外倉直達購買者手中。是否有海外倉,成為中國商家在跨境電商激烈競爭中站穩腳跟的關鍵。

一位海外倉業務人員稱,一個月下來加他諮詢相關資訊的幾百人,但和這些曾經在Temu全託管模式庇佑下當甩手掌櫃的商家接觸下來,發現他們對頭程尾程、履約等一竅不通。

但這並不妨礙Temu對他們的歡迎,買手會熱情建議找海外倉代發,賣家除了自己聯絡外,還可以直接選擇平台的官方合作海外倉。據36氪瞭解,目前Temu美區已經接入大方廣、萬邑通、西郵、運德、出口易物流、大健雲倉、穀倉七家合作對接倉。

超越亞馬遜之前

半託管線下和線上招商活動密集進行,物件導向被清晰地呈現在PPT上:面向其他跨境電商大賣,尤其亞馬遜大賣。

Temu的半託管模式下,定價權依然掌握在平台手裡。以美區為例,30美元以上的產品,價格要是亞馬遜同款的85折,30美元以下的,則是亞馬遜同款打85折後仔再減2.99美元。

據36氪瞭解,亞馬遜大賣們並不想破壞自己的價格體系,所以一些賣家只是將Temu作為清庫存的出口。

面臨亞馬遜的高成本,很多中小賣家還是願意在Temu嘗試半託管,他們身份多樣,可能來自亞馬遜、速賣通、SHEIN、獨立站,也可能是Temu全託管商家。最近,Temu也開始開拓美國主體(非中國跨境賣家)的商家,有商家表示自己已經作為第一批入駐。

早期,Temu的目標是超越SHEIN,2023年,後SHEIN銷售額450億美元,今年希望增長到630億美元。Temu今年定下了600億美元的GMV目標,一旦實現,二者幾無差距。

不過,根據晚點報導,Temu的最終目標是超越亞馬遜。而半託管則是在去往超越之路上的一個重要探索。

據知情人士透露,Temu今年600億美元目標裡,半託管要承擔起200億美元的重擔。另外, TEMU意欲通過半託管將美國地區的SKU數量從200多萬增加到400萬,其他市場則實現至少 100萬SKU的增長。

上述知情人士估算,如果要達到200萬個SKU,這意味著TEMU半託管商家至少要達到10萬家,這與其全託管商家規模相當。

現在半託管已經上線至美區和歐區,經營站點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

與此同時,第一批試水的商家,有些已經鎩羽而歸。

有商家透露,頭程和尾程快遞費高,導致報價也高。但商家報完價,平台的首次核價通過後,二次核價可能會被要求降價,不然就只能下架。最後按低價賣,“賣一單虧一單”,如果遇上退款、罰款情況,更是雪上加霜。

時效性是Temu半託管對商家的重要要求,在配送區域範圍內,平台要求的運送時效(不含備貨時效)為2-5個工作日。如果7天沒有簽收資訊,商家就會面臨一單40元的罰款,如果買家退貨,商家沒有接收的海外倉就會被默認直接銷毀。

一位大賣家說,這些都是需要核算在成本之內,但很多商家顯然沒有這方面的意識和經驗,虧本在意料之中。

而這些沒有倉配等能力的商家可能也不是Temu的終極目標賣家,但源源不斷的入局者帶來的是聲量、多樣的SKU,當單量積聚到無法被忽視的地步時,平台看中的實力亞馬遜賣家才能不請自來。就像全託管時期,平台最初靠中間商撐起,然後再優勝劣汰慢慢將他們篩選掉一樣。

另一邊,Temu的競爭對手SHEIN也沒有閒著,於5月開始上線海外本地半託管模式,商家實現海外本地備貨、自主履約、自主選品上架並提報價格、協助營運,首站即落地美國,目前已加速招商推廣。

而阿里巴巴國際數字業務速賣通早在今年1月就上線了半託管業務(去年8月試營運),是幾家平台中動作最快的。這個業務也剛剛交出一份不錯的成績,今年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長45%,全託管和半託管業務的Choice訂單在速賣通整體訂單的佔比超過了70%。據悉,其半託管招商接下來也會進入大力推廣期。

海面波濤起伏,Temu半託管會不會像全託管那樣順利,關乎的不僅信心,還有拼多多出海的續航里程。 (36氪Pro)